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管理的探讨
2015-05-30徐春燕
徐春燕
[摘 要]预算执行管理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单位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是单位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根本依据和前提保障。探讨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管理及其控制,能够促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文阐述了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高预算执行进度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管理;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1.051
事业单位的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的财政拨款和行政收费,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管理及其控制一直是行政单位的工作的薄弱环节。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渠道增加,资金量随经济发展逐年壮大,面临的预算执行任务繁重,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预算执行工作,成为事业单位当前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1 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1 预算管理与执行意识不强,观念有待转变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整体规划和动态控制的管理方法,需要调动全员参与,特别是自上而下的重视,如不能引起重视,可能导致预算执行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在传统的财政管理方式下,由于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等原因,预算管理责任人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给预算执行带来无形的阻力。二是预算管理人员的执行意识不强。预算编制是一个相对细致、严谨的过程,不仅要求相关人员具有专业的财务知识,还要对预算执行足够重视。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预算管理人员在预算编制、执行等过程中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预算编制与执行脱节,难以发挥预算管理对单位资金使用的约束作用。
1.2 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
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主要由财务部门统一汇总编制,而财务部门汇总上报的基础数据往往来源于其他业务部门,由于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职能和分工不同,财务部门难以对各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提出建议,只能按部就班地编制总预算,没有统筹考虑单位整体预算情况,没有全面考虑编制的预算与执行是否存在差异。加之,在编制预算时时间紧、任务重,单位在预算编制时可能会编制粗糙,容易出现程序化现象,从而影响预算编制的质量。此外,有些单位领导和部门领导不够重视,也会造成预算与执行严重脱节,经费支出偏离预算,造成经费超支或结余过大。
1.3 预算执行进度缺乏有效的管理及监督
首先,预算单位负责人不重视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工作。预算执行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预算执行情况在财务上表现为资金的支付进度,预算执行责任属于财务部门的观念还普遍存在,导致财务部门无力推进执行进度,而各业务部门和项目责任人没有被赋予严格预算执行的责任,预算意识不强。其次,预算执行没有相关的组织管理机构,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同级,对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单方面做出整改和处理。再次,预算执行监督措施不力,对预算执行中的跟踪、信息反馈、推进措施、执行情况评价及奖惩措施等方面没有切实可行的举措。事实上,近两年,各单位的财务人员都在下大力气抓预算执行工作,但是效果并不如人们所愿。预算执行工作难度大、任务重,如何做好预算执行工作一直是单位主管领导和财务人员思考的问题。
1.4 政府采购执行周期长
根据《政府采购法》等相关规定,对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都必须实行政府采购。执行政府采购时,单位需要先编报政府采购年度预算,然后编报政府采购季度计划,最后编报月度批量采购计划,没有预算与计划不得采购。实际执行采购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延期支付的情况。如采用协议供货方式时,有时拟采购项目无货,需要等待;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时,一般多为基建项目,招标程序烦琐、中标周期长,影响支付;采用批量采购方式时,从中标至到货所需时间更久,偶尔还存在漏标现象,拖延了项目进度。此外,单位购置进口设备时,由于购置前需要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论证,并出具论证意见,专家认为确有必要购置时,单位才能报主管部门、财政部审批,批复后方可购置。然而进口设备的审批手续复杂,等待批复时间较长,从而拖延购置进口设备的时间,影响预算执行的进度。
2 加强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对策
2.1 提高预算执行意识,调动全员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预算管理涉及事业单位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各部门及下级单位的各个方面,而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提高全员的预算执行意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一是坚持全员参与,自上而下提高重视程度。事业单位应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明确界定预算管理的范围,充分了解并分析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机制,如开展预算管理相关的培训、组织全员动员会,定期开展预算执行例会等,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二是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调动预算执行各方的积极性。为确保预算执行过程顺畅、有序,需要责任部门主动推进及各部门之间的积极配合,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应通力合作,通过定期召开部际协调会、预算执行推进例会等方式及时解决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消除预算执行障碍,确保相关业务预算执行情况能够相互印证、相互监督。
2.2 加强预算编制管理,为预算执行奠定基础
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预算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科学性、完整性对预算编制起着根源性的影响。具体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即单位的预算要以业务部门实际需求为前提编制,必须根据业务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分析测算每一项收支数据。二是预算编制的合规性,单位编制的预算必须符合预算法和国家相关规定,符合国家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三是注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完整性,即部门预算要遵循收支平衡原则,采用有效的方法管理和安排各项预算资金,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2.3 加强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事业单位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按时统计编报政府采购预算及计划,及时了解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财务部门应专人管理政府采购事宜,及时与业务部门协调沟通,保证及时、准确地统计和汇总政府采购数据,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做好招投标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此外,对于基本建设项目、修缮购置项目等需要实行政府采购的专项项目,应分别成立专门工作组统一实施,有助于加快此类专项项目预算执行进度。
2.4 落实预算执行责任制,规范预算执行绩效考核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工作执行的各个环节,为加强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应当建立预算工作岗位责任制,推进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一是实行预算执行分级负责制。为调动预算执行的积极性,应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将单位下达的预算指标进行分解并分配到人,出现问题由相关的执行人承担第一责任,其上级责任人负相应管理责任,确保办理预算工作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制约。二是建立与预算管理相匹配的绩效考核机制。为提升预算执行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提高相关部门及人员工作积极性,应建立科学、量化的绩效考核机制,獎惩分明,通过实施规范的季度、年度考核,为事业单位全员设立行为标准,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将预算管理工作与工资水平与职位晋升相关联,引导相关人员积极、主动地做好预算执行工作。
3 结 论
预算过程中的核心部分是预算的执行,管理和控制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益。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一直是硬伤,所以需要加强预算执行的管理和控制,以提升事业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与控制的工作,需要从目前行政单位预算执行管理控制的现状出发,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然后执行相应的策略,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行政单位的预算执行管理和控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单位的发展,对其进行相应的补充变化,才能够适应单位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肖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其有效执行的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2(11).
[2]冀建华.关于加快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执行力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