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法对痉挛型小儿脑瘫的康复效果
2015-05-30蔡易群
蔡易群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疗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痉挛型小儿脑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痉挛状态、运动功能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MFM功能A区、B区、C区、D区、E区运动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痉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痉挛状态,提高身体各项运动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脑瘫 痉挛型 针刺疗法 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069-02
小儿脑瘫指婴儿在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1]。脑瘫是小儿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变部位在脑部,常累及四肢,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听力障碍、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等,严重威胁儿童健康[2]。本文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痉挛型小儿脑瘫患者78例,均经体征、脑CT及脑电图等检查确诊,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3.1±1.1)岁,病程1-9个月,平均(3.4±1.5)个月;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8个月-6岁,平均(2.9±1.4)岁,病程1-7个月,平均(3.1±1.6)个月。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主要为Bobath神经发育治疗法、Vojta诱导疗法及上田法,包括翻身、腹爬、跪位、四点位保持、立位平衡、卧位与坐位转换、减重步行、小腿三头肌牵张、右下肢单腿负重等训练,45 -60min/次,1次/d,并进行上肢精细动作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中线位上的手眼协调、双手协调、双手协同操作训练等,30 -45min/次,1次/d;同时,进行语言训练,手势、符号训练、语言模仿训练等,30min/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刺疗法,选择百会、四神聪、印堂、内关、三阴交、肾俞、筋缩为主穴,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配穴,流涎、语言功能障碍者配廉泉、承浆、金津玉液、地仓透颊车、完骨、翳风等穴;听力障碍者配耳门、听会、听宫等穴;腰背无力者加华佗夹脊穴、环跳、秩边、承扶、居髎、委中等穴;智力低下者配神门、劳宫、通里等穴;上肢瘫者配外关、肩髃、合谷、曲池等穴;下肢瘫者配足三里、环跳、悬钟、阳陵泉等穴;尖足者配解溪、跟平、脑清;足内翻者配丘墟透照海;足外翻者配三阴交、太溪透昆仑。局部皮肤消毒,选择30-32号1.0或1.5寸针灸针,头针进针时与头皮呈30°角,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层后与头皮平行继续推进15mm左右,可捻转进针,采取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h;体针采取直刺,每穴行针10-15s后出针,1次/d,5次/w。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方法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各区运动功能、痉挛评分及临床疗效。运动功能: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定,实行盲法评定,量表共分为5个功能区,A区:躺和翻身,共17项;B区:坐,共20项;C区:爬和跪,共14项;D区:站,共13项;E区:走、跑和跳,共24项,每项均采取4级评分法,无法完成动作,记0分;动作完成<10%,记1分;10%≤动作完成<100%,记2分;动作完成100%,记3分。痉挛评分: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将痉挛状态分为0级、Ⅰ+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记0分、1分、2分、3分、4分。疗效判定:显效:患儿肌张力降低两级及以上,身体各项运动功能接近正常儿童;有效:患儿肌张力降低一级,身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无效:肌张力无明显降低,运动功能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GMFM功能A区、B区、C区、D区、E区运动功能评分及总分分别为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顯,P<0.01,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功能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痉挛评分为(1.21±0.32)分,对照组为(1.98±0.5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下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痉挛评分比较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76.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小儿脑瘫中痉挛型约占60%,主要特征为伸张反射亢进、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等,伸张反射性收缩过强会影响患儿姿势和运动功能,无法进行大范围关节活动,产生痉挛性感觉,常表现出腱反射亢进、尖足和膝关节屈曲痉挛等[3]。
痉挛型脑瘫在中医中属“五迟”、“五硬”、“痿证”等范畴,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后天护养失宜,气血虚弱或受寒,致阳气不运、经脉不通,出现肌肉挛缩、肢体活动不灵,其治疗原则在于柔肝健脾、疏通经络、益气养血、调和阴阳、醒脑益智[4]。针刺疗法有着深厚的理论和时间基础,针刺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是根据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从经络脏腑和经络腧穴入手,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解痉止痛的目的,针刺疗法有助于神经组织恢复,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加快脑脊液流动,改善脊髓神经功能,促进损伤后的鞘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同时增加皮层部位的血流量,改善皮层缺氧、缺血状态,减少组织损伤,提高肢体肌力和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晓霞,王宏业,李平.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1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8):19-20.
[2]肖璐.针灸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11):841-843.
[3]张艳.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1):188-189.
[4]司同,张素洁.针刺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6):57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