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因质疑而更精彩
2015-05-30王家俊
王家俊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内在动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主题,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贵而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苗的火种,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大胆质疑,乐于质疑。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方面的一些探索,做些浅显的阐述。
1.借助情境,唤起学生质疑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提问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给学生设置提问质疑的诱因,从而唤起学生探索新知、敢于质疑的内在动机。
如在教学“简便运算”的知识时,笔者在教学之前,先给出示学生一组题目,让学生来“考”老师,学生发现,无论自己选择了哪一题,教师都能迅速说出结果,这极大地催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出于好奇,学生会抢着提出问题,力图难住老师,当老师都能准确快速地给出结果后,学生产生了迫切想知道其中奥秘的愿望,进而内心深处质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随之产生。
2.注重指导,指明学生质疑方向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总是伴随着问题产生的。要培养学生养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通过研究知识结构,在关键之处对学生进行点拨示范,教导学生质疑的方法。如教学“乘数”的知识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例题的特征是什么?计算的步骤是什么?计算的结果怎样得出?从而为学生学习下面的例题及“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质疑活动提供了正确的模式,帮助学生明确质疑的思路和方向。
3.巧用迁移,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质疑方向之后,教师就可让学生进行质疑的尝试。由于学生本身能力有差异,质疑水平自然也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那些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开展质疑,对于一般程度的学生的尝试质疑给予及时的肯定,加以引导。
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教学,笔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对照“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质疑方法,让学生在类比迁移中进行知识拓展,并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筛选归纳,使学生学会自己质疑、解疑的本领。
4.开展辩疑,优化学生质疑思维
小学生好胜心强,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当学生在质疑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生成自我体验之后,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及时的引导,从而促使学生升华更有价值的认知,比如:“他的方法正确吗?”“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或许你的方法更优秀!”通过这样的话语激发学生去讨论,或者展开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进而揭示规律,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小学生破除那种循规蹈矩、一板一眼的程式化思维,营造起课堂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氛围。
例如,下列的应用题:“大鹏服装厂接到生产1600件衣服的任务,前2天完成了任务的40%,按照这样的进度,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天?”很多学生经过思考,基本都是这样解答:1600÷(1600×40%÷2),但一位同学却提出用“2÷2/5”来求解,但一时又说不清道理。此时,笔者并不急于给出自己的意见,而是让他思考为什么,并让其他同学一起讨论、辩论,看他的方法到底对不对。学生也都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发现好的方法给我们的解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捷,使我们耳目一新。因此,课堂上的辩疑可以驱赶盲从,优化思维,真正培养出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新型人才。
5.开展评价,激活学生质疑热情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念。”同样,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果受到老师的关注,并被给予了赞扬和鼓励,他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地思考,进而提出更富价值的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话语,如“说得太好了”“你真厉害”“竟然提出了这么棒的问题”等给予肯定,从而激发學生质疑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质疑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质疑,培养创新精神。
6.联系生活,拓展学生质疑舞台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要给学生放飞思想的舞台,让他们养成发现的慧眼,在生活中去发现,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展开质疑,多提一些为什么。为此,教师要针对新学内容,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去挖掘生活现象,发现大千世界与数学的密切关联。长此以往,不仅培养了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更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对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力图把握关键,发现问题实质,同时,教师更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加以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既乐于质疑,又善于质疑,数学课堂也才会在学生的质疑声中愈发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会在数学课堂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