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2015-05-30董玉生
董玉生
新课程改革后,越发强调课堂上学生的自主研究学习,这无疑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教学目标。但是教学过程中,概念定义教学仍不能被忽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是学好化学的“秘诀”。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必须将初中化学的概念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学生,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初中化学的知识和技能。
一、在生活中感悟化学
生活中处处都是化学。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化学;哺乳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化学;苹果氧化是化学;火的燃烧就更是化学。我们有着这么丰富的化学学习资源,我们怎么能不用起来呢?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化学是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感悟化学。例如在学生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这一课题时,我先从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盐来导入课文,逐渐引入化学上给食盐的概念定义。
二、重视概念内容的分析
1.找出概念内容的关键词
教材在编排概念定义的时候,都是经过多次斟酌、几番修改的、概念如果错了,也就意味着学生的理解会完全出现偏差。我们教师在讲解概念时,应该牢牢抓住定义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找出关键所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概念。例如在初中化学中常常容易弄混的三个概念“氨、铵、胺”,我们可以抓住“氨”概念中的无色气体,让学生记住它的气字偏旁,加深他们的记忆。而“铵”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原子团,由此抓住他的金属特性继而记住它,“月”字旁的“胺”是有机物。抓住他们概念的关键所在更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区分。
2.对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分解剖析
在讲解概念时,我们有时会碰到较为复杂、难懂的长概念,直接向学生讲的话,学生有可能会觉得抽象难懂。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对此类的长概念进行分解、剖析,将定义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如概念“电解,指的是电解质溶液在电流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太多关于电解的知识,所以这一概念对他们来说比较生涩难懂。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概念分解成三个部分:电解质溶液、电流作用、化学反应。首先讲解什么是电解质溶液,然后解释电流反应,让学生对这一抽象概念能够了解地更清晰。
3.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延伸
从教材出发,我们对概念的解读应该更加深入,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内,更应该有教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例如教材中给出“碳”的概念:一般指元素名称,是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有广泛、概括的含义。但我们知道生活中还有一个类似的“炭”,容易造成学生疑惑。我们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给出延伸的“炭”的概念:指具体的有形的物质,如焦炭、煤炭、炭黑、活性炭等,这些都是碳元素的游离态。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让他们区分这两个相似的概念。
三、重视化学中的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化学的教学中必不可少。如果想要避免枯燥乏味的概念式教学,不妨试着用实验的结论去引出概念的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引发了他们对实验的思考、加深了他们对于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用漂白剂漂白布料,提出问题:这里发生变化的究竟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开始思考:这里的漂白是指染料(有机物)或有机色素变为无色物质,实质上是一种化学变化。这里发生变化的实质上不是布料本身,而是上面的有机色素。然后再次提出问题:生活上还有一种衣物的褪色,和这里的漂白是一种性质的吗?可以再设计一个小实验:把木炭投入盛有红墨水(用水稀釋过)的锥形瓶里,轻轻振荡,溶液回变为无色。可以看出这里的有机物褪色不是漂白,这里并没有性质的变化,由此可见这是一种物理变化。在这两个对比实验下,本来对于学生来说模糊的概念,在他们自己的观察下变得清晰。所以,我们化学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实验来学生自主发现概念。
总而言之,化学中的概念教学必不可少。而开展化学中的概念教学,我们首先必须重视生活中的教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加深对概念的影响。其次,是对概念内容本身的研究和剖析。抓住概念内容的关键所在,避免不必要的错误理解。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抓住重点对于一整句话的理解尤为重要。老师对于概念的延伸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也十分重要。最后,也是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出概念绝对是事半功倍的。希望我能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完善化学中的概念教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