低碳享乐
2015-05-31钟晓毅
钟晓毅
对于“享乐”一词,跟其他许多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比我们传统的人,会觉得享乐跟理想是冲突的;比我们前卫的人,都已经把享乐跟娱乐挂上了钩,动不动就娱乐至死了。处于这两者的夹缝中的我们,颇有一些左右不是,两头不到岸的感觉,但仍坚持享乐,应该是个中性词,无关伦理道德,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的选择。人的天性追逐安逸和快乐,就像植物总向着太阳的方位生长。当然享乐终究是物质的,也必须是物质的,以身体的享乐为基点,再辐射至精神,用寇研引用第欧根尼所说的:“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和文化也必须推源如此。”
罗兰·巴特经过了一生的沉淀,更在其思想脉络中横枝逸出一个让人莞尔的观点:他认为阅读具有享乐气质,并把阅读中产生的快感比拟于男欢女爱,可见他对阅读的推崇程度。
中国古老的传统,也是很重视阅读的,庙堂之高有庙堂之用的读书法,诸如:“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所致的长期的科举制度,培育了多少读书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民间也有民间的实用主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许多老百姓都能随口吟出几句;即使是读书无用论横行的那些年代,钱钟书和杨绛也还在说:即便是长期被遣下乡住在窝棚里,只要有好书可读,也不觉得多苦了。今天的年轻人,也有不少仍然爱看书、爱买书的,据说有一对男女朋友,堪称郎才女貌,也都爱阅读,但阅读法不一样,男的说,为什么要买那么多书呢?网上有,图书馆有,朋友那儿也有,除了工具书,其他书一概没有必要买,那些闲书如路边的花花草草一样,是闲景,是过眼烟云,想看,就到路边去看,或者看看别人家院子里的,看过也就看过了,况且,你没办法向朋友借衣服鞋袜,借啤酒花生米,还不能借借书吗?女的却不这样想,在她看来,女人买衣服买鞋袜是很物质层次的,但买书呢,性质不一样,是买的诗意升华。并且,枕上诗书闲处好,那种闲,是要闺阁养出来的,书是千金小姐,哪能借来借去呢?于是照买如仪。就这么一个价值观不同,一来二去的,就葬送了一段大好姻缘。可见阅读的享乐性真是很厉害的,超乎于尚未到深爱的男女之情。
但無论如何,阅读对社会对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大至对国民精神的培育,意义已毋须多言;阅读即为享乐,跟今天提倡的低碳生活也很是吻合,因为它归根到底就是一种低能耗享乐,几乎不额外增加什么,一卷在手,在阅读中打量世界,反刍他人悲欢,比照自我生活,通天达地,目送东南西北中,是颇能让人神情愉悦、心底安宁的,何况古今中外、东西南北,书的海洋是如此壮观浩翰,到处都是葳蕤芬芳、郁郁葱葱的景象,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在这个海洋里扑腾得如火如荼,如痴如醉,捡得如珠如宝。
最爱的一句诗是“花间补读未完书”,有诗情有画意。凡俗的生活如一棵树,光秃秃的,会很煞风景,要添上树叶,再在枝叶间开花绽朵才好看。享受阅读,往往会让精神生活枝繁叶茂花团锦簇,滋养着日益枯竭的现代心灵。
(选自《羊城晚报》)
杂文包点评
写读书之好的文章不少,但能选取这样一种另类的角度——低碳享乐去写,新意十足。在当下的生活中,阅读与人渐行渐远,呼吁、倡议时而有之,旨在突出读书之用,稍显急迫功利;但如此这般娓娓道来读书的乐趣,拨弄现代都市人那根略显麻木的感性神经,用“轻拢慢捻抹复挑”的方式激发人们的享乐气质,不疾不徐却丝丝入扣,倒也提升了阅读的“性价比”,明显技高一筹。作者定是爱书入骨之人,不然也不会满腹诗书运于笔下,轻松的小故事里大可看到阅读的享乐性;古今中外诗词经典信手拈来,写文者写得酣畅淋漓,观文者观得如痴如醉,这都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殷殷召唤哪。本文题目让人眼前一亮,结合当下热点——“低碳”说事儿,在轻松与环保的前提下爱上阅读,号召力就不再囿于阅读本身,不得不说,为了宣传这项“低碳行动”,作者也是蛮拼的。(张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