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妙趣横生
2015-05-30徐利平
徐利平
摘 要: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棘手的一个难题。学生怕写作,多数学生甚至把写作看为一件“苦事”。一些教师和家长也视写作如虎,有的谈“写作”色变。万事开头难,写作最难的是入门。
关键词:写作兴趣;作文;益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刚接触写作时,学生最困惑的就是写什么,即使有内容了,又不知道如何把它写好。教师只有解决了如何教,怎样指导,才能让学生懂得写作,不惧怕写作,甚至乐于写作。因此,写作入门指导得法与否显得至关重要。以下是我指导学生写作入门的一些做法,希望对提高写作启蒙教学有些许益处。
一、激发作文兴趣,树立写作信心
三年级小学生要从写一段话过渡到写一篇由几个段落组成的文章,难免会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因为缺乏方法,更加没有自信。相信自己,才有可能成功。在给学生上入门作文时,我没有生搬硬套地按作文要求让学生写作,而首先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作文”。比如,课上我先放了两分钟的动画《自私的野猪》,然后提出问题:如果野猪再次参加森林赛跑会怎么做呢?学生畅所欲言,想到了很多情节,我选择了有主题的两个故事写下来。故事的叙述者很是自豪,学生听了,也觉得新奇,并感觉到作文原来简单、有趣。就这样我通过设置情景,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描述出来,我整理写成作文,学生明白了把这些写下来就是一篇作文,让学生自己理解“作文”的含义。接着,我还告诉他们,除了自己想到的,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你觉得有趣的人、事情或者是其他有意义的事物都可以写成作文,告诉别人。这时,作文的概念已在学生的头脑中渐渐形成了。所以写作前,老师要鼓励学生,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明白写作内容的丰富性,树立写作的信心。
二、在“静态”写作中感受趣味
三年级是教与学的明显转折期,是一个过渡学年,经过两年的小学学习,学生在智力上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就表现在具备了一定的看图说话、写话、观察事物和一定的遣词造句的能力。三年级的学生也有表达的兴趣和欲望,但这种能力犹如未破土而出的种子,发芽要受特定环境和特殊条件的制约。此时,学生的写作兴趣尤为要小心呵护。不会观察生活,缺乏写作材料是小学生写作入门难的根本原因。我以小学语文教材中低段的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看图写话为依托,通过模仿写作等途径,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静态”写作中感受到写作的趣味。
1.由看图作文起步。看图作文,看明白是写得好的前提。指导看图要有顺序,或从远到近,由近及远;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中间到四周;或从景到人,从人到景。边看边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事物,先大概了解画面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再细看画面,了解环境,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细看人物的穿着和身材,想人物的身份、年龄和职业;细看人物的动作,想他们在做什么,是如何做的;细看人物的表情,想人物的思想感情。然后思考单幅或几幅图画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这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原本静止的图画就在学生脑海中动了起来。有的图画还可在学生描述好故事后,演绎一遍增强写作趣味性。
2.从模仿写作入门。模仿写作是三年级写作训练的明显特点,也是小学生练习写作的基础方法,并且是比较重要的方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阅读和模仿写作就是学生积累语言、学习写法的有效途径。只有足够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比如,学了课文《荷花》后,我指导学生写一篇《校园里的茶花》,让学生模仿第二段的总分式结构写作方法,观察校园里开得正艳的茶花,先观察整棵茶花树的样子,再细致观察花骨朵、半开的、完全开放的茶花不同的姿态,然后再动笔写下来,作文中可以用上课文里的好词。学生通过多次模仿写作训练,掌握了状物类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不再感到无从下笔,为今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借想象写作润笔。写作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这就要借助想象。想象不应盲目,应在学生学会观察的基础上,以此铺垫,让学生有材料依据,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最初由我引导想象,接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想象。例如,在指导学生观察想象学校的茶花时,我是这样指导的:同学们远看这些盛开的茶花,它们像什么?有的学生说像一把撑开的花伞,有的学生说像一匹点缀着红花的锦缎,有的学生说像一位穿花裙的姑娘……可见,学生已能初步结合学过的知识,把生活中的事物,迁移运用到想象上。此时,老师可以趁热打铁,继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如,走进观察这些茶花,又像什么?微风拂过,动起来的茶花又像什么?……在发散思维想象中,让学生努力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学生充满兴趣,增强了自信,写作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文章也生动多了。同时,还带动了班上后进生的想象,降低了他们想象的难度,大胆想象成为他们开启写作之门的一把钥匙!
三、在“动态”写作中体验乐趣
在三年级写作入门指导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让学生从字词教学的重点转向纪实文、想象文的训练,通过对具体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一种看法想法等的描述,再现曾经有过的表象。若写作仅停留于图画观察,大胆想象,则难以体现写作的本真,更难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乐趣。有了“静态”写作的基础,我注重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把握更多的学习写作的方法。写作教学中,我(同时也鼓励家长)和学生一同“做”,一起“玩”,比如做纸杯花,玩游戏,做实验,甚至把洗红领巾、钉纽扣等“家务”搬到课堂上来。其实,这些有的并不是学生不会做,而是不知道怎么写好,课堂上大家亲眼目睹了“家务”的细节,我指导学生察“行”、闻“言”、观“情”,进行细致观察,用心灵去感觉,还要求学生外出参观、游玩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这样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课堂中丰富了见闻,获取到了他们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写作自然轻松,也能下笔成文。而教师(家长)有了一起做的经历,指导写作就有了共同的印象,存在大脑中的表象一样,指导描述时就能“知根知底”了。这样既避免了一些胡编乱造、弄虚作假的内容出现,教师的指导也能“有的放矢”,学生还能养成写真事,在文中流露真情实感的好习惯。“动态”写作让学生在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时,不知不觉爱上写作。
四、在鼓励性批语下悟写作之乐
三年级的学生初步写作文,难免会出现错别字、标点不当、语句不通的问题。教师批阅作文应从标点、词、句和段出发,善于发现学生亮点,以鼓励为主,委婉指导。批语不应是笼统式、打击式,这两种批语学生不是看不明白,得不到较为关键的写作后指导,就是没有了写作兴趣和自信,久而久之,学生就害怕和讨厌作文。如果是遇到没有几句话通顺的作文,我会尽量找学生在这句话中用的某个好词,夸夸孩子;或夸夸标点用得正确;还可能是书写很工整……教师若懂得从欣赏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保护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学生的写作水平总会逐步提高。
指导学生写作入门光夸是不够的,要保护学生的信心,还要委婉地帮其改正,教给基本的修改方法。古人写文章就善于推敲、字斟句酌,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我每次批改后会选一些作文作为范文,根据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如,多读几遍,从字、词、句和标点出发去修改,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养成好的修改习惯,从而提高文采。
总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作文教学应当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找到适合学生写作入门的有效途径,解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强化生活体验,让学生学会观察,富有想象,热爱生活,勤于写作。学生能在作文中尽情表达出自己独特感受,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感悟,这样的写作学生怎么会不觉得妙趣横生呢!
参考文献:
赵凤美.作文教学: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J].写作:上旬刊,2014(10).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