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奈色彩观念之探索

2015-05-30何立恒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2015年1期
关键词:印象主义笔触印象派

何立恒

引言

19世纪以前的繪画寻求形色并重互补的结合,在色彩方面主要体现在固有色基础的经营中。印象派动摇了模仿自然色彩为全部目的的传统绘画信念,完成了西方传统范畴内的条件色体系的色彩探索。特别是印象派画家莫奈致力于大自然中环境与光线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绘画原来以褐色调子为主的基调,采用鲜明的色彩和笔触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表现微妙的变化。根据画家的观察和情感抒发,不再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将光线和色彩作课题进行研究,表现物体在一定的环境中和具体时间下给人的视觉感受。这在绘画色彩观念上引起了重大的革新,而莫奈的色彩观念是值得我们去深深体会和研究的。

一、莫奈生平

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法国印象派画家。“印象派”在大众的心目中几乎代表了整个欧洲十九世纪末期的艺术潮流。印象主义包罗了美术、文学、音乐等多种门类的艺术。而“印象派”一词最初就来源于莫奈的名作《日出·印象》。

1840年10月14日,莫奈出生于巴黎,一度随父亲居住在海边小城阿弗尔做杂货买卖,自幼就厌恶学校,视学校为“监狱”,像个流浪汉成天流连在海边。他说:“我愿永远站在大海面前或波涛之巅。”他喜欢画画,15岁画的画就已挂在布丹的画框店展出,并得到布丹的忠告:“当场直接画下来的任何东西往往是有一种你不能再在画室里找到的力量和用笔的生动性。”

在他19岁时来到巴黎,父亲希望他进美术学院受教于著名画家,而他的叛逆性使他拒绝学院派教育而流连于各种画展,并和一些反学院派的青年画家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莫奈没有逃避兵役,他被编入非洲军团在阿尔及利亚度过了虽极为艰苦,但对青年画家来说是美好的两年,后来因病被父亲赎回法国,又在家乡阿弗尔海滩作画了,在这里结识了热爱大自然的画家琼坎。

22岁的莫奈再次来到巴黎求学,入古典主义学院派画家格莱尔画室,在这里结识了同学巴齐依、雷诺阿和西斯莱,他们结成“四好友集团”,听话的三个朋友与莫奈一道开始倾向于走出画室向卢浮宫和大自然学习。。他开始独具匠心地尽情描绘大自然的光和色彩。

巴黎公社诞生前,莫奈曾和画家巴齐依参加过保卫共和国的国民自卫军,巴齐依英勇战死。莫奈后来前往英国,在那里会见过毕沙罗,曾取道荷兰写生。回国后又与雷诺阿共同作画,于1874年展出惊世之作《日出·印象》。历经磨难的43岁莫奈带着失去母亲的儿子与阿丽丝组成新家庭定居于离巴黎40公里的吉维尼村,隐居作画又生活了43年,在这里创作了许多作品,重要的《睡莲》就是他晚年的名作。1926年11月5日,这位86岁的印象派之父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阳光与色彩。

二、莫奈的色彩观念与绘画技法

(一)莫奈的色彩观念

1、色彩观念的创新性

19世纪后半期,当法国的学院派还顽固不化地抱着清规戒律自鸣得意时,以科学的写生色彩学和具有独特艺术形式的印象派已明确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绘画理念。1870年,他们公开宣称“到阳光下去作画!”作为开启一个时代的画派,在绘画的诸多领域都做了新的探索,而莫奈对风格的形成起了首屈一指的作用。莫奈一生醉心于色彩这一艺术形式的研究,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捕捉瞬间视觉印象的光色变化上,追求独特的色彩艺术效果。

莫奈的绘画忽视物象轮廓的写实,侧重用光线和色彩来表现瞬间的印象,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独树一帜。莫奈喜现场作画,大自然色彩氛围、作画时间的短促及他所追求光斑闪耀的艺术效果,使他的画在色彩和笔触上显得自然而生动。从《圣拉撒路火车站》、《1878年6月30日,圣德尼街的节日》、《阿让特伊的秋天》等画中,都可看到莫奈作品中所表现的随光线即逝丰富色彩变化和让人心潮起伏的绘画笔触。《圣拉撒路火车站》以白色和钴紫色染的烟雾和蒸汽,使空气似乎可以触摸到,而把场景中的一切气氛都包容其中。莫奈没有细致勾勒火车的轮廓外形,而是借助大量干颜料的绘制方法来进行造型,以突出体积和运动,使人产生一种如梦如幻的艺术效果。《1878年6月30日,圣德尼街的节日》,对现场气氛的传达则更为生动。画面上没有形体,也没有轮廓,建筑物、屋顶、窗户、人群、长杆、彩旗都只是一块块色彩,以此界定空间,造成动势。红、黄、蓝三原色以欢快、骚动的节奏调合在一起,用急骤的笔触涂在画布上,又得到了黑色的烘托,创造出真实而灿烂的光斑。光使画幅变得栩栩如生,色彩是在空气中颤动的五颜六色。为了如实呈现色彩的这种“自然”分解,莫奈使用了小块的纯色,而这些纯色即由观赏者的眼睛加以重新融合。这种表现手法,在以后点彩派绘画中得到了更为淋漓尽致的表现。

