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周期同步性研究

2015-05-30王松茂方良彦

开发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王松茂 方良彦 邓 峰

内容提要:旅游经济周期具有同步性是区域旅游经济合作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所以对区域旅游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探讨和研究无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周期理论研究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周期同步性。经研究发现,西北五省区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都存在明显的经济周期同步性。因此,西北五省區基本上满足建立共同旅游经济政策的基础条件,最后文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西北五省;经济周期同步性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1-0069-04

DOI:10.13483/j.cnki.kfyj.2015.01.016

一、引言

1989年西北五省区第一次召开旅游合作会议以来,西北五省区旅游合作发展已经有二十多年,但西北五省区的旅游合作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各省大都还是单独规划、单独发展,并没有从西北五省区全局的角度出发来共同发展旅游业。近年来国家领导人提出创新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思路。西北五省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国段,西北五省区应借助这一历史契机,更好地促进西北五省区区域旅游合作,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西北五省区旅游是否有条件建立共同的旅游经济政策呢?为此本文应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共同趋势和共同周期理论探索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具有旅游经济周期同步性,是建立区域旅游联盟稳定性、制定共同旅游经济政策可行性的基础。

西北五省区旅游合作意义重大,国内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2005年李树民较早的研究西北五省区旅游合作并对西北五省区旅游合作模式提出建议;2005年高伟江等研究提出在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下,西北五省区共同开发丝绸之路是发展西北五省区旅游合作的新的途径;2009年南宇等分析了中国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并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的具体措施;2009年马耀峰分析了丝绸之路沿线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行性、旅游合作的具体内容和措施;2011年南宇等研究了丝绸之路中国段旅游客源市场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特征,并为丝绸之路中国段旅游合作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这些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他们主要是从定性的方法分析西北五省区旅游合作的可行性,并借鉴国内外其他区域旅游合作较好的区域提出西北五省区的旅游合作模式。本文是从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周期是否具有同步性的角度,对西北五省区旅游合作的可行性进行定量分析。

在大家研究经济周期时,发现经济周期会出现波动性,而有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出现上升和下降的时间非常相似,并且经济周期的持续阶段会比较吻合,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经济周期同步性。在经济同步问题的研究方面,我国许多学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9年童笛、张文彬利用B-B算法和动态网子分析方法定量的衡量东亚各国经济周期间的同步性问题:2009年马红霞等研究发现,海湾六国的经济周期不仅在长期有共同趋势,同时在短期也有共同周期;2009年李星对中美两国经济周期同步行进行了分析;2010年喻旭兰对中国大陆与香港之间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分别从长期和短期进行了分析。

二、计量方法

(一)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研究通常采用p阶向量自回归模型:

其中,Yt表示nxl个yt的向量组,yt表示取自然对数后的各省旅游收入水平;x,是—个d维外源向量,代表趋势项;£t是白噪声。

把第(1)式写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矩阵ri表示滞后项之间的短期冲击的影响。如果Ⅱ的秩等于r,r小于n,那么矩阵Ⅱ可以写成:

上式中,a,B都是nXr矩阵,a是调整参数矩阵。B是协整向量矩阵。

(二)共同趋势和共同周期检验方法把第(2)式推演成第(4)式,讨论共同周期在短期是否存在:

其中,入2i(i=1,…,S)是ΔYt与wt之间的s个典型相关的特征值。这个统计量服从自由度为S2+sn(p-l)+sr-sn的x2分布,原假设为:共同特征向量至少为s个。

如果Yt存在r个协整关系和s个共同特征向量,则Yt就是由随机变化的部分和平稳的周期部分,即共同趋势和共同周期。模型写成:

r是n×(n-r)矩阵,F是n×(n-s)矩阵,Tt.是(n-r)×1随机游走过程向量,C.是(n-s)xl平稳过程向量。若西北五省区的旅游收入时间序列之间存在rxl协整向量和sxl共同特征向量,则说明西北五省区的旅游经济在长期具有相像的趋势,在短期具有相同的周期。

三、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周期同步性研究

(一)通货膨胀周期的相关性

旅游经济增长的对称性也能从侧面很好的反应各地区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因为经济周期同步的地区,它们的经济增长会表现出很大的相关性。本文用价格指数的增长率代替通货膨胀率。

将西北五省区CPI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得出,均值的范围在105.1333~105.8042,标准差的范围在5.888~6.738。可以看出西北五省区各地CPI和CPI标准差与五省区整体水平相比都比较接近,说明西北五省区的宏观经济方面发展水平相似,都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根据表1可以看到1990-2013年西北五省区的CPI相关系数均大于0.97,且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它们的通胀率相关程度相当高,并且是显著相关。

表2的结果说明西北五省区通货膨胀率在很大程度上相互依存,彼此离不开。一旦哪个地区物价变动必然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物价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波动。

从表1到表2可以知道西北五省区通货膨胀率变化高度一致且相关程度非常高,通货膨胀周期性指数相关性非常显著,这些都说明西北五省区经济周期极有可能存在同步性。

(二)长期经济周期的同步性

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可知,所有序列在一阶差分之后还是非平稳序列,而二阶差分后的序列都是平稳序列,如表3所示,ADF统计量均大于临界值。因此五个变量序列都是I(2),具有单位根,均是二阶单整变量,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

