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015-05-30孙碧瑜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2015年1期
关键词:项脊轩书房祖母

孙碧瑜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梳理并积累有关的文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训练词义的推断能力和文句的翻译能力。

2、过程和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选取富于特征意义的细节来表达深挚的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亲情,心怀感恩。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意义和用法,推断词义。

2、选取富于特征意义的细节来表达深挚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近来,我校组织撰写《我的书房故事》,同学们纷纷的给自己的书房拟上或雅致或个性的书房名,生动的讲述了自己在这个书房里发生的令人深刻的故事,而明代的归有光早在我们之前就写了一篇属于他的书房故事,并将其书房极具个性的取为“项脊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他在这园子里发生的故事。

二、解题:

(一)提问:你认为“项脊轩”有何深意?

学生回答:1、“项脊”意味脊柱,是人体中的重要部位,可见这书房对作者的重要性。

2、“项脊”即人的脖子至脊柱,范围很小,即寓意书房很小,且预习后得知“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其书房面积确实很小。

(二)提问:“志”何解?

教师概括:一种文体,与“记”相似。但“记”通常用以记“事” “物”,《游褒禅山记》《岳阳楼记》; “志”以记录人物事迹为主。

(三)学生质疑:这不也是写书房吗?

教师追问引导:是吗?看题目好像是,但全文有一句话高度概括这不仅仅是写物,也是记人抒情,请浏览全文整体感知并找出。

三、整体感知,品悟情感

(一)整体感知

学生齐读: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全文线索

教师追问:此句对文章结构起何作用?——承上启下

(二)品悟情感

1、思考探究,作者认为居住在项脊轩可喜的是什么?

明确:其一,轩子由从前的狭小、破旧、昏暗,经作者的小小巧思,豁然变得明亮、安静、雅致;从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的修葺之乐。

其二,作者在轩中读书,尽情之处偃仰啸歌,深思之处冥然兀坐,怡然自得,完成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从此他可感受到轩中的读书之处。

其三,作者不只对轩子稍加修葺,且于轩外庭中“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及“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此处感受到的是庭外雅致之乐。

2、作者的“悲”体现在哪里?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课文作简要分析。

①叔父分家,家道中落——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分析:“诸父异爨”仅四个字却饱含信息,在中国,家庭和睦,兄弟不分家,“家和万事兴”,重视“共享天伦之乐”,崇尚数世同堂是一种家庭伦理的传统,儒家更是把治家作为治国的基础。由此可见家族已成四分五裂状,由篱到墙是客观变化,在主观情感上,则是亲人情感的隔膜越来越大,关系越来越淡漠。

“鸡栖于厅”的场景则写出了家庭的衰败不堪。

②妪忆母亲——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分析: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先妣的一言一行,一温柔的慈母形象便跃然纸上;只是,在作者的脑海中,母亲的记忆为零,只是借由老妪的只言片语去拼凑跟丰满母亲的形象,以此去填补这块感情的空缺,让人唏嘘不已。

③追念祖母——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分析:“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祖母的话中似乎带有责怪,其实是心疼;“以手阖门”写尽了祖母对我的殷切期望,“他日汝当用之”让读者看到的不仅仅是期望还有满怀信心;然而如今大母已逝,我一事无成,家族已分崩离析,我愧对祖母,这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忆起先妣是“泣”,而写到大母则是“长号”了,这不仅仅是感情的亲疏,更多的是责任以及相对应的压力。

④悼念亡妻——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

庭有琵琶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分析:“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塑造了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妻子;欢声笑语,夫唱妇随,可见感情的笃厚,然后仅六年时间却天人永隔。“室坏不修”说尽一切作者所不愿说的哀思;“庭有琵琶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每当来到树下,妻子当年为种植此书忙碌的身影,种后的满足感便历历在目,只是树长,人亡,物是,人非,没有一字提及思念,但思念之情一览无遗。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整理概括:

可悲:A、整个家庭的衰败离析 B、挚爱亲人的阴阳两隔 C、自己仕途的渺茫难料

1、文章以项脊轩为感情的触发点,以“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感触为主线,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的叙述,表达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朴素清淡的语言风格更是令人回味无穷,你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细节描写——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2、课堂小结:

当我们在表达内心的真挚情感时,无需用惊天动地的故事,无需用华丽的词藻,只要我们用心感受,抓住具有典型特征的日常生活的细节,定能写出真实感人的好文章。

3、布置作业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请选取一两例来写。(注重细节描写)

4、教学反思

每次上完此文,总让我感动不已,为文中的不要紧之词,且这种情绪已感染到了学生,在最后的练笔中,有许多学生展示出来的细节描写真让人惊叹不已;只是似乎仅停留于此處,难再有下文,因为这学期训练的是议论文体,于是本人想:是不是把本文调于高一年来上,实效性会再强些,对记叙文的指导性会再强些。

猜你喜欢

项脊轩书房祖母
把自己关进书房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童年的小书房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祖母家的夏天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祖母
祖母家的夏天
祖母尚能倚门望(节选)
没有比书房更好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