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服加外用治疗痹症98例效果研究
2015-05-31尹润华
尹润华
中医内服加外用治疗痹症98例效果研究
尹润华
目的 探讨中医内服加外用治疗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96例痹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中医内服加外用的治疗模式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9.38%,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00,P=0.0001)。结论 中医内服加外用治疗痹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痹症;中医;内服外用;临床效果
痹症主要是指痛风类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性关节炎等,引起痹症的主要原因是人体的关节或经络受到风寒湿热的侵袭。痹症常伴随着肌肉或关节部位麻木、酸痛、肿大、灼热、伸屈不便等临床症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是中西医药物治疗。本研究就中医内服加外用治疗痹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特选择了196例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痹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试验组患者中,男51例,女 47例,年龄 19~70岁,平均(38.8±8.7)岁,病程 1~13年,平均病程(11.07±2.31)年;对照组患者中,男50例,女48例,年龄 20~71岁,平均(37.8±9.6)岁,病程 1~14年,平均病程(10.28±1.89)年。经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中医内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确诊为痹症疾病[1],均伴随着关节红肿、疼痛、重着等临床症状,且不存在其它病史干扰,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不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2组患者的病情、病程、病史、体质量、年龄、性别、身高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药物进行治疗,口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60mg/次,每天2次,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即可,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以防患者出现不适及过敏症状,如发生以上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
1.2.2 试验组 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内服加外用进行治疗,以中医辨证施治为治疗原则,加入桂枝9g、赤芍 15g、当归 15g、鸡血藤 15g、秦艽 9g、川芎 6g、丹参15g、防风9g等多味中药材熬制内服中药,用水煎煮,每天1剂,分早晚服用,内服过程中可辨证加减。
1.2.3 外用中药 采取川乌、防风、草乌、透骨草、血竭、细辛、牛藤、白芷等多味中药材用水煎服半个小时,之后对痹症部位进行热敷或浸泡,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即可。
1.2.4 观察记录 结束治疗后,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对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中医内服加外用治疗痹症的临床价值,最后将记录结果汇集成表,以便研究人员查阅和分析,记录过程保持客观真实,谨慎认真。
1.3 疗效评价标准 评价判定指标以《中药新药治疗痹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2]。治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疼痛、血肿、伸屈不便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关节功能全部恢复。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疼痛、血肿、伸屈不便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明显。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疼痛、血肿、伸屈不便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关节功能处于好转状态。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疼痛、血肿、伸屈不便等临床症状不变或加剧,关节功能没有恢复或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00,P<0.05)。见表 1。
表1 2组痹症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表[n(%)]
3 讨论
痹症主要是指受外界风湿寒热的影响,人体的经络、肌肉或关节产生闭阻或气血运行不畅现象,该疾病常伴随着关节肿胀、疼痛、灼热等临床症状[3],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4]。中西医药物是治疗该疾病的常见手段,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西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存在治疗时间过长、治疗效果欠佳等局限性,并没有达到令人完全满意的治疗效果[5]。近年来,中医内服加外用治疗痹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受到了众患者及医生的一致青睐。
中医药理认为,在治疗痹症过程中应该结合中医辨证理论,内外用药兼顾,才能真正达到驱寒逐瘀的功效[6]。桂枝是舒筋活络、驱寒止瘀的经典药材,可以解肌发汗,温经通脉;秦艽在祛风散寒方面疗效显著;当归、鸡血藤、丹参是上等的养血药材,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7],川乌、芷药、伸筋草等药物对痹症均具有散寒止痛,活血通络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8]。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医内服加外用进行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3%,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38%,二者相较,试验组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
综上所述,中医内服加外用治疗痹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健康,该治疗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6-47.
[2] 筱萸.中药新药治疗痹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92.
[3] 付利.中医内服加外用治疗痹症60例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0):63-64.
[4] 刘兰江.中医外敷内服相结合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A]//世界中联第三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278-279.
[5] 范文举.使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痹症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0):267,259.
[6] 郝俊凤.中医痹症临床治疗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25):110-111.
[7] 杨扬.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71-72.
[8] 张欣.中医辩证治疗痹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6):25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4.104
江西 333000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尹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