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画基础教学中创作意识的培养
2015-05-30张良
摘 要:在当前高校美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中,除了着重训练基本的技法技能和专业理论基础之外,还要求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作意识的培养纳入其中。这一教学思路已经在美术学科教学的课题范围经过充分讨论和交流并且达成一种共识,但是如何将二者科学合理地引入基础教学之中,特别是在中国画学科这一体系中,中国画基础课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和实施方法更是值得探讨。
关键词:美术教育;中国画;基础教学;创作意识
一、关于中国画基础教学的思考
对于中国画这一学科而言,各美术院校围绕中国画基础的内涵及训练中所涉及的各种艺术课题的关系一直争论不休。过去有的美院把素描、色彩等课程作为中国画专业的基础课,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后来通过改革,又根据中国画的专业需要安排基础教学。经过了由“素描眼光”向“国画眼光”的改革,从而在中国画专业基础课程中有了“意向素描”“线性素描”“线描”等新的课题。很显然,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大家意识到了中国画基础教学应该与自身的专业特点和艺术需要有机结合。目前高校的中国画教学模式一般是按照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体系实施教学,一开始临摹,接着搞写生,最后再进行创作。临摹、写生这两个课程要求掌握的是对前人经典作品的图式、技法、笔墨、视角、工具、材料等表现技能和对物像的形、质、色、结构、空间等造型规律的掌握。所以,临摹和写生课程也往往被视为中国画专业基础课程的范畴。由于中国画的艺术要求是跟笔墨结合在一起的,作品中的笔墨趣味只有通过大量的临摹才能充分领会,所以中国画专业相对其他绘画学科会呈现出重临摹的教学特点。
传统的中国画有自己的一套语言程式,在学习或者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套路化、机械化的问题,临摹、写生和创作的训练往往容易脱节。中国画属于造型艺术,在教学中对其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掌握,较之思维的创造意识会呈现出捷足先登的优势,在短期内显得比较直观,会片面地夸大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加之诸多院校在培养计划中低年级的时候打基础,到了高年级在谈创作的教学思路时就会有意无意地将基础技能和创造性思维两者的关系放在了一个不太恰当的位置,使得教师在指导技法技能训练时会显得很有“效果”,但是在引导学生思维创造活动方面的能力却力不从心,从而造成学生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思维迟钝,无处下手。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思维训练和技法训练一样,都是一个渐次提高的过程,二者在基础训练中应该是同步互存的关系。在某种情况下,对于审美思维、创造才能等意识的培养甚至应该先行,这不仅是因为审美创造意识对艺术行为有指导作用,更因为它是进行创作的持久动力。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基础训练,临摹也好,写生也好,都要加上分析、研究、思考和想象,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要求应该渗透到整个基础教学的始终。
对于中国画“基础”这一概念的讨论,画家们都颇有心得,如“笔墨是基础”“书法是基础”“造型是基础”“线条是基础”,等等。其实,这些都只是基础的某些部分。从教学层面的意义来看,中国画教学的基础应该分为四个方面:专业基础、造型基础、理论基础和创作基础。
专业基础和造型基础是绘画艺术的基本基础,专业基础强调绘画技法规律和抽象审美的把握,造型基础强调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二者同等重要;理论基础包含专业理论、艺术想象力以及专业文化素养,等等;创作同样有基础,创作是以个性为基础的创造性活动,要解决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的问题,如何运用艺术语言来表达创作意图,这里面是有规律可循的。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是相对独立又不可分割的。由于在对其的认识和理解上会存在差异或分歧,从而可能会出现教学主张的差异,但总的来说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基础教学要与学科专业特点有机结合,并根据专业所需对教学要求、教材、训练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第二,基础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为专业所需的艺术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是片面的造型能力,而且还要求在认识和感知对象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表现,包括写生能力、默写能力、艺术想象力、艺术创造力、形式美感规律以及技法技巧等综合能力的掌握;第三,基础教学中应体现艺术个性,把认识研究对象的科学性和表现对象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结合起来,允许富有个性的艺术表现。
