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regory Smith:17年的爵士生活

2015-05-30王晋扬

财富堂 2015年10期
关键词:爵士音乐吉他手爵士乐

王晋扬

淮海中路1428号的棉花俱乐部,应该可以算得上是上海爵士音乐的“宇宙中心”了。1997年10月开门营业,是上海第一家爵士音乐酒吧。在那个年代,对于爵士酒吧来说,“酒吧”也许容易实现,但“爵士”二字,就没有那么容易做到了。

“几乎什么都没有!”

“刚来的时候,几乎什么都没有!”回忆起当年刚来上海,面对这座城市当时乏善可陈的音乐酒吧时,棉花俱乐部的合伙人之一兼音乐总监Gregory Smith这样感叹道。

90年代中后期,爵士乐才在中国进入活跃时期。这很难不让人想起爵士乐在中国的那段曲折历史。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中国爵士乐的雏形,开始有了爵士乐摇摆时期的舞会爵士乐,虽然当时只在租借地流传,但上海很快就变成了“远东爵士乐中心”。

解放以后,爵士乐这种西方音乐形式没有被政府所采纳,于是,爵士乐慢慢潜入地下,变成了内部的小范围流行。“文革”的十年风云当中,爵士乐被禁止收听,但是喜欢爵士乐的乐迷还是通过黑胶唱片或西方电台来偷偷收听。

8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爵士音乐开始从各种渠道流入国内,直至80年代末期在一些涉外场所,开始有一些西方人演奏爵士乐。然后,国内的音乐家也开始边学习、边演奏,爵士乐才逐渐进入主流大众的耳朵。90年代后,爵士乐才在中国进入了活跃时期。于是在1997年棉花俱乐部才成为了上海第一家爵士音乐酒吧

“一待就是17年!

音乐总监Gregory Smith,大家都称吁他Greg,1998年初来到上海。

“当时是一个朋友把我带的,本来我只是想在这边待上三个月而已,没想到一待勒是17年!”

Greg口中的这位朋友,叫做MatthewHarding,和Greg 一样,也是一位来自犹他州的独立音乐人。尽管刚来时一句中文也不会,还有生活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但这并不妨碍Greg在上海待17年。原因很简单,就是热爱——热爱这里,以及热爱在这里做的事。

还是因为热爱,尽管大学专业是国际关系,大学时学古典吉他,Greg最终还是献身给了爵士乐。他说: “我一直对爵士和布鲁斯情有独钟,而且这是我从小到大接触最多的音乐,它真的能在心灵上给我更多自由空间。”

喜欢爵士吉他手Charlie Christine杠Freddie King,52岁的Greg,也许因为音乐的作用,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很有活力的21岁大男孩。

“爵士乐给了我一种表达灵魂的能力,也让我感觉我是活着的。活着,意味着什么?对我来说,这就是活着。”说着,Greg望向了舞台。

也许热爱的事情,就会带给人这样一种魔力——让人看到最真实的自我。Greg的朋友曾经对他这样说过:“嘿,Greg,每词看到你拿起吉他,开始弹的时候,那才是我们眼中最真实的你!”

“每一次都有新东西!”

爵士乐的灵魂在于即兴,Greg和他的乐队自然深谙这点。如果你是棉花俱乐部的常客的话,就会发现,同样一首音乐,你一定不会听到一模一样的版本,因为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编排。同样的主题,会有不同的旋律;同样的旋律,会用不同的节奏与和声。当然,同样的音乐,也会因为是不同的演奏者,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

“我们当然会在下面排练每一首歌,之后会形成一首歌的大致结构。但一旦我们在台上开始表演时,我们就会往音乐里加入很多即兴的内容。”关于他们的即兴,Grec这样解释道。

“也许我会在中间来一段SOLO,也许鼓手会心血来潮地加入一段SOLO。所以每一次都会产生一些新东西,那么结构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谈起印象深刻的演出经历时,Grec提到了崔健, “崔健当时拿了一把袖珍小号,我们 起即兴表演了好几首,挺有意思的!”

