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欧洲现代砖构建筑立面形态构成的变化
2015-05-30顾勤芳
摘 要:欧洲现代砖构建筑发展至今,其立面的形态构成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并且随着审美的变化以及技术的提高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砖;形态构成;动态;预制化;表皮化
砖作为经典建筑材料很早便广泛运用于建筑的建造中,即便是在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甚至是新材料、新技术充斥的今天,砖因其节能、环保、成本低、强度高的特点,还有其特别的色彩、形式、肌理以及其自身所蕴含的怀旧情怀感等一系列因素,在现代建筑中也有不俗的应用。相较于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砖在欧洲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有了更好的发展,在立面形态构成方面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变化。
一、传统砖构建筑的立面形态构成特点
欧洲传统砖构建筑中,砖往往通过砌筑的方式担当着维护和承重的功能。在砌筑的过程中,工匠们发挥创意,能够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将小小的砖块组合成很多不同的造型,例如人字形、菱形、梅花形、圆形、半圆形、马蹄形,等等。其丰富的立面形态在居住建筑、教堂、宫殿等方面都有运用,这在欧洲很多国家都很常见,例如伦敦市区的很多居住建筑,米兰斯福尔扎城堡、塞维利亚吉拉尔达塔等。欧洲传统砖建筑的立面形态本身已经非常丰富,不同的国家也形成了自身不同的特点。在现代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砖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虽然仍然很受欢迎,但是其立面形态构成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加上现代建造技术的影响,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现代砖构建筑的形态构成特点
在现代主义风格以及现代技术的影响下,欧洲现代砖构建筑的立面形态构成艺术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例如其形态本身、其形态的构成方法及其形态的构成应用。
(一)形态的构成分类
1.面的构成
不论是作为维护结构还是承重结构,砖作为建筑材料运用到现代建筑立面时,面的形态是常用的一种形态构成。但是,在不断地尝试变化中,较之传统砖构建筑,现代砖构建筑立面中,面的形态构成趋向于进行一些更为大胆的尝试。
1.1虚与实
作为实体材料,砖的特点是结实、维合功能强,但是完全不具备透光的功能,必须在砖墙上开窗洞才能将光线引入室内空间。现代建筑立面中运用虚实相间的排列方法,在实体墙面上引入虚空,不但能形成虚实的对比之美、丰富砖构建筑立面效果,还能避免开窗洞而将光线引入,在室内形成光影的变化,因此,这种形态经常在现代建筑立面中出现。
1.2曲与直
由于砖本身材料特点的限制,即便拱券、穹顶技术相当发达的欧洲,砖墙的立面形态也多以垂直面形态出现,因此,传统砖构建筑的形态大多较为规整。随着建造技术的发展,借助于现代支撑结构,现代建筑的砖构形态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规整曲线(图1),甚至不通过砌筑,仅仅依靠堆叠,便能塑造出曲线形态,使砖构形态的表现手法更为丰富。
2.体的构成
如前所述,砖构建筑的立面形态多以垂直面为主,因此传统砖构建筑立面多通过不同的排列方法形成不同的形式以产生对比,达到丰富立面的效果。现代建筑由于建造技术的提高,能够打破传统垂直面,通过不同建筑单元的错位并借助于视错觉,形成视觉上“体块”的形态感。不需要做更多地排列变化,就能达到丰富立面效果的目的。
(二)形态的构成方法
1.动态塑造
不论是弧线立面的塑造还是体的错位堆叠,都是建筑师对砖构建筑立面的形态探索,这种形态的探索试图将不同形态的动态性特点引入到立面中,有利于打破传统砖构垂直立面的的固有形象。这种探索最为成功的案例无疑要数弗兰克·盖里设计的悉尼技术大学周泽荣博士翼楼,该大楼已于2015年初投放使用。作为盖里在澳大利亚的首座建筑作品,它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外立面,除了玻璃立面,还有一个立面用砖块构成波浪形起伏,继承了悉尼城市中砂石建筑的传统,建筑的褶皱部分用掉了320000块定制砖,并且全部由手工砌筑完成。完工后的建筑立面仿佛吹皱了的牛皮纸袋,给立面带来了动态感。盖里的这种大胆探索和塑造为今后砖构建筑立面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2.体块塑造
用模数的手法,以单元为构成的基本元素,依托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利用小单元体的错位感或堆叠感(图2),形成单元体之间的凹凸变化,是打破传统砖构立面固有的垂直形态的另一种构成方法,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塑造丰富的砖构立面效果,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光影变化、明暗对比,还打破了现代建筑惯有的巨大方盒子的呆板样式。
