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止痛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观察
2015-05-30何一娟
何一娟
【摘要】目的:对化瘀止痛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子宫腺肌病痛经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与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6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非甾体抗炎药物开展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化瘀止痛方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36.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大小均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将化瘀止痛方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与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化瘀止痛方;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疼痛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084-02
在妇科临床疾病类型中,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是常见的两种类型,该病具有药物治疗时间长、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副作用大的特点,应用常规的抗炎类药物开展治疗,通常难以起到良好的缓解疼痛的作用,将化瘀止痛方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本文就主要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60例,其中有26例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患者,有34例为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处于27岁到45岁之间;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处于26岁到47岁之间,两组患者都具有规律的月经周期,并且都存在中、重度的痛经症状,没有手术指征及全身性的疾病,都满足药物治疗的相关指征。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在患者痛经时给予患者非甾体抗炎药物开展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应用化瘀止痛方开展治疗,药方组成为:生甘草10克、白芍15克、炙鳖甲30克、乌药10克、丹参10克、生黄芪15克、没药10克、生蒲黄10克、川芎6克、莪术10克、三七粉6克、血竭粉3克。每天一剂每次200毫升,早晚各服用一次,患者经期不停药,连续服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为了保证疗效评定结果的准确性,不能与其他相关药物联用[2]。
1.3 疗效评定标准
在为患者开展治疗之前,让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填写,对患者的肝肾功能、CA125数值、子宫大小、初始疼痛程度等基本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时应用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标尺范围为1到10,其中1代表最强烈的疼痛,0代表没有疼痛,疼痛缓解表示的含义是: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与治疗之前的下降程度超多50%,部分缓解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评分降低大于等于两分,治疗有效率=缓解有效率+部分缓解有效率[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36.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大小均没有明显的变化。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疼痛,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其发病机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其疼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表现为慢性的盆腔疼痛,也常表现为中重度的痛经,这很容易导致患者焦虑与烦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开展有效的药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中,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为患者开展治疗,对于患者的疼痛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中医的治疗理念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属于中医学痛经等范畴,患者病因大多是患者淤血不去、心血不生、血不归经等所导致的,应用活血化瘀类的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循环,对于患者的疼痛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本次研究中所应用的化瘀止痛方中的中药组成中:三七具有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血竭具有止血、镇痛、活血化瘀、抗炎、解痉等作用;莪术具有抗炎、抗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蒲黄具有降压、扩张血管、降血脂、抗菌、抗炎、镇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没药具有镇痛、活血、消炎、抗真菌的作用;生黃芪具有改善微循环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总之,这几种药物的联用能够起到很好的镇痛、抗炎、改善血流变形的作用[5]。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36.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大小均没有明显的变化,由此可见,化瘀止痛方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清,赵红,杨舫,韩淑敏,王龄砚.“益坤内异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痛经(血瘀肾虚证)的临床观察[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2,21(15):78-79.
[2]向东方,孙巧璋,梁雪芳.腹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J].中国针灸,2013,33(16):412-413.
[3]宋楠,王艳艳,冷金花.散结镇痛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痛经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5(17):621-622.
[4]王清,赵红,韩淑敏,王龄砚,向清,徐波,鞠海.益坤内异丸对内异症、子宫腺肌病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细胞P450 arom、COX-2、OTR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0,22(13):412-413.
[5]叶青,张宗英,刘庆燕.化瘀止痛胶囊合敷脐止痛散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8(9):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