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华:世间的事,最难得的是喜欢
2015-05-30卞文超王皎
卞文超 王皎
一部清朝穿越小说搬上荧屏,成就了年轻女演员刘诗诗,火了老牌帅哥吴奇隆和郑嘉颖。
三年后,热播剧《步步惊心》余温犹在。最初隐藏幕后的小说作者桐华,今天一步一步走向台前。
如今的桐华身兼作家和影视策划人双重身份。自《步步惊心》后,她创作的《大漠谣》、《云中歌》、《最美的时光》等多部小说畅销,并被改编为影视剧、话剧、越剧、漫画、游戏等,在年轻受众群体中有大批忠实拥趸。最近还出版了新书《半暖时光》。
桐华上过中国作家富豪榜,小说和影视版权被引进到韩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媒体对她的关注往往着眼于商业上的成功。但她更愿意回味的,是一位自由创作者写故事的单纯乐趣。
白手起家的文学青年
从北大学子、金融精英到知名作家,桐华说自己没有转身,也没有放下,只是追逐着自己的这份喜欢罢了,曾经把全部的零花钱都用在了读书上,现在将自己的爱好,变成了专职的工作。从发布第一篇帖子至今,九年,八部作品,累计370万字,超700万册销量——这是一位在网络空间白手起家的文学青年。
记者:当年以高分考上北大,又从事了高薪的金融工作,是什么机缘让您放下这些,而投身写作的?上学时您是光华管理学院的文学青年吗?还是在乖乖做着金融学霸?您怎么看这些人生道路上的放下,与开始?
桐华:我在金融圈工作时,表面上是一个认真工作的家伙,但大学同学都知道其实我和这个圈子不太融合,我散漫,不切实际,大学里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小说和看电影上。
如果问我享受哪个身份,我自然更享受现在的身份,但学金融做金融,我也绝对觉得很好,四年商管学院的学习,或者说四年大学的学习,它培养了我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进而影响了我一生。世间的事,最难得的就是一个喜欢,只要喜欢,我们都会无怨无悔地付出,对一个人是如此,对一件事也是如此,发展到现在,写作反倒成了我的专职,这其中并没有所谓放下与取舍,我只是选择自己更喜欢做的事。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在网上写小说的?
桐华:那是2005年,我忙碌的人生处于一个暂时的休憩时间。辞掉工作,打算赴美国读财经专业读硕士。旧日生活结束,新的生活还未开始,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在家里无所事事,在网上看小说也看得有些无聊,突然就决定自己写一个故事。
说写就写,我立即开始在电脑上写故事,写了一千多字,我就贴到了网上。第二天,我又写了大概两千字,说老实话,那个时候,我连男主是谁都没想过。第三天,当我去网上看时,发现有三个人给我留言,说等着更新。我一下子就激动了,哗哗地开始接着写。随着故事的展开,我才开始真正进入故事。每一天,我都会问自己后面会发生什么。这就是我的第一个故事《步步惊心》。
记者:在此之前,有没有尝试过写作?学生时代作文是不是特别好?
桐华:少年时,我数理化学得比较好,语文成绩不能说不好,但和数理化相比,显然引不起注意。我有一个朋友经常给杂志报刊投稿,他也会给我看他的作品,但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去投稿。但我自小学时,就酷爱读书,读书是我的最大爱好。所有的零花钱全部用在买书上。
记者:写作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了你的生活?
桐华:应该说从《步步惊心》下笔的那一刻,写作就已经开始改变我的生活,它打开了我生命中我不知道的一扇窗户,更改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看到了我从没有预想到的风景,当然,它还带给了我名和利。
我非常感谢当年那个一时冲动,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却坐在电脑前开始写故事的小妞。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用“桐华”这个笔名?
桐华:这个笔名诞生于《步步惊心》快要出版的时候,大概是2005年的年底,编辑跟我商量说书快出版了,是不是应该想一个笔名?然后我们就取了“桐华”这个名字,它有两层意义,一层是桐树花,另一层则是童话。
用画面去讲故事
桐华原名任海燕,出生于陕西。相较其他与之齐名的女性作者,桐华笔下的人物少了些缠绵悱恻,多了份聪慧爽快和奋不顾身。
从学生、白领转身,与按部就班的生活说再见,桐华最近的时间表上多了影视策划的日程。2013年,首次参与策划古装爱情剧之后,今年,她更是担任策划、编审以及监制三职,操刀电视剧创作。
记者:小说与影视剧对接,对你而言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
桐华:应该说是无意为之吧。对我来说,连写作都是无意为之。我原本的生活应该是老老实实去上班,然后老老实实往CFO的方向去奋斗!写作对我而言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做影视,则是另一个意外。
到今天这一步,整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但另一方面,反观我自身,骨子里还是很喜欢这种讲故事的生活的。大概心里头本来有这样的种子,碰到了合适的机会,遇到了合适的人,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成长。
记者:写作最初只是因为单纯的喜欢。当名利到来之后,还能自由自在地写东西吗?
桐华:我始终认为,世间的事,最难得的就是喜欢二字。只要喜欢,我们都会无怨无悔地付出,对一个人是如此,对一件事也是如此。
所以,我只是为了喜欢,而在写,我没有考虑过成功,也没有考虑过将来,甚至我没有考虑过写出的故事会有多少人喜欢。我只是想写,从讲述故事中我已经得到了莫大的快乐,至于别的,那都是快乐之后的事。有,我很开心;没有,亦无所谓。
记者:自由创作其实并不轻松,有没有过苦恼发愁的经历?
