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能力的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5-05-30李亚芹陈思羽史立秋王俊发

经济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机械类就业能力智能制造

李亚芹 陈思羽 史立秋 王俊发

摘 要:机械类学生“学力”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以就业能力引导优化学生培养模式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先以“十三五”规划为起点,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学校的培养模式,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未来智能制造,自动化加工形势下就业能力的构成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详细的符合本校发展的机械类学生培养模式,为后期的提高教学质量作指导。

关键词:机械类 创新能力 智能制造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F240;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1-240-02

近年来机械类学生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脱节,导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低、就业难成了炽热的焦点话题,造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的教育,不贴近实际,不能转化有价值成果,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为此不同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针对就业情况,不断地优化教学模式,开拓学生的学习渠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校企合作、建立学生永久实习基地、组织各种创新竞赛等。这些途径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机械类学生的就业情况。

“十二五”期间,在机械加工制造方面不断的升级改进,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高素质的人才输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然而面对中国制造2025,标准的流水线作业,自动化的制造设备,智能加工机器人等,科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具备工程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当前机械类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升模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实际上就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所以本文对当前培养模式及就业能力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符合本校的机械类学生的培养模式。

一、现有培养模式研究

1.思想政治教育。就业能力培养离不开思想引领,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保证他们在踏人社会时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具备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各种职业素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方面跟机械类学生就业是有着间接的影响,最直观的体现有“摩擦性失业”、主人翁意识淡薄、职业道德信誉淡化,沟通交际能力弱等。通过因人而异,强化专业导向,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积极的就业观、择业观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2.校企合作。当前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运用这种模式,就是所谓的实战型双赢机械类学生培养模式。实现学生三个“零距离”接触即与实际的可操作设备“零距离”接触;与企业研发工程师“零距离”接触;与工程要解决的实际难题“零接触”;将理论变效益直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该种形式常见、直观的表现为毕业前到对口企业做顶岗实习。实现企业三个“看得见”实惠,即学生优秀竞赛成果转为己用,降低技术革新成本;教师与企业合作的新成果投入市场带来的可观回报;享受政府贷款、税收及良好企业形象等优惠政策。通过校企协同组织学生竞赛及培养方案,相互交换学生与员工到另一方学习,教师与专家联合实现理论与实践兼容教学,互换实训基地提升技能等方式实现双赢。然而,当前不同的企业对不同层次学校的青睐程度不一样,以及一些学校自身研发实力不足,导致这些学校的可实习企业很少,陷入到无法达到共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培养学生的窘境。

3.建立永久实习基地。以准车间的形式模拟教学和实践环境,为机械类学生提供了金工实习、电子电路设计、建模仿真等尽可能贴近现实环境的实践场所。使实践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不可缺的重要部分,以强化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有实际意义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然而由于不同学校研发资金问题,实习基地并不完善,甚至有些已经成为“参观式”实习中心。

4.组织各类竞赛。就是由国家、学校、或是企业出资举办的大型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知识转化成果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活动使得优秀的人才更加优秀,普通的学生能力得到锻炼。但是这种模式只是提升少部分机械类学生,对于大多数学生可能参与的机会很少,普通学校的学生更是如此,所以需要配合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培养模式改革。

5.校内工厂。许多学校有自己的加工工厂用于零件机械加工,学生可以就近、随时参与实际的生产环境,摆脱动手能力差,适应性差,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就业能力需求研究

当前社会呈现多元化,单一型人才无法立足,企业需要“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面对中国制造2025,企业的需求对机械类学生来说更是苛刻。企业需求具体对应学生素质的包括:

1.基础能力。主要是指通用的基础能力,如操作办公软件,独立思考及对陌生事物的判断等,该能力作为学生踏入社会的基本能力,同时该能力也可以作为学习其它能力的基础,总之应该朝着通才方向发展。

2.专业能力。是指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针对企业需求而培养的能力,具有强烈的方向性,是高等教育中大学生能力构建中的核心要素,通过技能、知识和素养三要素的专业能力培养,使机械类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与社会接轨,投入到职业的发展及进阶。

3.个人特质。专业能力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然而在企业中,只是一方面的体现,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员工,特别是国企注重的是每一位员工的职业素养,如礼仪、积极向上、职业道德、与人相处、责任意识等,是良好工作的前提。个人的特质与学校的学术、文化、人文氛围相关,经过长时间的熏陶,慢慢养成的一些品质,因而与学校在这些方面的建设情况有着紧密的联系。

