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05-30王珏
王珏
品德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观念的主渠道。但是,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很多都流于形式,学生很难有效习得并运用到生活中。品德课堂教学肩负着重大的育人责任,那么,我们如何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利用教材,有效开发
品德教材中很多课文涉及的教学内容很广,给了教师很大的创新空间。但是教师如果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很难达到课堂教育的有效性。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我们要利用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注重挖掘与学生生活结合紧密的典型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1.运用教材,抓住典型
教材向学生展示一个个生活事件,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出典型资料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其内在的情感、意义,这样学生才会获得深刻认识,课堂教学效果也更有效。
如,在教学《谢谢我的父母》一课时,如果直接按照教材的内容讲一遍,孩子们浮于表面的认识,很难感受爸爸、妈妈为了我们的幸福成长,辛勤操劳着。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组图片,向学生展示父母为了家而忙碌着。孩子们看到在寒冷的北风中家长送孩子上学的情景;看到长辈把肉夹在孩子碗里,自己却吃着骨头……孩子们通过“亲身”感受父母亲的生活,感受到了父母给予自己“爱”的背后,原来隐藏着那么多辛苦。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展开活动,让孩子们感悟到自己也应该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2.深挖教材,拓展涵义
品德教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每篇课文都有几幅图片与事例,还有小调查或小体验园等。如何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育,才是我们利用教材的关键问题。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深入教材。如,在教学《失败怕什么》故事屋中爱迪生的发明历程故事,学生读到爱迪生尝试了六千多种材料后才成功的事迹唏嘘不已,借此机会,我让学生谈想法,学生体会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涵义,明白了“失败并不可怕”。在教材的第三部分“生活的例子”,课文安排了一个体验园活动。我组织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失败的痛苦,分析失败的原因。在课堂上组织“演讲、采访”的活动,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白面对失败,要变压力为动力,采取积极的态度,才能成功。
3.运用媒体,丰富积累
运用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画面,给学生新鲜、奇特、真实的感受,使其不由自主地去思考、观察,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大大增强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善于穿插相关的知识,和他们讲讲历史、地理,讲讲风土人情,讲讲故事中蕴涵的道德规。如,在教学《漫话邮政》这课,我们可以借助媒体,直观地介绍从“烽火戏诸侯”到“驿站传信”,从“漂流瓶”到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百年间,通信技术借助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多媒体的运用,将授课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但课堂节奏加快,课堂内容也更加丰富,让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积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走进生活,实践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品德课中很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都是从生活中取材,作为老师,我们引导孩子走进生活,实践课堂。
1.走进学校生活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教学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如,在教学《做班级的小主人》后,课堂上让孩子走进学校的生活,做班级的小主人,一起实践选择负责教室的一角,并且交流怎么为班级出谋划策。孩子们兴趣很浓,学得很好。
2.走进家庭生活
家是孩子最熟悉的地方,也是孩子第一个课堂,参与家庭生活是孩子最好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学《家庭收支知多少》一课时,让学生走进家庭了解父母月支出、收入情况,并当一天家,实践体验当家的不容易,自觉树立正确的消费态度。
3.走进社会生活
走进社会大家庭,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社会大课堂无限的知识容量。如,在教学《不说话的朋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到社区公共设施跟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课前我请学生分小组对社区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如,活动健身器材、社区卫生室、公共厕所等。这些公共设施贴近学生生活,并且使用人数及频率都很可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社区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三、模拟活动,拓展课堂
品德课堂教学提倡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体验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指导的一个重要手段。老师要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获得体验,达到教育的效果。
如,教学《诚实是金》一课时,在课堂上设计安排了活动角,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请表演给小伙伴看。让学生小组展开讨论、表演。在此活动中,学生体验到了诚实是金,是美德,做个诚实的人。这比单纯靠老师说教更有说服力。
只要我们切切实实地上好品德这门课程,用好教材,走进生活,拓展课堂,让学生去亲身经历,去真切感悟,去探究解决问题,我们的品德课堂一定会焕发生命的光彩,让学生习有所得。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