桐华:出版《步步惊心》时,我非常痛苦,曾想过放弃。但因为喜欢,我还是继续写了《大漠谣》。其实写作路上,一直有困难,任何时候都有放弃的理由,但我一直没放弃。
记者:通常在什么环境下写作?
桐华:我喜欢在绝对安静的环境里写作。写作时,我不喜欢上网,不喜欢接电话,不喜欢见人。我曾经因为想专心写故事,对影视公司的合同一直迟迟不看。
记者:今天的创作状态和当年的小姑娘有什么不同?
桐华:因为更多人关注,心态上会更紧张,期待会更高,这也是无法避免的,我尽量调整,让自己不要过于求全。我始终认为最好的创作状态是顺其自然,顺心而为,即使想要追求更好,其实都不是最好的状态。因为有了这个念头,就失了自由。
记者:目前在影视策划方面,投入了多少精力?
桐华:我现在的职业身份似乎有多重,一个是写小说的作者,我依旧像以前一样一年中拿出一部分时间,写一本小说,把一个我想讲述的故事变成文字。而另一个是影视策划人,从前年开始就慢慢变化,刚开始,尝试用另一种方式表述故事,我不敢深入,怕不好玩,怕自己不胜任,但试探性地玩过一次后,发现有它自己的好玩之处,我蛮喜欢。今年,我会继续用另一种方式去讲述故事,把我想讲述的故事变成画面,当然也会不仅仅限于策划人的身份。
因为工作的多样性,所以我目前的安排是一半一半,一半用文字表述故事,一半用画面表述故事。
记者:作家和影视策划人,你更喜欢哪一个?
桐华:如果再早一点的话,有可能我会说我更偏好作家;但是,今时今日,我会觉得两个我都喜欢。写作,肯定是不能割舍的。但影视这种用画面去讲故事的方式,我也非常着迷。
面对阳光,把阴影留在身后
从现代到古代,甚至上古神话,桐华的言情小说任想象力驰骋。
有媒体评论:桐华笔下的女主始终给人一种豁达明朗的感觉,追求事业上的独立与爱情上的平等,而这正是最契合当下女性心理诉求的。这样一个有“群众基础”的作者,想不红都难。
《半暖时光》是桐华继《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最美的时光》之后第三部现代题材小说,讲述人在面对伤害和挫折时的态度和选择,女主角颜晓晨身世坎坷,与两位男主角阳光帅气的沈侯和温柔多金的程致远发生了一段纠缠悱恻的爱情故事。桐华认为,“我们的生活不可能只有一种色彩,总是既有阳光也有阴影,所以这本书叫做《半暖时光》,希望所有的人都能选择面对阳光,把阴影留在身后。”
记者:新书《半暖时光》写的是一个现代爱情故事。你以前的小说都是用第一人称写作,这次用了第三人称,是不是可以更加超然地冷静旁观了?
桐华:我上一次写年少时光的时候,距离现在已经过了将近5年的时间,今天对生活会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我会把我的不同的理解放到新书里面。
记者:从校园到社会,是每个人要面对要经历的阵痛期,你笔下的女主角格外坚强。
桐华:我写故事不列总纲,我都是边写边想,边想边写。我自己到后来也被我笔下的这个女主人公的坚强所感动了——她父亲去世,上大学没有钱,好不容易到大学要毕业了,结果因为作弊案,文凭也没了。故事最后,她的选择不会让我惊讶,她很坚强地去面对每一次挫折,坚强地走过了所有的时间。
记者:你想传递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观?
桐华:我的每一本书大概侧重的角度不同。我自己认为,女孩子的爱情首先就是应该保持精神独立。但是你要保持精神独立,一定要有经济独立性。这种双重的独立性才能保证你的爱情是平等的,而且保鲜期很长。
记者:你的经典小说出了韩国版、越南版、泰国版,似乎是轻轻松松跨越国境。
桐华:在我看来,所有的故事,不管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不管通俗文学还是世界名著,都在讲述人的情感和命运,能让我们产生共鸣的往往不是故事的背景,而是人物的情感和命运。我想,只有这样的故事才能真正地打动读者。一个好的故事,是不会有国界的。
记者:畅销或者高收视率意味着大众愿意去埋单,愿意花时间、花钱去听你在表达什么。你在小说和电视剧领域均有佳绩,有没有要诀?
桐华:写小说的时候,我不会去考虑影视剧,小说就是小说,是作者一个人的倾诉和表达,只要自己有倾诉的欲望,就写下去!只有自己最想写的故事,才会成为好故事。当然,这样的故事,不见得适合改编影视剧,可那又怎么样?作者就是作者,作者不是编剧!
作为影视策划人的身份,我会自己策划电视剧,也会去购买其他作者的版权。我所欣赏的小说,最重要的是要一个好的“故事核”。人物关系不完善,编剧可以调整,人物性格有偏差,编剧也可以调整。但如果“故事核”有问题,那一切都没有意义。
记者:一个“故事核”要想打动人心,关键在哪里?
桐华:任何一个故事,想打动人心,都要以情动人,爱情故事更是这样,写最真实的感受,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不要凭空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