3.肌理塑造
欧洲传统砖构建筑立面的装饰重点往往位于柱子、门洞、窗洞、檐口、山墙的压顶、烟囱等部位,现代砖构建筑更注重在简洁的立面形态基础上,通过肌理的塑造,丰富立面的形态构成。除了常见的变化排砖的方法,肌理塑造的方法还包括以几种:
3.1拼贴
作为构成的基本单元,砖的形态类似于像素,图形由像素构成。利用砖的这种特质以及图形的构成原理,借助于电脑技术,提前生成电脑图形,再实施到建筑立面,可以用拼贴的手法塑造出任何图形(图3),这种手法同样拓宽了砖构立面的塑造手法,丰富了立面形态,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3.2浮雕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砖雕和石雕、木雕齐名,也是重要的装饰手法,在欧洲传统砖构建筑中,砖雕的应用很少,更多应用的是石雕。现代砖构建筑中,将浮雕的手法应用到砖墙的虽不多见,却也丰富了砖构立面的效果。例如位于巴塞罗那市中心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厅的改造中,砖墙外立面上采用了类似浮雕的手法,塑造出另类的肌理效果(图4)。
(三)形态的构成应用
较之传统砖构建筑,现代砖构建筑的立面形态构成方法更为丰富,这有利于其应用的多样性。因此,现代砖构建筑立面形态的构成不仅在于承担维护、承重及装饰功能,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1.空间感
传统砖构建筑的立面形态以二维为主,现代砖构建筑立面的曲线化、体块化赋予了砖构立面的第三个维度,使其趋向于立体,丰富立面层次的同时,使砖构建筑立面更富于立体感。立体感的产生又使砖构立面具有了一定的深度,从而使其具有空间感,而这种空间感的塑造则有利于建筑外观与室内空间的连续、融合,有利于风格化空间的塑造。
2.时间感
除了立面形态构成的三维化,现代砖构建筑立面的塑造手法更赋予了建筑第四维度,即时间维度。它使建筑更具时间敏感性,这种时间的敏感性体现在光影的变化上,不论是虚实对比还是动态塑造,都使光影同建筑的关系更为密切,引入光线不再是为了照明,而是为了追求光影的变化之美,以及隐藏在光影背后的时间之美,使建筑不再仅仅是“居住的机器”。
3.肌理感
砖之所以从古至今一直受到建筑师的青睐,能够广泛地应用在建筑中,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自身的肌理之美,尤其在欧洲(中国很多砖构建筑外墙都会进行抹灰处理,外立面看不出砖的肌理),不管是简单排列还是变化排列,都极具美感。现代砖构建筑形态构成手法的变化使立面的肌理更加丰富,不论是拼贴还是浮雕手法,亦或是虚实曲直的对比,这些手法都使传统的砖块在现代建筑中有了新的形象,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砖构建筑的发展趋势
(一)预制化
作为建筑材料,砖有诸多的优越性,但它的砌筑耗费工时,并且随着曲线等不规整造型的应用,很难保证普通工人的技术能够达到理想效果。因此,“预制化”是今后砖构建筑的一个趋势。早在2004年的时候,位于亚特兰大市中心就有三栋建筑应用了砖面预制混凝土技术,即在工厂预制好,现场安装,这种技术使工期减少了一个月。在英国利兹即将完工的Victoria Gate项目中,同样是在工厂进行预制,现场吊装,并且预制好的预制件横剖面呈三角形,形态优美,避免了人工砌筑可能出现的质量不过关问题。
(二)表皮化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砖在有些地区是限制使用的。那么,如何延续砖的优点又不耗费过多的材料?在建造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不论是亚特兰大市中心的项目还是利兹的Victoria Gate项目(图5),砖都是作为表皮依附于结构层,仿佛套在混凝土结构层外的一件外衣。因此,作为外衣,砖的厚度可以尽量减少,以亚特拉大的这三栋建筑为例,作为表皮的这些砖的厚度只有5/8英寸厚,大大节约了资源。可见,这种既节约材料又节约建造时间,还能保证施工质量的表皮化的砖构技术将被广泛地应用。
四、结语
砖构建筑发展至今,其立面形态构成发生了很多变化,而不再仅仅作为维合界面或是承重结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建造技术的提高,以及数字技术的应用,砖构建筑立面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并承载着审美的变化、技术的变革。如今,砖构建筑立面的形态构成越来越成为表达建筑个性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林华.新立体构成[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2]http://www.lib.tongji.edu.cn
[3]http://www.buildingstructure.com.cn
作者简介:
顾勤芳,硕士(艺术设计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