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演员镜头前表演的要素
2015-05-30白行朗
摘 要:一个合格的演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要对表演艺术行为的深刻理解。在面对镜头时,演员要有基本的艺术人文素养,也要懂得镜头前的艺术表演交流,掌握好在镜头表演面前的速度与节奏,掌握好一定的表演尺度,注意综合表演要素的协调,充分塑造好人物形象。
关键词:镜头表演;问题研究;表演要素
1 镜头前表演的速度与节奏的把握
1.1 什么是速度与节奏
速度:泛指快慢的程度。节奏:在音乐中指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节奏是人生活的基础。人本身也具有生理性运动。例如,呼吸、心跳等。在表演艺术中它指内部与外部动作的强弱、紧张与松弛、高昂与低、轻松或压抑、激烈或缓慢。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按一定的速度节奏运动着,从自然到人都是这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人的每一种激情、每一种心境、每一种体验都有自己的节奏速度,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有自己的节奏速度。有时对我们起到影响的不是动作本身而是速度节奏。”
1.2 镜头前表演的速度与节奏
影视表演的速度是指演员演出的角色的形体动作的快、慢等,它是具有时间性。[1]例如,在一段相同的时间里,做出很多的动作,说出很多的话,从表面上看,这个就是速度快。反而在同样的时间里,一切都比以上一个慢,放缓,从外面看就是速度慢了。影视表演的节奏是指演员演出的角色的心理活动的强、弱、张、弛等,是指运动规律性。
大家在看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时候,如果演员都是单一的表演节奏,相信谁也不会喜欢看,也不会说这个演员演得好。这直接影响到影视作品的可看性。影视演员在人物塑造过程中,设计任务的节奏和速度时,不能脱离开剧本的整体节奏。影视剧的拍摄都是不连贯的,拍摄哪一场是由景来决定的,这直接影响演员对人物节奏的把握。所以,演员在分析剧本塑造人物的时候,必须对剧本的整体节奏有所把握,设计一个整体的脉络。演员必须熟练地掌握各种速度和节奏的技能,在拍摄中才能自如地加以运用。
2 镜头前表演的交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交流是无处不在的,人与人的交流是自然进行着的。交流在词典的意思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除了语言这种交流外,通过眼睛的交流都有目的。也有时候不需要语言,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完全能领会对方的意思,完成感情的传递。那在我们表演中存在哪些交流形式呢?跟生活中差不多,只是用感情和情绪传递给对方,让对方感知到。
表演创作中有四种交流形式:跟对手的交流,自我的交流,与观众的交流,和假象对象的交流。
跟对手的交流,顾名思义,就是跟演员的交流。这个在镜头前表演是比较常见的,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在规定情境中,尽可能把对方也带入规定情境。
演员自我的交流,就是演员内心的交流与角色的交流。一般在都不会有什么过多的台词,都是内心戏。应该注意的就是让内心更充实、更饱满,如果没达到,演出来就很空,让观众觉得完全不够,也就失去这个镜头本身的意义了。
演员与观众的交流,这种交流形式在镜头前表演是比较少见的,一般在话剧,或者先锋剧中用得比较多,影视中一般是让观众跟角色达成共识,认可角色。
和假象对象的交流,也是一种自我交流。不同的是自我交流是在演员的内心进行,而假象对象的交流是与内心视像进行。因为影视表演的特殊性,这种交流形式在镜头前表演也是比较常见的,对演员的要求也比较高。首先演员的视点就很重要,而且不能飘忽不定,因为一般这样的交流形式配合的景别都是近景或特写。要让观众感觉演员是在看对手,或者被对手看。经常还会出现不连贯的特写,这都需要演员平地而起地调动自己的感情与假象对象交流。
在影视剧的分切拍摄中,有时镜头就代表着原来的交流对象。演员在表演中的无对象不等于没有对象,只是对象的位置被摄像机所占据。因此演员脑海中要想象着自己的交流对象,找到视点。有的时候,交流对象并不在现场,周围是剧组的工作人员或围观群众,此时我们的交流对象要借助自己的想象来完成。有一部分演员因为摄影机占用了自己的位置,有的则是因为不拍他就走开休息了,让对手只能借助自己的想象来完成。这种行为我并不赞同,我觉得作为一名专业演员应该让对手有交流对象,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作品。靠自己的想象完成的交流肯定不如和对手交流真实交流好。
3 镜头前表演的“演”与“不演”
3.1 什么是“演”
一般所强调的“演”有两种,一是夸张、过火、不生活、戏剧舞台形式的表演。二是在不了解景别和构图的情况下过度的表演。两者虽然原理和过程不是一样,但是呈现在荧幕上,结果是一样的,都是观众不喜欢看的。
影视表演的初期,运用戏剧式表演对戏剧表演的一種借鉴和继承,是诸多影视作品风格中的一个类型。这种表演的特征是表演痕迹很明显、夸张,有别于自然生活。随着我们时代的发展,观众开始不认可这种表演,并追求自然生活化的表演风格。但是,并不是摒弃戏剧式的表演,只是让它变成表演中的一个小的形式。当然,也有一些作品还是需要夸张戏剧式的表演。
还有一种就是完全错误的“演”了,正如前文所说的,在不了解景别和构图的情况下就去糊涂地表演。文章已经说过景别和镜头前表演的关系了,镜头前表演和戏剧表演的根本传播途径不同,也决定了影视剧拍摄形式完全区别于戏剧。
3.2 什么是“不演”
这里说的“不演”也有两种,一种就是真正的不去演。其实有一种误区就是一部分人觉得我就是角色,角色就是我,导演既然找我来就说明我像,所以不用做过多的东西,平常生活怎么样就行。还有一种就是真正地做好案头工作,写人物小传,在拍摄的时候了解景别、知道画面构图,做到真正的生活化表演,尽可能地去模糊表演痕迹。
3.3 “演”如“不演”,“不演”胜“演”
我们都能看得出两个“不演”中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前者要注意的是,就算你是本色出演,不可能人物就是你本身。我们的影视剧也是一个艺术形式,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本色表演不一定是生活化的表演,演员会将自己的松懈带到角色身上,反而失去人物应有的光彩。
生活化的表演强调的是表演的纪实性,以最大程度地贴近生活为原则,特别追求在表演上的生动性与逼真性。最大程度上消除表演的痕迹,将表演的技巧融入于角色生活化的状态之中。排斥戏剧式那种夸张的表演风格,要求演员表演得细腻而真实。观众在看演员的表演时仿佛在看现实生活中的人在影视剧里活动,逼真、自然、亲切,具有亲近感和认同感。但是,要切忌生活化表演不时对生活原始状态的记录和照搬,它是一种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是需要演员经过再创造的过程,是对生活的挖掘和提炼等等。所以这个“度”很重要,也就是分寸感。在戏份比较少的角色里,设计一些小的习惯动作,更容易被观众记住,比如扭脖子,抹鼻子,整理头发等。这些工作都是要在案头工作都要做的,如果到现场再去想恐怕来不及了,人物也就不够饱满了。
其实“演”跟“不演”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是要祛除“演”与“不演”的误区需要我们在平时拍戏的过程中自己去摸索和探究。有一些“演”在影视作品里面就是可能就是好的,但是放到别的戏就不一定了,这要根据不同影视作品的风格来决定。但是总的来说,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和影视表演的成长,我们观众更希望看到的是贴近生活、自然、逼真的表演,而不是夸张、过火、不生活的表演。
参考文献:
[1] 李康.电视表演艺术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10.
作者简介:白行朗(1982—),男,河北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