从表4可以看出迹检验计算出的结果是西北五省区旅游經济巾存在三个协整关系,而最大特征值的结果表明五省区中存在两个协整关系。协整关系的存在说明虽然单个的旅游经济时间序列是非平稳随机发展的,但他们会以相同的概率趋势移动,因此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周期具有长期相似的发展趋势。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时间序列在长期里有共同随机趋势,在长期内不是发散的。协整检验的结果支持了五省区的旅游经济周期在长期里是同步的这一结论。

(四)短期经济周期的同步性

对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在短期内是否同样具有共同周期进行检验,如表5为检验结果。

从表5可以知道五个变量之间存在三个共同特征向量关系,这说明五个变量之间存在两个共同周期,这也说明西北五省区之间经济合作紧密。总之,五省区之间存在两个共同周期说明五省区旅游经济周期在短期内也是同步的,此外,我们在上文中也已经证明五省区旅游经济周期在长期里存在共同趋势,由此可以得出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周期具有同步性的结论,同时也说明了西北五省区具备建立共同旅游政策的基础,从而拥有五省区的旅游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的潜力。

三、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VFCM模型,依据共同趋势和共同周期理论对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周期同步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有以下结论:

第一,西北五省区整体的通货膨胀较严重,通货膨胀率相关程度非常高,并且各省物价增长周期性指数相关性也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笫二,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增长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而且五省区旅游经济收入的相关系数很高,表明五省区的经济发展相关性强。

第三,西北五省区的旅游经济时间序列在长期有协整关系,说明在长期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周期具有共同发展的趋势。

第四,西北五省区的旅游经济时间序列在短期有共同特征向量,说明在短期旅游经济周期波动是同步的。

西北五省区的旅游经济周期不仅在长期具有共同随机发展趋势,而且在短期的经济波动也具有同步性,这说明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有很好的合作基础,两北五省区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发展旅游业、制定旅游发展政策。

四、促进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建立西北五省区旅游合作组织机构

经济周期的同步性使西北五省区可以采取相似的经济政策来发展旅游经济。因此,西北五省区可以建立一个共同的旅游开放组织一“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管理局”,该局主要的目标是将西北五省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旅游开发。该局主要职能是宏观制订西北五省区旅游合作发展的规划,整合优势资泺;协调发展西北五省区旅游合作开发的相关事宜;建立西北五省区旅游利益分享机制;完善西北五省区旅游合作的规则、制度和标准,排除西北五省区旅游合作发展过程中各地政府间出现的利益摩擦。拥有经济周期同步性的西北五省区可以促进这个组织的稳定性。

(二)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西北五省区大部分景点之间距离较远,很多是游客到景点后还须坐较长时间汽车,未到景点已身心疲惫。兰新高铁的通车,大大缩短了西北五省区之间和西北五省区与其他省市的“交通距离”,对西北五省区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继续完善西北五省区的高铁网络,使得各个旅游城市之间有高铁网络串联。同时,大力发展西北五省区的航空运输,航空运输相对快速陆路交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可以在西北五省区较大、较出名的景点都开展航空运输,例如新疆的喀纳斯景区已经开设机场。同时,进一步增加西北五省区的国际航空口岸个数,争取把西安、兰州、乌鲁术齐建设成为大型国际航空港,增加这些城市国内、国际的航线、航班。

西北五省区应借助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将西北五省区各个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建设成为“天上一地下”两维度、多方式、无漏洞的交通网络。

(三)紧紧围绕“丝绸之路”文化开发旅游产品

西北五省区旅游产品开发应紧紧围绕“丝绸之路”文化,可以将不同省的不同风格的旅游资源组合在一起,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同时,西北五省区应根据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发出独特的旅游产品,有别于国内其他地方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主题可以有:“丝绸之路”飞机观光游、“丝绸之路”自驾车探险游、“丝绸之路”汽车拉力赛、“丝绸之路”世界遗产体验游、“丝绸之路”佛教文化发现游、“丝绸之路”穆斯林文化体验游等。

(四)积极发展智慧旅游、保护景区生态环境

智慧旅游是将旅游与信息化相结合,对旅游资源进行重整,为旅游者提供各需所求的旅游产品,是深受旅游者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的新型旅游方式。国家也很重视智慧旅游的发展。西北五省区各地政府应精诚合作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促进当地旅游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建设,积极发展智慧旅游。西北五省区发展智慧旅游可以减少未来旅游业大幅提升对旅游景区的生态压力。

(五)努力建立西北五省区旅游人才交流平台

西北五省区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旅游就必须对旅游人才队伍修订统一标准。统一各省对旅游各类人才的培训、考试标准和内容,为西北五省区旅游行业人才岗位流动或互换打下良好基础。西北五省区应合力编写《西北五省区A级旅游景点导读》,将其确定为旅游从业者的必修课程。应建立一批能够在五省区各地均能带团的导游,这些导游必须对五省区的景点、民族风情、乡土文化等熟练掌握,这有助于西北五省区旅游业整体发展二建立西北五省区旅游人才信息库和旅游人才交流平台,为实现西北五省区旅游人才交流提供便利。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
增量利益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形成路径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中关系前景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潜力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及其金融支持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缺失现象对比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我们应该怎样解读、怎样做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