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想说爱你也容易
2015-05-30李盛林刘云暖
李盛林 刘云暖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江西高考作文道出了许多学生的心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各个学校也争相行动起来,语文这位曾经退到悬崖边跳舞的主角似乎又回到了舞台中央。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去外面交流学习的机会很少,拿着从网上下载来的各类资料,却不知道怎样用在“孤陋寡闻”的农村孩子身上,最后很多人又回到了原点。我大胆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尝试着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整,结果发现,效果相当不错。
语文学习,方法恰当,才能真正做到老师乐教,学生乐学。
一、灵活多样的形式,学习生字词
按照传统的方法,学习生字词,老师就是让学生反复读,反复抄,再听写,写错了又抄,这种方法小学、初中常用,到了高中,许多老师不用了,忽视生字词的学习,全靠学生自学。可想而知,学生语文基础不可能好。我认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重视字词的学习,并且想办法让学生快乐学习。
1.速记法
学习要强调预习,预习好了,课堂效率才会高,而课内学习字词一般不能超过十分钟。速记法要求学生三分钟内到文中找到不会写的字,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然后听写,听写的词是老师事先备好的从文中挑出来的重要词语,听完后同桌互批互改,最后统计结果,表扬优生,鼓励差生,并且与差生约定时间再听写。
另外,老师可以把文中重要词语用幻灯片给学生展示一分钟,然后让学生马上在作业本上写下记住的词,再让学生对照幻灯片,纠正错误,最后老师统计结果,肯定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态度。
2.造句法
老师把生字词公布出来,让学生从中挑3—5个词语造句,这几个词语必须在同一个句子里面,并且不能抄课文中的句子,做好后同学之间互相看,然后推荐3—5句朗读并点评,课后要求学生把所有词语用一段话连接起来,字数越少越好。造句,看似小学生的做法,实则不简单,因为那么多词语要浓缩在一句话或简短的一段话里,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造句法,学生很感兴趣,他们可以看到雅的、俗的、流畅的、喷饭的各类句子。而课后作业是一篇周记,要求字数越少越好。
3.评论法
老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自己的想法找出十个词语,然后老师也公布十个词语,当然老师找的词主要是生字词,让学生看看和老师的对上了几个,学生有如买彩票对奖,十分认真,无形中就把词语记下来了。
掌握生字词的方法很多,我认为只要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只要我们肯动脑,好方法就会源源不断。
二、找好切入点,打开一扇门
对于句、篇的分析和理解,找好切入点很重要。
1.以感情为切入点,抽丝剥茧,品读诗词曲赋
诗词曲赋,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喜或悲。老师可以通过放录音或自己范读,或学生自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能把握大方向——喜或悲就可以了,这一步学生很容易做到,接着让学生到文中找到体现这种感情的词、句、段,并阐述理由,最后让学生找出文章的几点好处,也就是文章的艺术手法。有了这个切入点,课文的语言、形象、思想感情、艺术技巧就如抽丝剥茧,一一呈现出来了。例如《兵车行》听完录音后,学生能说出感情基调——悲。然后设计如下问题进入课文:A.概括文中体现“悲”的事件。B.找出文中表现“悲”的句子。C.揣摩文中体现“悲”的词。D.用什么手法表现“悲”?E.造成“悲”的根本原因。这样讲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一般篇幅不长的文章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2.以故事为切入点,层层剥笋,赏析小说等写人叙事类文章
以小说为代表写人叙事类文章,一般都有故事情节。上课时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然后以故事为切入点,对文章的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写作特色进行分析。例如《最后一课》设计如下:A.学生讲述故事。B.故事中有哪些人物?C.人物在什么环境中活动?D.人物的心理或情感或情绪是什样?F.指出文章的几大优点。
3.以景物为切入点,曲径通幽,参透写景抒情类文章
写景抒情类文章多为散文,景物很明显,情感很含蓄,所以学生更容易抓住文中的景物。如朱自清的《春》、郁达夫《故都的秋》等课文可以按如下步骤来学习。A.找出文中所描写的景物,有多少找多少,再划出主要景物。B.根据课文归纳主要景物的特点。C.让学生把这些景物画在一张纸上,不会画画的用圈加汉字代替。D.学生把自己画景物的顺序和课文写景物的顺序进行对比,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E.想像处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看到这些景物,人物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以上五个问题,每个学生都能得出答案,并且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交流讨论时都有话说。五个步骤完成了,文章的内容、结构、感情、写作技巧等重点、难点就解决了。
积极学习名家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大胆尝试,老师们就会发现“语文,想说你也容易”,学生也会大声喊出:语文,爱你没商量!
作者单位:湖南郴州市资兴市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