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主意识 打造精彩课堂
2015-05-30顾婧玮
顾婧玮
音乐教学以交给学生音乐常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为目的,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发声训练、视唱、唱歌、欣赏、乐器练习,都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反复练习,从而逐步熟练,形成音乐技能。现代教学论的研究成果表明,只有运用主体性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
一、创设和谐环境,培养自主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没有师生间的互相合作,教学过程就只能流于形式,而合作又必须以和谐的自然环境、心理环境为基础,因此音乐教师对学生要充分尊重和信任、鼓励和支持,这将十分有效地改善学生所处的精神环境,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并不像师生关系那么引人注目,但也是精神环境和谐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教会学生热情地与他人进行语言的、表情的、身体的交往,共同追求歌声、乐器演奏声的整体和谐,都是使学生获得与其他学生之间精神和谐关系的重要工作。具体地说,如果儿童学会了在结伴歌唱、结伴舞蹈中用眼睛看着对方眼睛的方法与同伴交流积极的感情,必然能提高学生人际协调能力和学习音乐的热情。
二、搭建有利平台,培养自主参与意识
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才能完成。教师在课内外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而且要为学生搭建有利的学习平台,注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课堂营造参与氛围
音乐课开始,学生随着音乐走进教室,用歌声完成师生问好,为学生主动参与本课的音乐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并提供心理上的准备。随后的发声训练、视唱都使学生把自己主动地纳入课堂教学程序之中,在主动参与中赢得自尊、自信,提高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兴趣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处于活跃、兴奋的状态,强化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
教学中,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难度适中的学习障碍,因为只有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发展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改进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择各种直观、形象的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手段。目前,竖笛、口琴教学的普及,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中忽视眼、耳、口、脑、手协调发展的状况。随着学生演奏水平的提高,器乐辅助教学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学生可利用手中的乐器自己定音高、练视唱等,加之奥尔夫、铃木、柯达伊等国外优秀音乐教学法的灵活运用,课堂结构变得活泼而生动。此外,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了新的空间,特别是计算机进入课堂,为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提供了丰富的表象和学习创作知识提供了选择的余地,提供了生动的形式。
2.课后创造参与条件
音乐是技能训练为主的学科,而技能学习的主要形式是练习,它必须经过认知、联系、自主三个阶段才能得以训练和稳定,课堂学习重点解决的是学生认知阶段出现的问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要环节。可在文体活动、专题活动、假日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声乐、器乐、舞蹈的练习、表演、比赛,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小组之间或班级之间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情景法,根据学生特点,激发他们自觉参与,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三、创造成功机会,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一个人若是经常体验失败是十分痛苦的,长此以往,就会丧失自信心,导致自暴自弃。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机会,哪怕是认识一个音符,学会一曲视唱,练成一段器乐曲,都会给学生带来一份欢乐,增强一份自信,从而促使自己不断探索,去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首先,教师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发言、演唱、演奏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次,教师要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与特长,要让学生拥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有的学生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可在音乐欣赏或描述歌曲情境时,发挥其丰富的想象;有的学生身体各部分协调性好,可在乐器学习、律动或舞蹈编创时发挥优势;有的学生嗓音素质超群,可在声乐方面让他展示才华。只要孩子们在音乐学习的大舞台上,一定能主动地进入角色,增强自信、获得成功。
总之,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引路者和组织者,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己任,应从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善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民主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