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昌护城河岸线景观提升与改造初探

2015-05-30曹静怡董文君任鹏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许昌护城河改造

曹静怡?董文君?任鹏

摘 要:许昌护城河是老城区外围的环城水系,由于河道两岸景观设施陈旧,岸线均为直立挡墙,形式单一,市民无法真正体会枕水而居的滨水特色。对许昌护城河的历史及现状进行深刻分析,从明确风貌定位、优化亲水岸线、融入文化元素和整合绿化植被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许昌护城河岸线提升与改造的措施,论证护城河景观改造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许昌;护城河;景观;改造

[该项目方案设计已通过许昌2015第一次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审批,现已进入勘察设计阶段。]

一、引言

我国的城池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历史上每个朝代都会兴建重要的防御工程——城池。城池中的“池”即为护城河。明清以来全国共计四五千座城池,许多仍保留至今。现代城市中护城河已经失去了防御工程的作用,而借助其绵长的滨水驳岸修建城市公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这成为整个城市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形态、结构、肌理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许昌护城河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一)悠久的历史文化轨迹

许昌是一座以三国文化享誉全国的城市,早有郭沫若名言:“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因此这座北国的平原城市处处充满着三国时期的故事。许昌护城河将老城区紧紧围绕,城内春秋楼和曹丞相府成为贯穿古城中轴线的两大重要节点,作为城市意象的重要载体,体现着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最早记载护城河的文献是明嘉靖《许州志》所附城图(图1)。书中记载了许昌护城河优美的景致,时至今日仍然能够保持完整的环城的形态,并且荷花美景都保留了下来,实属不易。

护城河是城市水系的特殊形式之一,是历史文化与自然地理要素交互融合的重要载体。而作为历史的遗存,它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和兴衰。护城河历史地段的特色回归,不仅体现了城市的文脉和特色,而且也增强了城市的识别性[1]。对于有幸保存至今的护城河,如果能顺应现代城市的功能要求,赋予其新的活力,就能使护城河历史地段焕发新的生机[2]。

(二)优势与劣势共存的现状

许昌护城河全长5公里,东西向长1.3公里,南北向长1.5公里,水深约2.5~3米。河水源由颍汝干渠供给,作为许昌最贴近市民生活的一条河流,许昌护城河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风格。

1.形态完整——古城图上显示的护城河紧紧环绕古城,而今护城河仍能保留东西南北四条完整的水系形态,且水量丰富水质清澈.。

2.历代叠加——随着护城河防御功能的消失,经过几代人的建设,南北护城河两岸形成了一定面积的公园绿地,绿地中的亭榭等景观设施加上沿河的各个桥梁,能够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为活动。另外,南护城河宽阔的河面以及西段刚刚完成的试点性改造也可看出市民对于环河绿地的紧迫要求,以及决策者重塑护城河风貌的决心。

3.尺度宜人——护城河平均宽度在20~45m之间,南北护城河两岸均有一定的绿带,局部的沿河步道曲折有致,并且局部设置了亲水平台,垂柳扶岸、遍种荷花。这些尺度宜人的开敞空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定的休憩场所。

但是由于水位和城市道路之间高差较大,护城河的驳岸也均为直立挡墙,游人只能岸上观水,无法真正近距离接触这一汪清水。

三、许昌护城河岸线提升与改造措施

水系对于城市的日常运行具有遗产廊道、生态廊道、城市景观界面与绿色休闲廊道的多重作用[3]。国内近年来许多城市也都充分挖掘护城河的历史资源,并对其进行改造。济南护城河[4]、苏州护城河[5]以及被称为汉长安城护城河的汉城湖[6]的成功改造对设计人员启发颇多。利用老的护城河,通过环城水系的重塑和改造,增加老城区的绿地面积,形成新的滨水公园,可提升生态环境。将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展示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结合,强调历史的传承与发展,古今的融合与共生,最终形成生态滨水、活力滨水、文化滨水三位合一的特色岸线。

改造后的护城河应具备城市水系的四大廊道功能,将承载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水润莲城”的城市生态水系廊道的其中之一;成为许昌老城区市民休闲游憩的重要绿色廊道。然而老城区用地紧张,河道周边空间局促,改造难度较大,笔者将从以下四方面分措施别进行论述。

