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化区域发展战略的三维考量
2015-05-30王佳源
作者简介:王佳源,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摘要:“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真正打开了中国的“西大门”,带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同时进一步推进中亚经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参与度。对整个亚太区域经济发展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也将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一带一路;经济一体化;亚太经济
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古代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交通线,至今仍对中国与亚欧国家开展合作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源源不断的输入到西方国家,西方的皮毛制品、印度的佛教文化等传入中国,极大的丰富了东西方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生产力发展。中国因盛产丝绸而闻名世界,被称为“丝国”,这条贯穿欧亚大陆的交通线也因此被称之为“丝绸之路”。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盛行的今天,中国提出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期待,“一带一路”将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打造区域内相互合作、开放的经济态势提供了有利平台。
“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陆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丝绸之路,对沿途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一带一路”对经济的影响不仅仅是建立自贸区和强化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战略,对内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这有利于解决中西部贫富差异,化解地区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对外通过基础设施将中国与亚欧等国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经济密集带,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从而对整个亚太区域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于此同时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也将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
一、“一带一路”能解决中国内部的产能过剩问题
近几年来,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行业也开始出现了类似于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些过剩的产能对经济造成了很大的问题。而中国传统的出口国较为单一和狭长,欧美国家占据了出口国的核心地位,但这些国家经济市场已经比较完善、开拓的也较为充分,对于解决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驻增量空间不大。在国内消费难以消化中国过剩的产能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就为中国过剩的产能开辟了很好的新市场,有效的缓解了中国产能过剩的难题,同时强化了沿途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谓是“一箭双雕”。与此同时,中国利用庞大的外汇储备作为丝路启动资金,吸引外部投资者的跟进投资,在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输出带动消化中国过剩的产能,即有益于解决中国目前的问题,又完善了东欧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对外联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扫清了道路,真正的秉承“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丝路精神。
二、有利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
“一带一路”战略将是我国未来十年的重大政策红利,初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紧接着资源能源开发利用,随后全方位贸易服务往来,带来多产业链、多行业的投资机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结构会发生变化,市场总需求中,类似对食品、纺织、一般机械等低加工型的劳动密集产业的产品需求份额将会减少,而对家电设备、交通通信设施、电脑及其软件、医疗等的需求份额会增加(孙君军,2009)。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素禀赋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由于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中国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可能会转移到“一带一路”周边国家,而大力发展新型了绿色环保产业,从而既有限利用地缘国家丰富的土地、人力、资源、市场等条件,带动当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又能加快中国的产业转型。构筑以中国为雁首的新雁阵模式,建立和健全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泛亚和亚欧區域经济一体化(张茉楠,2014)。同时,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弥补地理上的不足。印度、蒙古等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偏低且劳动力丰富,宜引导我国轻工、纺织、服装、建材等企业,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矿产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金属制品等制造产业。加深与沿途国家的经济合作,实现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吸引境外资本,形成国际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合作园区。
三、突破TPP协议封锁,打破中国威胁论
所谓TPP协议,中文翻译就是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目前已有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在内的12个国家已经加入,未来还有7个国家将要加入,美国为了降低各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同时与有意围堵中国的国家加强合作,试图打造出一个将中国排除在外的经济组织,提高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成本。TPP一旦成立以后,他们之间的贸易往来不需要中国的参与,那么中国将可能是唯一的国家需要支付高额关税,而TPP成员国之间的交易则不需要。而“一路一带”区域发展战略是对美国TPP协议封锁的一种突破,不仅冲掉美国试图绕开孤立中国的TPP协定,还有机会抢占全球贸易新规则的制定权,在强化中国国际地位同时,又能发挥压缩美国主导TPP战略的政治作用,削弱美国全球霸权地位,打破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排除美国军事围堵。同时“一带一路”有利于相关国家在未来拟定对中国外交与经贸政策中正式纳入此思维,降低未来贸易谈判的交易成本,提升制度创新调适效率。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威胁论”一度甚嚣尘上,某些国家正为了一己私利,不断加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投入,遏制、围堵中国的意图明显。“一带一路”的建设正是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国的崛起不以任何损害别国利益为代价,而且将惠及邻国、亚太地区以及世界。(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白永秀 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横背景与地缘战略[J].区域经济,2014,(3):64-73.
[2]张茉楠.“一带一路”引领中国未来开放新航程[N].2014-12-15,(1).
[3]李庚香 王喜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特点与河南的积极融入[J].区域经济评论,2014(6):44-52.
[4]陈岳.“中国威胁论”与中国的和平崛起——一种层次分析法的解读[J].外交评论,2005,(82):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