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养生先养心
2015-05-30
专家简介
潘朝曦,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名医特诊部特邀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教研室主任。
调查:您常用的养生品是什么?
答:我从不特地吃养生品,因为我信奉的不是养形,而是养心。
当前养生很热,然而恕我直言却没有热到点子上。电视上、网络上一些所谓名人讲养生,都是在讲“如何吃”“如何动”“如何起居”等,其实这都是养形,仍徘徊于“术”的范畴,未达养生最高境界。养生最高境界当重“道”,道有哪些?我认为养心是其一种。
调心态和调七情
中国有句养生名言:“善养生者养心,不善养生者养形。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所谓心,非指心脏,而是中国文化中最常用的概念,即思想、意念、心理、情感的总称。内也是指心。所谓养心就是调整好人的思想、意识、情感、心理。养心的要求就是把人的思想、意识、情感、心理等调整到最佳状态。
养心分为调整心态和调整七情两种。
七情就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调好了则利于气血流通,有益于养生。例如中医就有“喜则志意达,心气畅。”西医也同样认为,乐可以舒缓情绪和精神紧张,对心脑血管以及神经系统都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养心的第二点就是要做到调整好心态。心态就是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的正确与否不仅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而且对人的事业也有决定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说“把握了正确的心态,也就把握了正确的人生。”
5种养生好心态
心态应该如何才算正确呢?
首先,我们应当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所谓积极向上的心态,就是对待生活、学习、事业都应充满信心,抱有必胜的态度,不望而却步或畏首畏尾。我在门诊中常见到患同样疾病的人,程度差不多,却因为心态不一样而预后差别很大。心态积极的人常常想方设法去求治,一个方案不行就再换另一个,就诊时常常能把积极的信息反馈给医生,最终常能战胜疾病。有的病人则相反,终日唉声叹气,对治疗没有信心,把小病想成大病,把大病想成绝症,最后终于走上末路。
正确心态的第二点,是人要有利他心态。“利他”不一定要你舍己为人,做出什么伟业,生活中,哪怕是给人让个座、为他人提供一个方便、对别人投以一个笑脸,都是利他。怀有利他心态的人,往往精神充实,从自己的利他行为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这样的人心境平静、愉悦,对健康极为有利。
正确心态还应该具备平等待人待物的心态。“众生皆平等”的理念有助于养生,反之,则有害健康。骄人者会事事不虚心,自我感觉特好,常会因之而兴奋,因之精神过耗而伤及身体;自卑者常会影响身心的正常发展,性格变得猥琐,影响智能和体能的发挥,有的还会变得乖戾,干出反常的事来。
正确心态还应包括年轻的心态。人的生理年龄难以挽留,而心理年龄却是可以永远年轻的。年轻心态对人体内分泌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反过来可以延缓衰老。
人还应该具备感恩的心态,对周围人给予你的帮助怀有感激之心。古语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认为即使不能报之以涌泉,起码也应报之以一杯水。人为什么要感恩?因为感恩是对拥有的在意,感恩是对给予的关注,感恩是对冷漠的消融,感恩是对人际关系的润泽与加强,感恩是做人的一种本分和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