(一)景观风貌定位

摊开许昌地图,衙前街——南大街——魏武帝广场——曹丞相府无疑是许昌老城区南北中轴之首。许昌人都熟知,魏武帝广场正是许昌老县委原址、许州府衙所在地,是许昌市重要的政治、生活和文化教育中心,而曹丞相府则是一代枭雄曹操生活25年的府邸。护城河内是老城区也是最能反映许昌历史文化的魏都风情区,因此景观打造也要紧紧围绕曹魏这一主题。

岸线提升规划将曹操的生平事迹进行了梳理,打造一条具有独特魅力的北国文化水线,在景观节点中增设浮雕墙记载发生在许昌的历史故事。市民在此散步、下棋、钓鱼、赏荷的时候,会体验到文化脉络的传承与延续。这一定位将为老城区的发展推波助澜,推动老城区文化圈的崛起。

护城河四个界面明确主题,即打造“北赏,南游,西通,东畅”的规划理念与景观结构(图2)。

1.北赏——北护城河北岸的绿化带给提升工程提供了充足的空间,采用台地式种植池解决高差问题,使游人充分亲水赏荷,形成赏荷休闲体验带。

2.南游——南护城河由于河道较宽,水域面积较大,能够为水上空间的拓展提供场所,将南护城河改造成为水上游线丰富的区域,借助宽阔的水上空间打造一条文化水岸风情带。

3.西通——改变西护城河不连通的现状,通过箱涵河段的增加,使其与西湖公园、南护城河相连通,通过景观元素的提炼延续西湖公园的文化特色,形成一条魏都文化风貌带。

4.东畅——东护城河河道较直,空间局促,以交互设置的方式增设水上木栈道,使游人能够沿河观景,拉近游人与水的距离,增加码头和游船停靠点,打造“一船城中游”的特色游线。

(二)优化亲水岸线

目前护城河岸顶与水面高差大都在2m左右,亲水设施极少,成为市民和游客亲水的最大阻碍。另外护岸的竖向特征决定着护岸的景观敏感度高,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性,护岸景观建设有助于城市形象的改变和提升,强化地区和城市的识别性[7]。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1.局部推进,设置码头

护城河环通后水上游线必将成为一条特色旅游线路。从西湖公园坐船可以环游护城河,游人乘船绕水一周所观看到的岸景也是非常丰富,浮雕、码头、草地、荷花互相交织形成一幅现代水墨画,可近距离欣赏“鱼戏莲叶间”的美景。

2.放缓坡度,增设台阶

弱化城与人、人与水的距离,引导人们从河岸渐渐走近河边,为亲水互动提供足够的界面。改造后的驳岸有的深入水中,有的退水临岸观景,从而使得护岸曲折有趣。

3.多种驳岸,丰富形式

南护城河西段的曲折岸线已经形成较良好的景观效果,除设计景观平台处局部改造设台阶架设木栈道,这部分直立挡墙护岸基本保留。将岸上的亲水步道与新设计的节点充分结合,形成连续的步行游线。

(三)融入文化元素

护城河在老许昌人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合理保护现有资源挖掘历史地段内有典型意识特征的场所,是唤醒城市记忆,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纽带[8]。整个节点的设置将滨河沿线分成焦点空间、视线通廊、背景空间三个层面,结合城市的脉络与廊道提出具有地标性质的场所,突出护城河丰富的人文氛围。

1.焦点空间——沿老城区文化轴线以及护城河景观脉络的梳理,在重点的区段打造焦点空间场所,这些焦点场所各具特色、主题鲜明,能突出反映曹操生平的重要历史事件,滨水码头和亲水平台形成开放式的视点,其本身由于景观元素丰富也构成了视线的焦点。

(1)曹魏广场(图3)位于北护城河南岸,作为护城河文化线索的起点,设计了一座曹操一身戎马自建安元年迎献帝迁都许昌的雕塑,雕塑两旁两座汉阙体现了汉魏时期景观风格。

(2)琴韵广场(图4)将现在原有亭子进行拆除,采用汉代建筑的配色及建筑形式重建景观亭,并命名为“观海亭”。打造成为北护城河最具人气的游憩节点。

(3)莲花湾游园(图5、图6)保留护城河上的标志建筑荷花亭,通过对岸上林下空间进行梳理,形成带有休息坐凳的花池树阵。树阵中间设置书法柱,刻有曹操有名的诗词,莲花湾游园由于现状景观基础好,植被丰富,改造后增加文化元素及亲水平台,是护城河上最佳的景观节点,也是文化线索中曹操建立曹魏最鼎盛的时刻。

