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趣的科学

2015-05-30王利申

新校园·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蚕宝宝报纸科学

王利申

幼儿天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我从哪里来?”“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打雷?”“为什么会有影子?”“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有时候让教师和家长都感到无法回答。可不能无视或嘲笑他们的童言稚语,因为这正是科学意识萌芽的开始。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所以面对幼儿的问题,要耐心倾听,鼓励幼儿主动去寻找答案,引导幼儿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总结多年的科学教育实践,我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对科学教育教学方面的体会。

一、日常生活中学科学

幼儿的很多经验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教师应该多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发现的大课堂,很多时候科学发现都来源于偶然。幼儿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每次户外自由活动,他们都会有新奇有趣的发现。中班的时候,我们开展了“昆虫的聚会”这一主题活动,让幼儿自己到室外寻找小昆虫。不一会,我发现他们三五成群地围在大树下,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走过去一看,原来他们正在观察小蚂蚁运粮食呢。赵轩小朋友还拿着一个放大镜,向其他小朋友报告他的观察发现。孩子们也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对蚂蚁的了解:小蚂蚁用头上的触角打电话;小蚂蚁没有翅膀;好多蚂蚁生活在一起,蚂蚁有工蚁、兵蚁还有蚁王。幼儿通过自发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琪琪小朋友在种植园里还发现了一只小蜗牛,我告诉他蜗牛可不是昆虫。“为什么呢”?孩子们带着疑问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之旅。不一会儿他们还发现了小瓢虫、螳螂、蚂蚱、蟋蟀,我让他们仔细地观察,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由孩子们独创的《昆虫记》就诞生了。从生活中学科学轻松快乐,惊喜多多,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人人都是小小科学家,教师要拥有一颗童心,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喜欢科学、爱上科学。

二、科学发现区的科学探索

科学发现区也是幼儿科学探索的好场所。在科学发现区我们投放多种多样的材料,让幼儿亲自动动手,看看、说说、做做、玩玩、想想,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亲自体验,进行探索,并能乐在其中。我们结合“好玩的水”“物体的沉浮”“纸的吸水性”“自然测量”等主题投放多样的材料,让材料做幼儿最好的老师,放手让幼儿自由自主地探索。教师适时指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用绘画、表格、箭头等方式及时做好记录,交流分享自己的探索方法,探索发现,让幼儿体验到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如在“昆虫的聚会”这一主题中,我们把收集到的小昆虫请到科学发现区,让幼儿继续观察。秦子涵小朋友还从姥姥家里带来了一些蚕宝宝。“蚕宝宝喜欢吃什么?”我抛给孩子们这样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孩子们给蚕宝宝准备了很多蔬菜、水果、饼干之类的食物,最后发现蚕宝宝只喜欢吃桑叶孩子们交流分享,把自己的发现用表格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幼儿来说要比教师枯燥的说教印象深刻得多。

三、集体教学中组织科学活动的小策略

经常听到有的教师反映科学领域的课不好上,不知道怎样讲解示范。我们有心放手让幼儿去实验,但是场面往往难以控制,不放手又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其实,科学领域的课很好组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喜欢就是最好的着眼点。有准备的“放手”要做到以下几点:

1.有备而来,激发兴趣

不管什么类型的课,教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像朱海琳教授讲的要备教材、备孩子、备学法。拿到一个课题,教师首先要分析教材,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确定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目标,把握难重点,教材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幼儿园、自己班级以及自己的教学方式,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需要强调的是,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教师一定要保证自己知识点的正确,遇到疑问先弄懂,否则会误导孩子,所以教师一定要好好研读教材。幼儿科学课物质材料的准备要多样,充足的操作材料,能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探究的机会。准备材料还要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材料要有层次性,要注意材料使用的有效性。活动过程的设计,教法学法的選择,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突发情况,才能随机应变、灵活应对。我在组织“纸的吸水性”这一课题的时候,就因对材料的认识准备不足,差点前功尽弃。我给幼儿准备了三种不同材质的纸做成纸船,有皱纹纸、报纸、蜡光纸。在实验的过程中,皱纹纸做成的小船很快就沉到水底了,这在我的预料之中。我原先的设想是报纸做成的小船也应该很快下沉,最后只剩下蜡光纸做成的小船,这样三种纸的吸水性就会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可实际情况是报纸的吸水性并没有那么快。实验冷场了,孩子们瞅着两个没有太大变化的纸船,有些急不可耐。这样的结果始料不及,我有些后悔为什么上课前不亲自做一下小实验,而只是想当然。我只能安抚孩子们,请孩子们静静地、耐心地等待,看会有什么奇迹发生。课上完了,因为冷静地处理突发状况,专家老师还给了我充分的肯定,还给我支了两招:在不改变最终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有报纸小船的水用热水可以加快报纸吸水的速度;相同的水温,把报纸揉皱也可以让报纸小船很快下沉。听了专家老师的指导,我才觉得上好科学课真的需要很多的学问。从那以后,每次的科学课我都认真准备,以保万无一失。

2.有法可依,轻松自如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我遵循以下原则: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活动的组织重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主张为幼儿提供有趣的探究工具,支持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鼓励幼儿自己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在“纸的吸水性”这一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在活动的一开始,让幼儿“玩”各种各样的纸,让他们充分感知各种纸的特性。然后挑选出三种有代表性的纸——蜡光纸、报纸、卫生纸,让他们说一说这三种纸有哪些不同。同时提出活动的主题——如果用三种纸分别做成纸船,哪种小船吸水最快,从而最先沉入水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各抒己见。

(2)猜想记录,积极寻找答案。其实科学发现、发明创造的成功都来源于猜想。猜一猜、说一说,是科学教育活动经常使用的方法。“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老师神秘的语气神态能充分激发出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每个幼儿一份表格,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有的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有的用上下的箭头来呈现。教师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和猜测,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3)验证实验,记录结果。科学小实验是特别吸引幼儿的教学环节,通过操作各种材料,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验证猜想,解决问题,再次让孩子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和猜想相比较:原来是这样。幼儿自己找到答案,会更有成就感,对科学探索活动会更感兴趣。

(4)交流结果,归纳总结。帮助幼儿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分享发现。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是否和猜测的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分析一下原因,正确的实验结果应该是怎样的,肯定他们的发现。最后总结不同的纸吸水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5)整理物品,活动延伸。活动结束了,幼儿意犹未尽,教师可以和他们一起把活动材料转移到科学发现区,继续探索。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反思,及时调整。整个过程,要找准幼儿的兴趣点,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

科学活动生动有趣,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深奥。爱科学、学科学,谁说我们的孩子中就不会产生伟大的科学家呢?静听花开,敬请期待!

猜你喜欢

蚕宝宝报纸科学
报纸
蚕宝宝养成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蚕宝宝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蚕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