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4年广西隆安县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及其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系浅谈
2015-05-30黄建云
黄建云
【摘要】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反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1]。尤其在偏远的欠发达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已经成为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世卫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在发展中國家,80%的疾病都是由不安全的水和恶劣的环境造成的。而在这些疾病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由于这类疾病潜伏周期长,不容易发现,且农村地区的医疗设备相对落后,到真正发现疾病时,往往已经病入膏肓。因此以隆安县农村地区为对象,通过对2012-2014年隆安县农村饮用水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初步探讨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系。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416-0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指从发现之日起算超过3个月的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主要由职业和环境因素,生活与行为方式等暴露引起,如肿瘤、心脏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一般无传染性[2]。通过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来关注农村饮用水安全,进而预防和控制介水疾病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一、确定监测点和监测项目
(一)确定监测点
每年均在隆安县农村地区随机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选择以地面水(江河水、泉水)或地下水(浅井水、深井水)为饮用水水源的19-20个村屯,并且采用集中式供水方式正常运行的供水单位作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点。
(二)监测项目
1、理化指标:色度 浑浊度 臭和味 肉眼可见物 pH 铁 锰 氯化物 硫酸盐 溶解性总固体 总硬度 耗氧量 氨氮 砷 氟化物 硝酸盐 铅 汞 镉 铬;
2、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 总大肠菌群 耐热大肠菌群。
3、消毒剂含量指标因所监测的供水单位的消毒设施均未正常使用而未检测。
二、监测的质量控制
(一)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制定采样计划,对采样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严格按照GB/T5750.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的要求准备采样容器、采集和运送样品,填写采样记录;为防止样品采集过程中水样受到污染或发生变质,每一批水样均采集现场空白样和平行样。
(二)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1、实验室所有用于水质检测的仪器设备均进行了计量检定,并在检定周期内按期期间核查,标准物质均来源与国家标物中心。
2、检测方法严格选用国家颁布的标准方法,检测时按规定进行空白样、质控样、平行水样的测定。
(三)评价标准:依据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三、监测结果与分析
2012-2014年隆安县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结果.表1
(一)水质监测基本情况:确定监测点59个,检测水样236份,全部项目检测合格29份,合格率仅12%,其中理化指标检测合格170份,合格率72.03%、微生物指标检测合格37份,合格率15.68%。
(二)微生物指标检测不合格严重影响了监测合格率;介水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导致介水疾病、肝炎和肠道传染病发生和传播;介水疾病作为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病种之一,以细菌性肠道传染病为多;分析农村介水疾病、肠道传染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积极有效的防治技术和措施,提高饮水合格率,降低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
(三)理化指标检测不合格主要分布在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存在于饮用水中的有机物、化学物质可能会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也不为人民乐于饮用。
四、隆安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发现,世界上80%以上的疾病都跟水源不洁有直接关系;随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4]。
2014年隆安县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显示,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报告死亡人数的77.62%,死因依次是心脏病、恶性肿瘤、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全年报告1518例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370/10万,其中新发病例1094例,死亡病例卡424例(肝肿瘤死亡294例);全年报告心脑血管疾病1675例,发病率为405.12/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隆安县农村发生日益增多,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期望寿命和生存质量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五、农村饮用水卫生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联系
由于受生活和工业废水污染,中国不少地方的水源水中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大幅增加,即所谓“微污染水源水”;隆安县农村地区大部分的饮用水未采用任何制水工艺,完全处于直供直饮状况,饮用水中存在介水疾病病原体(肝炎病毒、痢疾和伤寒杆菌等)、有机物甚至藻类等暴露因素,会引发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一)农村饮用水可能会被沟塘水等混入,沟塘水中以微囊藻毒素(MC)为代表的藻类毒素是趋肝致肝炎和肝癌的促癌剂,MC与乙型肝炎和黄曲霉毒素3个环境危险因素组合,可能是我国肝癌高发的原因之一[5];二氧化氯可以进行预氧化和中间氧化,投加在原水沉淀池前或过滤池前,可以控制嗅味,防止微生物滋长,去除水中铁、锰、色素和藻类,氧化硫化物[6];
(二)农村饮用水中普遍存在有机物,以农田果园周边水为饮用水是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发的危险因素[7];在其他文献中也有论述,如饮用水有机污染可能是镇江农村肿瘤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8];在正常的制水工艺中,消毒是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消毒,可杀死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防止水致传染病危害,同时可氧化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污染物,降低化学需氧量(COD) [9].;
六、农村饮用水监测合格率低原因
通过实地探访,发现隆安县农村饮用水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许多监测点没有经过消毒处理便直接把饮用水提供给村民饮用;水源机井等基础设施达不到卫生要求(如井裙、井盖、井台等设计不规范),水源地地势普遍较低,在水源地旁农田在生产期经常投放大量的化肥,使得农药在天然降水、地表泾流冲刷和淋溶作用下,其大量渗滤液排入水体或直接被冲入水源机井中污染水质。
从2009年起,政府对农村集中式供水点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配套安装了消毒等设施。但很多集中式供水点在后续日常工作中,因缺乏资金和专业人员管理,消毒等设施闲置甚至因维护不利而损坏停用。
(一)农民卫生意识普遍淡薄,无消毒意识,部分农民有喝生水的习惯,认为只要有水喝就行,“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进不进行供水改造都没关系。
(二)消毒剂是消耗品,村民普遍不愿出资购买。对于村民来说,未从根本上意识到饮用水安全对他们健康到底有何影响,也不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有多深。
(三)相关部门对水厂的管理不到位,没有建立安全供水、卫生供水的意识。
七、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策
1.深化认识,强力推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当地政府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还要关注因卫生状况而引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认真对待,不可忽视。
2.对目前运行的小型农村供水工作进行改造。农村地区受环境等因素制约,在生产饮用水方面不可避免会导致微生物过多,以及其他物质的入侵,这就需要在供水方面提升制水能力。
3.加强农村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大力开展饮水安全卫生知识的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卫生意识,逐步改变农民喝生水的不良习惯。
(四)做好农村制水人员的卫生知识、消毒技术的培训,做到集中式供水工程专人管理,提高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的合格率,使农民能真正饮用到卫生、安全的水,防止介水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隆安县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安全面临较大的问题,其逐年累积的影响,不断危害村民的身体健康,这也是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根源,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张琦.陶勇.《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与对策》.建设科技.2009年第五期
[2]百度百科.关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解释
[3]刘展华 农村介水疾病与饮水水质处理现状分析《广西医学》2009年第3期439-441页
[4]王亚龙 吴建方 周义红 陈文宇 姚杏娟 张建陶 常州市武进区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上海预防医学》2008年第2期85-86页
[5]俞顺章 赵宁 资晓林 陈刚 董传辉 连民 刘颖 穆丽娜 饮水中微囊藻毒素与我国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研究 《中华肿瘤杂志》2001年第2期 96-99页
[6]代园园 员建 苑宏英 吴丽杰 孙力平 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净水技术》2011年第1期 4-7页
[7]项晓青 叶巧玉 陈帆 陈荣富 饮用農田果园周边水源水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关系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浙江预防医学》2014年第1期 41-44页
[8]韩方岸 将兆峰 柯士鸣 王苏华 杨生 陆荣柱 镇江农村肿瘤高发的病因学研究《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年第1期 1-4页
[9]梁瑞荣 程争鸣 浅谈氯消毒原理及其消毒剂在饮用水中的应用 《内蒙古水利》2003年第4期 36-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