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西方建筑装饰设计的差异性
2015-05-30张莹智
张莹智
摘 要:纵观东西方建筑发展的历史,建筑的装饰艺术体现着一个国度的文化思想和文化内涵。东方历来讲求含蓄、内敛的品格而西方却以直白、强烈而突出的个性展现着自己的风格,这种本性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二者在建筑装饰中趋于不同的审美取向。本文就将从三个方面举例论证东西方建筑装饰差异性的表现,并简要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而找出东西方艺术设计不同的思想与文化根源。
关键字:中国;西方;建筑装饰;差异性
建筑设计的差异性可谓东西方艺术设计领域一个关键而又具体的问题,建筑装饰的设计作为整个建筑设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传达出的不仅仅是视觉感受的差异,更是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思想的体现。对比中西建筑体系及其发展进程,我们会发现诸多的不同,但导致建筑装饰差异的最根源性的问题还是不同的文化形态和观念的差异,这也决定了二者在建筑装饰手法上的区别,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举例论证。
一、视觉感受
中国的建筑装饰重视写意、造型的夸张省略等都以传神为目的;而西方重在写实,以塑造形体、体积和量感作为装饰的主要目的:例如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的直线与曲线的巧妙结合,形成了飞檐的独特形态,它利于扩大屋内的采光面、排泄雨水,除此之外,从文化角度来说,飞檐的造型减轻了古代建筑大屋顶的承重感,使建筑静中有动,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飞檐的造型传达出的是轻巧、灵活而不失高贵华美的风韵,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例如苏州拙政园的天泉亭(如图1),它的飞檐高高翘起,给整座园林增添了动感。再看西方的建筑装饰,伊瑞克提翁庙的柱式形式可谓前无古人,以女郎雕像做柱子一方面体现其爱奥尼柱式的性格,另一方面也传达出建筑装饰的体积感与女性的形体美感。(如图2)
二、空间状态
中国建筑装饰注重表现建筑的空间结构状态,而西方建筑装饰则注重表现建筑的空间比例状态。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斗拱结构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大型建筑物的柱子与屋顶之间的部分,其功用在于承受上屋檐,将其重量集中到柱上,或把重量分散开来。它通过结构空间的安排,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威严感,无论从艺术还是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国古典的建筑精神与人文气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同样运用了斗拱的元素进行设计(如图3),它将斗拱的特点完全地表现出来,也说明斗拱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审美取向。与此不同的是西方的建筑装饰,相对于表现空间结构,它更注重表现建筑的空间比例状态,通过一定的比例来展现设计的美感,以两种柱式为例(如图4),多里克柱子的比例粗壮,开间较小,因而展现出男性的雄强柱身,而爱奥尼柱式的比例修长,开间比较宽,显得轻倩而富有弹性,无论哪一种比例的柱式,都有着严谨的构造逻辑,条理井然,并和中国斗拱一样有着自己作为建筑构件一部分的作用。
三、装饰内涵
建筑装饰的作用不仅在于其美化功能,也就是提供视觉和心灵上的美感与舒畅,而且在于其对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象征与隐喻,因而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文化内涵的差异进而导致二者在建筑装饰的内涵上会有明显的不同。中国的建筑装饰相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含蓄的,注重内蕴的,而西方的装饰在建筑中则表现为强烈的,极富视觉冲击力的。以中国古代门窗的雕刻为例,题材往往会选取一系列蕴含吉祥意味的图案,例如“蝙蝠”寓意“福气”,“灵芝”寓意“长寿”等等;而西方建筑装饰则偏向于通过光和色的处理,或者空间的处理来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例如哥特式大教堂几乎没有墙面,而窗子很大,占满整个开间,因而最适宜装饰,当时所用的彩色玻璃颜色通常是鲜明的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等相互配合,色调和谐,从而使哥特式彩色玻璃画能焕发出宝石般的色彩,它以其宏伟华丽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卓越地反映了中世纪人们的现实生活与浪漫激情之间的那种反差和强烈的渴望。
四、结语
以上所列出的三种建筑装饰上的差异性,视觉形态上的差异较为直观,出现上文所提到的飞檐的造型,一方面与中国古人含蓄、表意以求传神的传统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国人的审美在建筑装饰上的表现,可以说,与西方建筑装饰截然不同,因此可以说,中西方的审美差异对建筑装饰在视觉形态上的不同造成了直接的影响。空间状态上的差异则需要进行对比方可窥见一斑,出现这种差异的客观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木结构和砖石结构建筑的不同特点,中国自古以来就以木建筑作为建筑材料的核心,因而很自然地出现了通过对木结构的灵活运用达到装饰与实用并存的目的,而西方的砖石结构要处理成飞檐、斗拱更是难上加难,因而西方人很自然地通过对砖石的加工达到装饰的目的。东西方建筑装饰的差异也正体现了不同地域和不同时期建筑的表征与其精神内涵,更加反映出既有相似又有区别的文化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