Greg曾经和他的朋友们独立出过音乐专辑,其中一张叫做《Greg Smith: Withfriends for friends》(和朋友一起,为了朋友)。

而在Greg乐队的成员里,歌手是从加州来的Denise,在上海作为音乐制作人,生活了6年。“Greg当时问我,愿不愿意来唱几个晚上?我说可以呀,没想到‘唱几个晚上变成了‘唱了好几年”,Denise笑着谈起她和乐队的渊源。而对于键盘手James来说,爵士乐只是他的爱好之一,因为他的全职工作是与音乐相去甚远的1T产品营销;吉他手Eddy,则是来自纽约的小说写手,另 位吉他手菲律宾人Jorland,1997年来到上海,之后和Greg在一起做音乐至今。

不同背景、不同国度的人,走到了一起玩音乐,也许是因为爵士乐给了他们相似的灵魂。

有人说爵士乐才是最纯粹的音乐,因为自由,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音乐,既不必像听古典交响乐一样,正襟危坐地坐在高贵的殿堂里,也不必像摇滚世界里那样,被激烈的鼓点和狂热的现场带入难以自持的澎湃热血中。你可以在情绪高涨的时候,跟着它的节奏忘乎所以,也可以在低落的时候,与它一起哀怨缠绵,也许这就是爵士乐手随心所欲的创作天赋,把自己的灵魂融入其中,奉献给听的人。

“我最开心的事,就是这十几年一直在我喜欢的地方,做着我喜欢的事,未曾离开。”关于这17年的爵士生活,Greg如是说。

有颗老灵魂的人都爱爵士乐

之前笔者也被人问起过,为何会钟情爵士乐,总是不知该如何回答。但只要是听爵士乐的人,哪怕就听小段音乐,就能很容易地判断“这是爵士乐”,或者“这不是爵士乐”。可爵士乐到底是什么?

“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源于美国,诞生于南部港口城市新奥尔良,音乐根基来自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爵士乐讲究即兴,以具有摇摆特点的Shuffle节奏为基础,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的结合。”百度百科给出这样的解释。告诉你爵士乐的起源、概念、特点,但这应该不是最好的解释。

记得一年多前,我在英国读书,被朋友带着,经常去一家酒吧,酒吧老板喜欢在店里放各种爵士乐。时间一长,便和老板熟络起来。有一次,老板给我讲了一个关于爵士乐的故事。

常来流连的顾客中,一直有一位很安静的老人,目光总是很温和,经常坐在酒吧一角。无论店里人头攒动,或是冷冷清清,他都不太在意。每每他坐在角落,点一杯啤酒或威士忌,都慢慢地喝,然后会礼貌地请求酒吧老板,“能不能给我放Billie Holiday的歌,随便哪一首都行。”后来老板就记下了这个老人。之后每次他来,老板都会特意为他放几首Billie Holiday的歌。

大多时候,老人是一个人在酒吧独酌,但偶尔也会有一个30多岁、消瘦的日本女子同来。酒吧老板说,这对男女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他们一直以来的安静。从不与旁人打招呼,只是安静地听爵士乐,妄静地喝酒、聊天。从旁看来,他们有一科说不出的默契。不过酒吧老板说,他见过这位老人几次自己独来时,时常会低下头来,一双大手盖住脸,无声而泣。听完BillieHoliday,便悄悄起身付款,开门离去。这样的夜晚持续不久,就再也没见过这个老人的踪迹。

当酒吧老板差不多忘了他时,时常与他一起听爵士乐的日本女子出现了。在一个微凉的雨夜,女子穿着雨衣,老板说,雨衣的气味,他现在都记得。女子看到老板后,微笑对他说着“晚上好。”

“我收到了他的来信,”女子说,“他让我替他来这里听Billie Holiday。”于是,酒吧老板找出了许久不放的Billie Holiday的歌。大概过了四五首歌的时间,女子将酒杯里的威士忌一饮而尽,站起身来,像是要为什么事做好准备似的。然后披上雨衣,轻轻把椅子复位,转过身来对酒吧老板说了句“谢谢一切!”,之后便开门离开了酒吧。

所以现在每次听到Billie Holiday的歌时,总会想起一年多前酒吧老板给我讲的这个故事,还有故事里的那位老人和日本女子。

因此,关于“爵士乐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更多地是一种很难细细拆解的个人感受,这种感受建立在一段经历或者一些人之间的交集之上。好的爵士乐,永远都有一种味道,一丝气息,一些回忆,让你能一下子辨出,在欣然处或是嘴角扬起,与人相视一笑,或是一声叹息之后泪流满面。

猜你喜欢

爵士音乐吉他手爵士乐
为什么你编的所有SOLO 都是一个味儿?
李显龙的接班人自称是“吉他手”
搜集凹面锥体
手风琴曲《致克劳德的探戈》的作品解析
迟到的吉他手
浅谈中国流行歌曲的爵士风格表现
探究爵士音乐的风格特征
20世纪爵士音乐与中国通俗音乐的融汇
论爵士乐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
浅谈爵士乐的过去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