2.视线通廊——滨水步道上伸出水面的观景平台也形成了一个个开敞的视域范围。水上的木栈道曲折蜿蜒,穿过片片荷花,形成了连续且多变的视线通廊。

东西护城河,以及南北护城河的南岸由于空间局促,岸线紧邻人行道,设置一条向水中深入两米木栈道,形成一条水上观赏的步道,对木栈道以上原有直立挡墙进行改造,用文化石或浮雕墙装饰。这条步道既是步行系统的补充,又是一条通透的水上观赏视廊。

3.背景空间——护城河原有绿带已经存在多年,岸上绿荫葱郁,这为景观改造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基础。本次改造保留绿带中冠大荫浓的大树,此外,将沿河的新增亲水空间充分融入到背景中,保持协调的尺度。林下增加小的景观小品或雕塑,尽可能的扩大林下的活动空间。背景空间的打造使游客无论是游船在水中,还是行车在路上都能感受到这一抹林荫绿带。

(四)整合绿化植被

现状护城河植被较为丰富,岸上主要采用了垂柳、女贞、大叶黄杨等植物。规划后的护城河岸上通过密林、疏林、草地的搭配,起到遮挡和虚化的作用,水中以荷花为基础,增加其他水生植物的种类,合理规划种植片区及比例,丰富水生植物层次,营造岸上杨柳垂荫、水中荷塘连绵的景观效果。

规划后植物仍以垂柳为主要行道树,选取冠大荫浓的五角枫、合欢等乔木,林下配植连翘、腊梅、碧桃等花灌木和小乔木。地被类选取花色鲜艳的萱草、地锦和菊科的地被开花植物。

规划结合景观节点、亲水平台、木栈道的设置规划了荷香园、荷风园、荷影园、荷趣园、莲湖翠盖、红莲倾城、王莲映波、并蒂莲开、玲珑碗莲、青莲独秀十大荷花为主题的水中十景,采用不同的荷花品种打破现状一成不变的种植模式,配以小香蒲、鸢尾、千屈菜等其他湿生植物,丰富了水上的景观。

四、结语

许昌护城河紧紧环绕老城区,由于历史地位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决定了这条河改造和重塑的必要性。这是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见证;是老城区市民游憩系统的重要构成;是美化环境、重塑古城特色、激发老城经济活力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多样的驳岸塑造体现自然生态,通过文化元素的融入体现城市文化,打造一条遗产廊道,通过完善的游船体系的打造丰富游憩系统,打造城市绿色休闲廊道,通过新增景观元素与原有岸线的整合体现自然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共生,打造生态廊道。护城河的改造对于促进整个城市良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需要设计者站在更宏观的角度来考虑,也需要领导者和管理实施者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邱冰.城市历史地段景观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4.

[2]李健,李世芬,刘代云.小城市护城河历史地段规划探讨——以深州市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13,(10):113-116.

[3]张其成,姚亦锋.城市水系的景观功能与空间构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01):30-34

[4]王向荣,林菁.泉城的水岸复兴——济南大明湖及护城河沿岸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8,(12):33-38.

[5]段进. 苏州环古城西段风貌保护的规划与设计[J].建筑与文化,2007,(10):23-26.

[6]尚书,陈宪章.汉风重起——西安汉城湖规划设计评述[J].人文园林,2012,(12):94-99.

[7]刘滨谊,周江.论景观水系整治中的护岸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4(03):49-52.

[8]明思龙,韩林飞,吕凯,聂小刚.挖掘历史地段民俗文化积淀,创造历史城市地方保护特色——以扬州市老城区教场地段改造为例[J].规划师,2003,(03):10-14.

作者简介:

曹静怡,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生态院工程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董文君,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生态院助理工程师。

任 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生态院工程师。

猜你喜欢

许昌护城河改造
看不见的护城河
中轴线上的护城河
“老干妈”的商标护城河
初到许昌
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先锋
许昌诗群
许昌青春诗会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刘伯承过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