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ge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05-30隋广维
隋广维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入路Cage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7-2013.7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纳入研究,给予Cage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根据治疗入路不同分为2组,PLF组进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IF组进行经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机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PLI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PLF组,术中出血量少与PLF组无差异,椎间隙高度大于PLF组;术后3、6、9、12月时,PLIF组患者的ODI评分均低于PLF组。结论: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能够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远期机体功能,并且取得与PLF手术相当的创伤程度,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腰椎滑脱;后外侧融合术;经后路椎间融合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067-02
腰椎滑脱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腰椎病变,与组织结构的退行性改变以及损伤相关,多数情况下通过手术治疗来重建椎体结构的稳定性。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术方法,既能利用椎弓根的固定作用来保证近期的椎体固定效果,也能通过植骨融合来为椎体提供远期持久的稳定性。后外侧融合术(Posterolateral Fusion,PLF)和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最长采用的两种植骨融合方式。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2006.7-2013.7期间我院接受Cage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纳入研究,分析了后外侧融合术PLF与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腰椎滑脱时选择理想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和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将2006.7-2013.7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1)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滑脱;(2)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排除相关禁忌症;3)收住院完善各项检查后进行Cage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4)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共纳入120例,根据治疗入路不同分为2组,PLF组进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IF组进行经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F组: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58.2±7.5岁;PLIF组:男性46例、女性19例,年龄58.1±8.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PLIF组
全身麻醉后摆放俯卧位,在腰部正中线处做一10 cm的纵行切口,分离皮肤、肌肉后暴露腰椎椎体,根据术前影像学定位寻找滑脱的腰椎关节,术中再次进行C臂机定位,而后在病变椎体的上方和下方椎体均打入椎弓根螺钉,C臂机确认固定妥善后,经椎间隙后方进行Cage植骨,切除病变椎体两侧的椎板,向椎间隙内由小至大打入不同的Cage融合器试模,确定合适的Cage型号后将Cage融合器植入,调节合适的高度及角度后连接椎弓根钉。
1.2.2 PLF组
采用与PLIF组相同的方式打入椎弓根螺钉,C臂机确认固定妥善后,经椎体的后外侧进行Cage植骨,选择合适的Cage型号植入融合器,调节合适的高度及角度后连接并固定椎弓根钉。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并在术后1周时通过X线检查测量椎间隙高度。
1.3.2 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
手术前前和手术后3、6、9、12个月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对两组患者的机体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得分越高、机体功能存在的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按照P<0.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情况
PLI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PLF组,术中出血量与PLF组无差异,椎间隙高度大于P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远期机体功能恢复情况
术后3、6、9、12月时,PLIF组患者的ODI评分均低于PLF组(*P<0.05)。
表2:两组患者的机体功能情况比较
3、讨论
腰椎滑脱症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受累的腰椎椎体可发生部分性或完全性错位,并在此基础上出现腰部活动受限、持续性的顽固疼痛,同时伴有椎管狭窄、脊神经受压迫。在疾病发生的初期,临床症状较轻,患者日常生活和机体功能受到的影响较小,此时多通过保守治疗来缓解症状[1];当疾病不断发展并出现明显的神经压迫症状时,多无法通过保守治疗达到理想的疗效,而此时手术治疗成为了最佳的选择。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目的在于恢复错位腰椎的解剖学位置、保证滑脱椎体与邻近椎体相互融合和固定,同时也解除神经受压迫的症状[2]。
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手术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术方式。椎弓根螺钉可以对椎体的解剖结构进行重建,并暂时性的保持局部结构的稳定性、保证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3];而椎骨融合的进行可以实现椎体间的骨性融合,并实现持久、稳定的内固定效果[4]。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F)和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是两种不同的植骨融合方式,各自具有其临床应用的优势。PLF的手术操作在椎管外进行,势必可以减轻局部组织受到的损伤和破壞,但却无法有效解决神经受压的状况,并且受到软组织遮挡、假关节形成的影响,椎体间的融合情况并不理想[5]。PLIF的手术操作经椎体间进行,植骨量较大且椎间融合效果好,但却会增加手术创伤[6]。
近年来,PLIF手术在临床中越来越普及,操作技术也越来越熟练,Audat Z等[7]]的研究认为,在熟练掌握手术技巧、正确认识解剖结构的前提下,PLIF手术能够取得与PLF手术相当的创伤程度,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国内陈威等[8]在2011年的研究也报道了PLIF手术的积极价值。在本研究中,我们分别研究的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由结果可知,PLI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PLF组,术中出血量与PLF组无差异,而椎间隙高度大于PLF组;这一结果与国外学者Audat Z等[7]以及国内学者陈威等[8]的研究一致,可以说明PLIF手术有助于改善固定效果、促进术后恢复,且不会增加创伤程度。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用利用ODI评分判断了患者术后的机体功能,并分析PLIF手术有助于改善机体功能。
结论: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能够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远期机体功能,并且取得与PLF手術相当的创伤程度,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胡日鹤,胡田生,周初松.不同融合术式联合椎弓根复位内固定系统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47例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12,12(2):28-30.
[2]黄承夸,韦文,陆文忠.椎间植骨Cage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5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5):1161-1162.
[3]储惊蛰,崔志明,徐冠华,等. 改良PLIF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2,1(1):41-45.
[4]唐俊,黄克.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分析[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2,9(1):51-53.
[5]周若南,彭庆州,吴宏伟.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5):71-72.
[6]林海,曾强,谢小平.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J].西部医学,2010,22(18):1406-1407.
[7]Audat Z, Moutasem O, Yousef K, et al. Comparison of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results of posterolateral fusion,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and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echniques in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e[J].Singapore Med J, 2012, 53(3):183-7.
[8]陈威,王冰,钟华.不同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骨伤,2011,24(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