2、光色与形体

莫奈对光色的专注远远超越物体的形象,他在绘画中用自然色彩表现瞬间的印象,使得物体在画布上的表现消失在光色之中,他让世人重新领悟到光与自然新的结构。其绘画所散发出的光线、色彩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绘画中严谨构图和造型的传统主义。

莫奈一生关心的是正确的层次关系,在《鲁昂大教堂》中,我们可以看到莫奈对光和色彩的探索独具匠心。在光照下教堂的轮廓被冲淡了,随着光的变化引起色彩的改变,教堂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画家注意捕捉每一瞬间表面色彩与长久不变的形体结构的对比关系。正是因为此,莫奈能够轻而易举地表现出他所看见的事物,色彩就成为他在创作中的关键点,不是集中表现景物形体,而是关注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

3、色彩观念在绘画中表现

莫奈捕捉外光下景物光线变化的色彩瞬间印象,用细碎笔触的厚涂法将对比色并置,认识到暗部或阴影并非单纯黑色的浓淡变化,而是透明的、有冷暖倾向的色块组成的,并形成微妙的过渡。莫奈淡化了景物的体积感,强化了色彩因素,不再依靠明暗和线条形成空间感,而是依据光反射原理,用色彩的冷暖形成空间,表现鲜明生动的景物。所以说莫奈的景物描绘,打破了“固有色”对物体的限定,这是莫奈特殊色彩艺术语言的表现,充分表现出大自然给予物体的灵动之美。

莫奈有着对色彩的敏感,有着对局部色彩细微变化的关注,他就是在这种细微的关注中体会色彩的魅力。其画作《日出·印象》中雾气交融的景色,让人感受到艺术的境界,体会到大自然的奇妙。莫奈不只满足于能够画他所看到的事物,他想要创造一种独特的效果,他喜欢使人眼花缭乱的东西,他描绘的河水、天空、房屋和树木都洋溢着非同寻常的生命感。他对同一主题反复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写生描绘,画出不同的光景与气氛,在他晚年时用极其熟练和简练的色彩语言描绘的组画《睡莲》,达到了艺术的高峰。

(二)莫奈的绘画技法

传统的油画色彩是藉由多层平涂色层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以及互补的颜色对比而达成。莫奈要表现瞬间的光色印象,不可能使用按部就班的,花费大量时间的.一层油彩涂完,干后再涂第二层油彩的层层加色的传统画法必须用迅速快捷的画法作画。他放弃了传统的平涂法,运用分割的、并置的笔触,以不透明的稠厚颜料,直接在白色底的画布上点涂明暗与色彩都恰如其分的矩形或椭圆形的斑点、色块,一次涂色就可达到画面需要的色彩。莫奈主张保持颜色直接画上去时的那种清新纯净感,作品在室外画完后不再进行任何润饰与加工,甚至连保护画面的凡尼斯也不涂。

莫奈用的是疏散笔法,用笔自由灵活,或点触,或轻擦,或挥洒,有时湿涂晕抹,有时干擦轻触,笔触有的柔婉,有的豪放,十分生动而且充满活力,可以说将疏散笔法发挥到极至,笔触在画面上构成美的韵律。莫奈之前的画家多用以亚麻仁油与铅白涂底的画布,并涂敷棕褐色的油彩色底,莫奈改用以水胶与亚铅华(锌白)涂底的帆布,这种画布比以前的油性底画布的吸收性能好油彩易干。他作画时使用挥发性的松节油较多些,用短笔触在画布上可以连续点画。当然松节油不可过量使用,否则颜料缺乏粘着力,画面将呈现脆裂甚至粉化现象。莫奈的作品一般都是小幅:大部分为20x25英寸左右,很少超过4英寸(但莫奈晚年的作品都很巨大,画法也有变化),并且几乎都画在白色底的画布上,因为白色底可使画上去的颜料更鲜艳明亮,从而把在深色底上作画的传统技法颠倒过来,又恢复到早期意大利与北欧画家的技法。

莫奈依据光学理论,应用补色关系作画,他们除了注重闪烁的光线与对比的色彩之外,很少顾及其它因素,连对物象的处理都简略得不能再简略,物体的边缘线都是模糊不清的。为了表现阳光,他特别喜欢画有水的风景,认为这是表现光线反射的最好题材,水中物体的倒影都变成晃动的光色的波纹,可以用晃动的笔触自由地描画。自然界中的所有物体在他们眼中都被分解为光与色,所以莫奈说:“当你出去画画时,要设法忘掉你面前的物体。一棵树,一片田野……只想到这是一小块菠色,这是一长条粉红色,这是一条黄色,然后准确地画下你所观察到的色彩及其形状,直到达到你最初的印象时为止。”