二、创作意识的培养在中国画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维的平面性是绘画的主要特征,它要求将三维的、无限的立体结构形态转换为二维的、有限的平面结构形态,这个转换的过程需要艺术家们运用散点透视的空间处理,多种构成因素的组织经营,以及富于思想意蕴的审美想象,在二维的画面中建立起有别于自然客观秩序的画面自我秩序,展示出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创造力。这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也是综合能力和修养的体现。在中国画基础教学中,要解决好基本技能与诸多艺术课题的互存同步关系(诸如笔墨技巧、书法功底、素描功底、造型能力、程式技法、审美思维、创造意识等课题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点。在很多高校中中国画基础课程的作业相对于创作往往被称之为习作,这种片面的理解,会削弱基础课训练中对审美创造意识的自觉追求。艺术活动是一个多方面相关因素综合的、连贯的全过程体验,不论是基础训练还是创作都是如此,两者之间不应该存在鸿沟而应该有互相沟通的渠道。因此,才提出在基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作意识的培养这一课题。创作意识是集审美意识、创造意识、技法技能、艺术经营等因素的有机结合,并通过画面集中体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和意识,这种能力和意识的增进也随着基本功训练的深入逐步获得。创作意识的培养,其目的是要增强学生对客体对象的审美感受能力,并且把从这种审美感受中获得的灵感和意图通过画面体现出来。在基础训练中强调对创作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基本功的训练中能有一个明确的追求方向,面对任何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无论临摹还是写生,人物还是山水,课内还是课外都能具备一种主动的学习状态,生发出艺术表现的创造欲望。
三、把创作意识的培养融入中国画基础教学中
再现性艺术要求由对形象的被动模仿向对对象总体特征的主动把握转换,这种转换能力的训练,在中国画的基础教学中要予重视,无论是临摹、写生还是最后的创作都应该如此。一方面要强化学生掌握对形象的再现能力和与这种能力相配套的技能,这是进入艺术表现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由低层次的基础能力向高层次的艺术表现转换,由约束走向自由。
临摹是对传统笔墨程式的学习,是中国画基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中国画学科特点的艺术要求。临摹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培养艺术创造的能力。临摹训练不仅仅是片面地从笔墨技法上研习,还包括艺术家对自然的体悟和对艺术的理解,包括画家在对对象总体特征的主动把握中获得的艺术感受和所运用的表现形式和语言进行创造性的审美再现。对传统的学习,应该与观察生活和创作实践相结合,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语言表达来对照和分析前人的作品,体会古人的观察方式和表现手法,在体验的过程中领会传统绘画语言的艺术精神、表现技巧和审美品位。这种学习方式不是被动的依附,而是有意识、有深度、有个性的理解。将创作意识的培养融入到临摹训练中,由被动的临习转向主动的研习,将传统的学习有效地作用于创作中,从而启迪学生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对自己的知识进行艺术表现。
写生教学是中国画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一过程相对临摹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中国画的写生方式有别于西方绘画的对景写生,有着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审美精神取向,具体体现在表现形式和观察方法上。中国画的写生所追求的不是眼睛看到的自然,而是透过客观自然的物体表象,去体会和把握事物的本体和物象的精神所在。这就要求对客观自然进行全面地整体把握和高度提炼、组织、概括、取舍和重组。中国画的写生是画家将自然形态通过艺术创造转换成为笔墨形态,有超越对象的审美标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一种创造精神的诠释。在很多美院的教学体系中却强调创造性的写生,一边写生,一边构思,一边转换语言,一边改造对象,最后构成画面。中国画的写生在下笔的时候就得考虑如何用笔、如何构图、如何造型等等,都需要根据对对象的审美感受和画面要求来定格,这个过程包含了许多的创造成分。
把创作意识的培养融化到写生中去,在写生中形成一种灵活主动的审美思维和创作习惯,使学生面对丰富的客观对象能够反应机敏,随机应变,能充分地把握自然对象的情韵特征。从多方面和多视角去认识对象,经过思维的演绎和重新创造,在画面上处理好各种造型因素的组合关系,体现出画面的情境。
在中国画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创作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审美想象力,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识察对象,开阔视野,并结合自身对不同对象的审美体验以及情感需要,积极探索自己的表现语言和形式风格。在此过程中,要强调教师教学在能力训练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要对中国画基本功与创作的关系、技能训练与相关艺术课题的关系、理论基础与专业基础的关系等问题有清晰和理性的梳理。要认清中国画的学科特点和艺术规律,明确教学观点和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田黎明.中国画教学研究论文集[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2]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论文集[C].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张良,美术学硕士,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