4.社会适应性。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机械类行业就业的环境,企业对于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了更大的期待,企业希望通过招聘获得一个能在企业长期发展的员工,所以适应性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近几年来的新发展环境所要求,就业过程中高年薪、低强度工作,很多的假期,更多的福利成了学生择业的优先考虑,然而这比机械加工类行业的现状高出太多。所以,机械类学生应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勇于面对各种压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并结合自身优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特别是在技术革新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方面的能力是不可忽视的。

三、佳木斯大学新培养模式的提出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基础综合素质。

更新教育理念:专业教育观到综合教育,即由单一方面的教育到全面教育;一次教育到终身教育,即由学校的一次教育延伸到毕业后的教育学习直至终身;活到老学到老、传承教育到创新教育,即以模仿学习使用到学习使用后的改进创新。

突出特色办学:学校的特色优势专业可以培养出特色人才,成为学校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实施,社会分工会更细,特色优势和个人专长更凸显优势。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凸显个性发展,深挖个人的兴趣特长,充分利用潜在优势,设置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积极性,促进自身长期发展。

2.优化教学创新体系,提升专业技能。

教学观念更新:新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得“学力”更能引起企业的共鸣,“学历”到“学力”的转变,让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变化,教师教学方式也相应地由之前的单项灌输到促进和协同转变。

课程教材改革:课程的选择要依据实践来进行,具有职业定向性,旨在注重技能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对专业研究对象有直观、感性的认识,提升能力。

教学方式变换:以实际的项目任务为主线,教师与学生协作,共同探究,教师承担任务提供、问题解答及必要的咨询等,再配以实验环境,达到真正锻炼提升能力的目的

3.强化实践训练,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作为理论到实践,知识到能力的枢纽,实践是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动手动力,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通过建立准车间实验室,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实践之路弥补本校在实践方面的不足,向应用型学习发展。

第二课堂:主要是指各种网络课堂、论坛、贴吧、社会辩论赛活动、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自我认知意识,自由主观能动性空间大,情境导向性强,交流中进行思想碰撞,对提升能力和素质有着积极正面地影响。

4.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应聘能力。

全员化指导体系:而不单是就业指导中心进行简单的统计宣讲,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院领导等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就业指导。

内容具体化:就业指导不单纯是职业规划,还包括心理辅导、求职技巧、人际交往等。

分阶段指导:就业指导阶段包含刚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渐进式教育更容易让学生接收和吸收,只在毕业时才进行犹如“填鸭式”,虽然吃的很撑但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甚至没什么效果。

个性化辅导:学生最终要到不同的行业,不同行业的特点性质也不一样,就需要对学生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面对面交流,使其做出正确的择业决策。

5.重视就业观的教育,提升相对就业能力。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变传统的就业观;更重要的是加强诚信教育,诚信是立人之本,就是先学会做人,再做事;最后要加强团队协作的思想教育,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是现代人工作的基本形式。

可以通过邀请各行业的学者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大家独到的见解和思想,建设诚信校园文化氛围熏陶思想。

四、结束语

当前机械加工行业就业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教育机制不完善,导致一些学生能力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是一个“不合格品”。因此,需要提高教育质量、紧抓特色办学,以就业为指导,优化培养方向,全阶段引导学生完成各项素质提升。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规划项目:14G135;佳木斯大学教研项目:JYLB201301。)

参考文献:

[1] 王霆.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7(1)

[2] 杜德省.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实考量与培养策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2-54

[3] 杨青云.论高职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52-56

[4] 李恩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0(3):168-170

[5] 邓奕.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湖南上程学院学报,2006.16(1):73-75

[6] 宋义林.机械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09.(6):48-50

[7] 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91-92

[8]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7.54-66

[9] 陈辑.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谈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47-48

[10] 董朝宗.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自我培养[J].教育探索,2010(10): 141-143

[11] 毕景艳.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新途径——自我效能培养[J].中国人才,2007(11):74-75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第一作者简介:李亚芹(1978—),女,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机械与装备;通讯作者简介:王俊发(1958—),男,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农业机械与装备]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机械类就业能力智能制造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人力资源招聘与测评”课程中团队学习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
基于“零距离就业”的机械类“CAD/CAM”技能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