(三)印象主义与传统古典主义的区别

19世纪欧洲科学、工业迅速发展,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城市人生活在一个快节奏、高度紧张和突变的环境中,感到生活飞流即逝,受到瞬间性力量的支配。于是,在古典绘画通常选择的重大题材、宗教题材,雄伟或富丽的主题之外,人们也期待马路景色、路边咖啡馆、茅草屋等日常生活题材。人们习惯接受艺术作品传达的浓郁宗教气息,乐意欣赏作品中再现的大自然总体面貌,但是更渴望找到去农村度假的那份感觉:明亮、欢快、轻松。应时代之需要,印象主义在当时流派纷呈的画坛上异军突起,首先在题材上进行更为大胆、彻底的革新。他们致力于光的表现,把光作为风格的一个要素,艺术目标不是再现自然,而是通过色彩、光线认识自然的特性,在画面上突出艺术家对现实的自主性解释。既然主题的重要性仅仅在于激发创作欲望,那么题材的重要性自然而然被降低。那些古代历史画、学院式艺术所看重的神话题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偏爱的重大事件,在印象主义这里都无关宏旨。从社会层面上讲,甚至过去认为最卑微的主题也是印象主义适宜的艺术主题。下层人物也好、现实生活中人的裸体也罢,任何朴素的、可视的东西只要出现在自然的天光里,都成为印象主义画家描绘的对象。正如雷诺阿认为的那样,自然之中决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与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

一般来说,古典主义绘画重格律、讲形式、构图工整而严谨,具有理性、秩序之美。印象主义强调表现瞬间的视觉印象,取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构图大胆而随意,无章可循,具有一种速写性的抒情风格。试看雷诺阿的《包厢》,该作品只突出包厢里贵夫人的形象,按照古典主义标准它的形象并不完整,画面就像被切割过一样。速写似的构图营造出迷人的愉快气氛,松动、随意、活畅取代了古典主义绘画特有的庄严、典雅、穆静。

印象主义画家注重实景写生,他们大多在户外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作品往往带有一气呵成、轻松随意的特点,画面只有相对的完整性。同时,运笔技法上明显区别于古典主义常用的层层罩染法。古典主义绘画以精致、工细的笔触追求“照片式”的逼真效果。而印象主义绘画运笔灵活自如、不拘小节,笔触果断奔放。为了表现光与色,大多采用色彩并置的手法,随机运用色块交错、色点并置、厚画薄涂、笔触大小对比等手法。有评论家对莫奈的作品发表看法:“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确实,这是印象主义的重要特点,也正是其进步之处。

三、莫奈的影响

1874年莫奈的一幅海景画在巴黎展出,它描绘的是画家在哈佛港口看日出的情景。在这幅作品中,传统意义上的内容和题材不见了。光和大气成了作品的主题。这种细节单纯而简约的描绘方式,与当时追求理想效果的古典主义学院派绘画大异其趣。这幅画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日出·印象》。一名记者攻击它是:“对美和真实的否定”并且以嘲讽的口吻称之为“印象派”。谁料一个超越传统的画派由此得名。莫奈是印象主义的先驱者也是代表人物。被誉为“印象主义之父”。在整个画派的形成中有首屈一指的作用。莫奈作为印象主义的杰出代表,对光和色的描绘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把我們带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始人非马奈莫属。但真正完全实现印象主义理念和技法、并且发扬光大的当推莫奈。是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对西方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印象主义,是以他为首的一批艺术家的不懈努力,突破了此前学院派的保守思想,极大地冲击了19世纪后半叶占据西方画坛统治地位的古典主义学院派艺术,从而为掀开西方现代绘画史新的一页,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应该说莫奈是印象派画家中最先获得成功的人。后来的野兽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流派的艺术家,都从印象派那里汲取过营养。

结语

莫奈色彩观念给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印象主义之后出现了注重强烈色彩效果的野兽主义;通过色彩和笔触表现心理的表现主义;纯粹以色彩的点、线、面构成画面的抽象主义,莫奈色彩观念的转变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探索莫奈的色彩观念,通过对色彩的感悟和领会,对莫奈的色彩观念作一些阐释,其他方面还有待人们进一步体验和探讨。

猜你喜欢

印象主义笔触印象派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艺术之春
「印象派画家」金农
浅谈许幸之《印象派就是印象主义》
拥挤豆豆林
张德娜:以细腻笔触诠释自然之美
最好的礼物——印象主义大师
梵高:笔触与激情
印象派画家启发了我
印象派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