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
2015-05-30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傍启,甲帐对楹。
1.丙舍:宫中别室。 2.甲帐:最好的帐幕。
宫殿里画着飞禽走兽,还有彩绘的天仙神灵。正殿两边的配殿从侧面开启,豪华的帐幕对着高高的楹柱。
南北朝时有位著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十分高超。
有一年,张僧繇为金陵的一座寺庙作画。他在寺庙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这四条龙画得栩栩如生,引来很多人观看。可是,人们发现这四条龙都没有眼睛,觉得很奇怪,问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画眼睛。
张僧繇说:“眼睛是龙的关键,如果画上眼睛,龙会飞走的。”人们都不相信张僧繇的话,让他画上看看。于是,张僧繇就给其中的两条龙画上了眼睛。
张僧繇刚画完,空中突然乌云翻滚,两条龙立即腾空而去。墙上只剩下两条没画眼睛的龙了。
1.肆:铺陈。 2.笙:簧管乐器。 3.陛:帝王宫殿的台阶。 4.弁:古时的一种官帽,后泛指帽子。
宫殿里摆着酒席,弹琴吹笙一片欢腾。官员们上下台阶互相祝酒,珠帽转动,像满天的星斗。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听吹竽,而且他特别爱摆排场,每次都让几百名乐师一齐吹奏。
有一个叫南郭先生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心想:“那么多人一起吹竽,根本听不出每个人的声音,即使我不会吹,别人也不会知道的。于是他买通了管乐队的官员,混进了吹竽的队伍。每次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都鼓着腮,憋红脸,做出非常卖力的样子吹竽,所以他和会吹竽的人一样,享受着十分优厚的待遇和奖赏。
过了几年,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也很爱听吹竽,可是他喜欢听乐师们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知道再也混不下去了,就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在古代,歌舞宴乐是非常重要的交流方式,尤其是皇帝和大臣举办的宴乐,十分讲究,排场也很大。这也说明了古代王侯生活的奢华。
1.都邑:都城。 2.邙:邙山,在洛阳北面。
洛阳牡丹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相传一年冬天,武则天在御花园饮酒赏雪,看到园内的红梅盛开,突发奇想:如果让百花在这寒冬腊月一齐盛开多好啊。于是,她借着醉意在白绢上写了一首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写完后,让宫女焚烧,告诉花神。
百花仙子接到圣旨,怎么敢不从呢?只好在寒冬腊月纷纷开花,只有牡丹没有开花。
第二天早上,武则天看到满园花开,十分高兴。当她发现牡丹没有开花时,顿时怒气冲天,下令将园内的牡丹烧光,并将牡丹仙子贬到洛阳邙山。
谁知,牡丹在新环境下扎了根,春天又开了花,还开得更艳了呢。
古代的都城气势宏大,亭台楼阁等建筑都很考究,烘托出王城的荣耀,也体现了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1.广内:汉朝藏书的地方。 2.承明:汉宫殿名,是朝臣休息的地方。 3.坟:《三坟》,记载三皇事迹的书。 4.典:《五典》,记载五帝事迹的书。 5.杜稿:杜度的草书手稿。 6.钟隶:钟繇的隶书真迹。
右面通向藏书的广内殿,左面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这里收藏了很多的典籍名著,也聚集着成群的文武英才。里面有杜度的草书手稿和钟繇的隶书真迹,有从魏安釐王墓中发掘出来的漆写古书,以及汉代鲁恭王在曲阜孔庙墙壁内发现的古文经书。
乾隆帝修书
清朝时,乾隆帝为了统治百姓的思想,决定编纂一套丛书。
公元1773年,乾隆帝正式派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丛书。
编纂丛书前,乾隆帝下令把民间的藏书全部上缴,然后由编纂官对图书进行认真检查。凡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一概销毁。然后再把这些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进行整理、修订。
这项工程十分庞大,所用人力就达到上百人,经历了十年时间才编纂完成。当时,戴震、姚鼐等著名的学者都参与到了丛书的编纂中,所以,这套丛书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这套丛书就是有名的《四库全书》。
虽然乾隆皇帝下令编辑《四库全书》的最初想法是想把反清思想消除,但这套丛书保存了大量的典籍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