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激趣促思
2015-05-30谢伟艺
谢伟艺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真正体现课标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情境;小学数学;激发
作者:福建省南安市码头中心小学
一、提出问题,预设情境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环节,导入得好,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从而激发学生的求和欲。因此,在新课的导入中,精心构思思维情境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1、从生活中提炼。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我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学数学、用数学的情境,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例如:在众数、中位数的教学中,笔者这样一个情境:国庆节快到了,华泰商场张贴巨幅广告,称是“真情回报顾客”,活动共设奖金20万,平均每份200元。一个顾客幸运地抽到一张奖券,奖金为10元。她调查周围还在兑奖的顾客,一个也没有超过50元,她气愤地与商场领导理论,商场领导说不存在欺骗,并向她出示下面这张奖金分配表。
奖金等级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四等奖 五等奖
奖金额(元) 10000 6000 1000 50 10
中奖人数
(人) 3 10 87 350 550
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并回答下面问题:
A、商场领导说平均每份奖金200元,是否欺骗了顾客?
B、这一说法能很好地代表中奖的一般金额吗?
C、以后遇到开奖问题,你会更关心什么?
上述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兴奋异常,思维活跃,算的算,议的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充分活动探究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出学习内容——众数、中位数,并根据所得的概念,继续引导学生理性概括、归纳统一、灵活应用。
2、从趣味中激发。
即利用有趣味性的问题,数学故事、典故或历史名题等创设思维情境,如“鸡免同笼”:鸡、兔49只,100条腿满地走,问鸡、兔各几只?学生被这个有趣的问题吸引住,以趣引思,积极参与新知学习。
3、从疑点中设置。
古语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创设这样的情境:一上课,我便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可以用手中的计算器去验证。”游戏开始了,学生们争先恐后,有的想难倒老师,说的数比较大,但我却对答如流。学生们都震惊了:“为什么老师比计算器还快呢?”惊叹之余,便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学生们都急于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求和疑问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新知的探究。
二、研究问题,创设情境
情境的创设不应只在课的开始阶段,其实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创设合理的情境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新课的学习过程中,思维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创设思维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
1、展现过程,突破难点。
有些数学知识是抽象的,降低难度方法之一变抽象为直观。加之现代教学目标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多媒体课件能把学生难以想象的表象呈现于眼前,变抽象为直观,是突破教学难点的的有效手段:如《圆面积的计算》教学中,学生难以想象圆等分为若干分后,可以拼组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再推导它的计算公式,依托多媒体技术则可把转化过程完全展现出来;又如: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时,当学生认识了直角,学会了画直角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题:经过屏幕上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射线可以在屏幕上任意旋转),要求学生用鼠标拖动、旋转两条射线,利用电子直角三角板工具,能画出多少个直角(无数个)?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以在电脑上直接操作,也可以通过网络控制平台与教师直接交流,教师也可以在网上监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老师的辅导,因材施教也就落到了实处,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2、化难为易,激发兴趣。
对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讲,利用假设法解答鸡兔同笼这类应用题难度较大。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只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那叙述单调令人乏味的应用题创编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情节(甚至是离奇荒诞的故事),在故事情节中根据某一结果,去探究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即可轻松解答出应用题。如在一个笼子里关着一些鸡和一些兔,它们共有30个头,72条腿。问鸡兔各几只?可这样引导想象:“自己就是电影里的哈利波特,手里拿着一根魔棒。对着这些鸡兔挥一挥魔棒,此时,这30只鸡兔就发生了变化:所有的鸡飞起来了——都飞在空中,所有的兔都举起两只前腿站立起来。”同学们笑了起来,感觉有趣,听得很认真。于是,我抓住时机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能计算出此时站立在地上的腿有几只吗?”学生很快知道72减去在空中的2×30只腿就是站立在地上的腿数,有12条。
“这是谁的腿呢?”
“兔子的。”学生很快明白,“原来就是12÷2=6只,鸡有24只。”
学生们兴奋不已:这解题竟这么有趣!这样声情并茂的数学情境能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索各种积极的解决方法,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
三、解决问题,体验情感
解决问题是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化过程,也是学生深化、提高的过程。因此有目的、有选择地编选课堂练习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课堂练习的设置以“开放性、实践性、研究性、应用性和综合性”为原则。一是通过“纠错找因”创设思维情境。练习中,根据所讲内容选编一些选择题或判断正误题,并要学生找出错误原因。二是编造变式题,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编选開放探索性题,让学生去猜想、归纳、探究,给他们提供展示思维能力的平台,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
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恰当地创设思维情境,能有效地找出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