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彩娱亲
2015-05-30书菡
书菡
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戏彩娱亲》讲述老莱子奉养二亲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七则故事。
老莱子是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楚国人,出生于楚康王时期。他将道家思想与自己的思想溶合在一起,经过高度整合之后,以《老莱子》传之于世。《老莱子》十五篇(一说十六篇),汉魏时散佚。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应楚昭王之邀来楚国,会见老莱子,请教如何辅助国君。老莱子要孔子改变那种经营四海、以贤能自负的态度,表露出戒除骄矜、淡泊名利、忘却善恶、顺乎自然、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其言论在战国时期多为各国策士征引,在《子书》、《战国策》等书籍中有所收录。老莱子以“言道家之用”奠定了中国天道伦理观的哲学基础,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莱子以“隐”、“孝”著称于世。楚惠王五十年(公元前479年)发生“白公胜之乱”,继而陈国南侵。为避乱世,老莱子携父母家眷逃至纪南城北百余里的蒙山(今湖北省荆门市象山)之阳,隐居于此,过着“葭墙蓬室,木床蓍席,衣蕴食薮,垦山播护”的生活。楚惠王亲自驾车前往,迎接老莱子到郢都出任官职,辅助国政。老莱子不愿“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他谢绝说:“仆野山之人,不足守政。”为避免楚惠王再来聘求,他弃去茅舍,渡过长江,到江南地区栖身,过着“鸟兽之解毛可绩而衣之,据其遗粒足以食也”的隐居生活。
清代荆门知州舒成龙在《荆门直隶州志·老莱山庄》中这样评价老莱子:“或言其隐,或称其孝,皆大节也。余谓莱子之孝,非隐无以成之;莱子之隐,唯孝益能终之。”隐居的生活方式给了老莱子充沛的时间与精力扑在家庭生活与奉养双亲上。他总是想尽办法给父母弄甘甜柔脆的食物来吃;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欢心。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子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儿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儿叫声真动听!”健康养生的田园生活使老莱子和他的父母都健康而长寿。老莱子七十岁时,父母还健在,因此他从不说自己老,《礼记》中记载了老莱子的话:“父母在,互言不称老。”
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老莱子怕父母担忧,就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穿在身上,走路时装成小儿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因童趣而忘却了年老的忧虑。一天,他为父母取浆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难过,于是灵机一动,故意装着婴儿啼哭的声音,并在地上打起滚来。父母真的以为老莱子是故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是爬不起来,笑着说:“莱子真有趣啊,快起来吧。”
唐代诗人孟浩然曾作诗曰:“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宋苏舜钦《老莱子》诗:“飒然双鬓白,尚服五彩衣。”后遂以“老莱娱亲、莱子戏、斑衣戏、斑衣舞、舞衣斑、斑衣奉亲、斑衣儿啼、戏彩(采)、莱衣彩戏、老莱衣、老莱服、老莱裙、衣同莱子、彩服、服彩、斑衣、彩衣、斑斓”等表示孝养父母,亦借指孝养父母的子女。
虽然老莱子孝行的做法被后世认为有做作之嫌,但是其主旨很明确,就是千方百计让父母享受到生活的愉悦,希望子女永远以赤子之心和父母相处,让父母保持愉快和幸福,使得父母之心常驻于年轻之时,常葆青春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