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2015-05-30张文金

新课程·小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古井詹天佑分段

张文金

自能读书,指的是学生对每一篇课文既能读得懂,又能懂得读。培养学生从小就具有自能读书的能力,掌握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小学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呢?下面我谈谈几点看法。

一、授予自学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读书的基本规律

当前,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两重两轻的现象,一重“讲解”轻“自学”;二重“知识”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老师普遍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积极地调动学生“主体”的能动性。造成老师讲,学生听,使学生无法进行知识反馈。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这样十分尖锐地批评那些轻易地给学生以现成答案的教师。由此可见,书是靠读会的,不是全靠教会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老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在于引导、点拨、教给方法,让小学掌握读书的基本规律,使阅读教学过程中由老师外部给予变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1.要求要具体、明确

阅读教学中,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预习,不论是字、词、句、段,还是文章的结构,均要因文而异,对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比如词句教学,要给学生具体的要求,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去进行理解。如“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这句是感情深刻的句子,先要理解句子里把“古井”比喻成慈爱的母亲,把井水喻成甜蜜的乳汁。“古井”为乡亲提供井水像母亲用乳汁哺育儿女一样。这样理解还不够,还要进一步体会,作者表达对“古井”对故乡像子女爱母亲那样炽热的感情。学生理解词语,领会句子的含义,故而给我们一个启示:读懂一篇文章既要很好地利用工具书,也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句,这样,通过具体要求,让学生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

2.要掌握读书规律,要进行反复训练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毫不例外,读书要掌握知识,要形成自能读书的能力,则必须让学生经过不断地、反复地训练,逐步掌握读书的基本规律,摸索自能读书的门径,如分层、分段练习,我们分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如《詹天佑》一文中的第三大段写了三个事例:(1)勘测线路;(2)开凿隧道;(3)设计“人”字形线路,课文选择这三个事例来表现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爱国精神,按事例分层次的方法,把三件事情分为三个层次,分段方法有许多种:有的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分段;有的是按空间位置的交换顺序或时间顺序来分段……让学生在脑中反馈,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掌握了分段的规律,就会达到正确分段的目的。

二、质疑解疑,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过程

古人道:“学贵有疑。”疑即疑难也,“疑”是读的过程中自我显现,经过周密思考而来的,学习一篇课文,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提出疑难和解决疑难,冲破依赖教师给予的思维束缚和局限,就会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自能读书的能力的目的。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立足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的诱导下,努力培养学生的内部思维,养成边读边想,一题多思多议的好习惯,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如《詹天佑》一文中“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失败是成功之母,为什么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呢?”学生这样一提,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通过争议,不但对重点句子的深刻理解,而且加深理解詹天佑修第一条铁路,修好了是给蔑视中国的帝国主义的有力回击,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发展,读书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老师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能力的关键,学生自能读书能力的提高是老师升华阅读教学质量的保证。故而,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而要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劳动代价,老师必须具有一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之心。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古井詹天佑分段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古井里的青蛙爷爷
分段计算时间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简介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越王古井今何在?
古井的秘密
苍老的古井
关于年龄分段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