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及教师的有效干预
2015-05-30周永军
周永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是现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式。通过责任的分工,能够使学生带着任务以小组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的探索与学习,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合作能力以及数学知识水平的提升。而在学生以合作方式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并不代表教师作用的完全脱离,通过教师的良好干预,能够使合作学习获得更好的效果。
一、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策略
1.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
第一,应该发挥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主体性,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根据这一理念,我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始终注意提醒自己认清自己的角色,避免自己过分参与到教学之中,影响学生的主動性。
第二,教师认真做好难度的控制工作,使合作学习任务的难度能够保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这种理念要求教师应该控制教学任务的难度,避免任务难度过大而导致学生没有办法很好理解知识,也要避免合作学习任务难度过低而降低学生的参与兴趣。
第三,合作学习内容选择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合作学习的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数学教师在安排合作学习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尽量选择那些学生喜欢的内容。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水平。
2.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一方面,我建立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体系,让学生通过对小组评价了解自己的知识水平。在合作学习之后,通过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的形式,确定小组的成绩,再让学生根据成绩对自己小组的知识完成情况进行了解。这样就为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提供一个好的视角,便于他们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学习与学习任务完成中的不足,从而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提供依据与参考。
另一方面,我还建立了针对个人的评价体系,让学生了解自己表现的评价结果。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内部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的形式,确定学生在合作学习的个人成绩。同时,教师在进行个人评价的时候,重视过程评价,注重全面性与科学性,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独特见解、创造性以及参与的积极性都纳入评价范围。
3.树立小组榜样
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这便为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树立小组榜样,促进各小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会。我在开展合作学习中,根据小组评价实施方案,根据团队合作、思维活跃等挑选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每周评出班级的“明星小组”并且给予一颗星的奖励,每月得到最多星的星级小组集体留影张贴表彰。这可以让其他小组明确所赞赏的原因,并向所表彰的小组学习。
二、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策略
1.小组整体干预
在学生以小组方式学习时,教师在实施干预时应当以整个小组为主体进行干预。在实施干预之前,教师需要通过小组成员的语言、动作以及活跃性等对该小组对于问题的研究进程进行判断。如在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个命题进行证明时,在学生开始讨论之后,教师则需要做好对学生的观察。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开始接受任务时往往会具有一个活跃、激烈的讨论阶段,当他们这种激烈的讨论减弱、甚至终止,且面露疑惑时,则说明该小组在讨论中遇到了阻碍,此时,教师则可以来到小组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并根据情况适当地为学生予以一定的指导。而如果学生经过一定的研究,逐渐停止了交流,且面色喜悦、平静,则很有可能是其完成了命题的证明。此时,教师则可以及时地予以小组整体表扬与鼓励,更好地使学生感受到合作获得知识带来的喜悦。
2.干预方式多样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进行合作学习的内容有很多。如果教师在每堂课程中都以单一的方式进行干预,过多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批评,则很可能使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对此,教师则需要对干预方式实现多样化。如在“证明两个角相等”的命题研究中,如果有小组存在交流消极的情况,教师则需要避免对其批评与斥责,而是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为该命题的证明方式进行引入,使学生在具有思路后鼓励其继续研究。而对于表现好的小组,也可以安排小组代表到讲台上对成果进行讲述,以此更好地提升小组学习的积极性。
3.把握干预时机
时机也是教师进行干预时需要重要把握的一项因素。如果小组正处于激烈、热情的讨论阶段,教师则不需要进行干预,以此给学生更多交流、思考的空间,使小组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而对于真正面临困难的小组,教师在干预时也要把握好尺度,在尽可能在打破障碍的同时也使学生具有继续思考、研究的空间。
总之,合作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在实际合作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教师能够把握课堂实际,以良好干预方式的应用提升合作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古井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