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能否挑起治污重担
2015-05-30沈立
沈立
新大气法对煤炭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防污治污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制定符合大气环保要求的燃煤等产品的质量标准,禁止进口、销售和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
新大气法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思路作了明确,即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在这样的背景下,明年正式实施的新大气法将为各大行业带来怎样的新挑战?
燃煤产业迎大考
2000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正文中共有35处提到“煤”,而新修订的新大气法则有68处提到“煤”——新大气法对煤炭开发、流通、储存和使用等各环节的防污、治污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定。
“受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煤炭都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由于过去多年煤炭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再加上生产、流通、储存和使用等环节的处理不当,在支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煤炭也成为导致雾霾等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阎常峰表示说。
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等一大批政策举措先后出台,许多地区纷纷出台控煤措施。
对此,新大气法对煤炭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防污治污制订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制定符合大气环保要求的燃煤等产品的质量标准,禁止进口、销售和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集中供热设施的燃煤热源生产运营单位以及其他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加强民用散煤的管理,禁止销售不符合民用散煤质量标准的煤炭,鼓励居民燃用优质煤炭和洁净型煤;已建成的不能达标排放的燃煤供热锅炉,应当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拆除。
与此同时,新大气法提出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其具体内容包括:优化煤炭使用方式,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煤炭生产、使用、转化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用煤项目的,应当实行煤炭的等量或者减量替代;调整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尽管在国家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中,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费占比、重点区域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等内容均有被提及,但写入法律还是首次。”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新大气法对煤炭的生产、流通、储存和使用等环节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定,这势必会给未来煤炭行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从短期来看,由于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费占比、重点区域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等内容,与过去相比有了法律依据,未来长期煤炭需求增长势必会受到一定制约,部分地区的控煤力度可能也将有所加大。部分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行业受到的打击将会较大,可能面临淘汰洗牌的局面。
但长远来说,由于新大气法提出,进口、销售和使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煤炭的,除了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之外,还要处以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高硫、高灰等劣质煤将难以进入市场流通。劣质煤炭资源被逐出市场有助于缓解煤炭供应过剩局面,对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发展步伐有所助力。
石油焦、铝材行业遇寒冬?
新大气法除了要求制订燃煤的质量标准外,也要求石油焦同样须制订质量标准。与此同时,禁止进口、销售和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石油焦。
事实上,石油焦的硫分往往大于5%以上,是重质低品位燃油的副产物。直接排放对大气污染的损害比煤炭更甚。而我国是石油焦进口大国,2013年进口的石油焦达932万吨,在国内主要用于铝、玻璃等行业的生产。
“尽管目前防治法里尚未规定硫含量的具体限制界限,但是按照以往石油焦标准来看,3%~4%将是较大临界点。因此,此次大气防治法的修订主要对高硫石油焦的使用影响较大,高硫焦可能将面临退出市场的局面。”业内专家指出:“尤其中石化下属炼厂,如上海石化、茂名、广州、北海、青岛大炼油、天津等目前所产石油焦均在此列。新大气法实施以后,这些石油焦将被限制进入市场。”
然而,受影响的不单是石油焦生产行业。石油焦作为生产燃料在国内保持相对较大的使用比例,随着新标准的产生,石油焦的限制对下游行业的影响显而易见。如铝材、玻璃、水泥等产业均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铝材行业或受影响最大。
数据显示,在目前全球约3000万吨的高硫石油焦市场当中,中国的产出约在1250万吨左右。而过去数年中国约占据了全球55%的铝供应,这需要消耗1500万吨的石油焦。若新大气法实施后,石油焦这种作为全球铝材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的关键给料供应被大幅削减,将进一步推高铝行业的生产成本。而目前由于铝价跌至数年低点附近,这对于该行业来说无疑于雪上加霜,铝材行业最快在明年一季度将会感受到来自成本与转型的压力。
“实际上由于近年煤炭和天然气价格下跌,石油焦相对的价格优势越来越小,加上国内企业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包括铝材在内的不少行业、企业已经开始选择使用低硫焦作为替代。”兴发铝业三水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道:“这一类企业势必能更快适应新法的要求,在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中占得先机。”
此外,新大气法正式把禁燃区概念写入法律,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
这进一步反映了随着环保要求的逐步提升,像石油焦这样的低品位、高污染燃料未来或更加寸步难行,将逐渐淡出国内市场。过去靠着环境红利支撑的下游行业短期内或难有起色,唯一的出路则是通过改造升级,适应新的环境政策。
燃油、机动车难逃盯梢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机动车大气污染问题,新大气法在三审时增加了新条款,提出制定燃油质量标准,应当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控制要求,并与国家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互衔接,同步实施。同时,石油炼制企业应当按照燃油质量标准生产燃油。
机动车尾气污染一直是我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燃油品质直接关系到机动车尾气排放。“过去,我国的燃油质量标准基本落后于机动车排放标准,无论是国IV标准,还是国V标准,部分环境保护指标如烯烃和芳烃的含量均定得过高,成为导致机动车尾气污染城市大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宝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新大气法的规定意味着,未来石油企业一方面要在勘探开发、炼化、油品销售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装置升级、精细管理等方式加大减排和监控力度,不违法作业、不超标排放,确保绿色生产;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质量标准生产燃油及相关化工产品,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质量检验和标准对接,确保出售产品各项质量指标合格达标。
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委员会专家表示:油品标准的升级,可实现全部在用机动车排放净化系统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保证达到相应阶段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达标排放,在成品油储运过程中各个环节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除了通过控制燃油质量的源头管理外,对于机动车尾气污染,新大气法另有新招——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现场检查、抽样检测等方式,加强对新生产、销售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的监督检查。工业、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须予以配合。
“过去,机动车排放问题是否为产品质量问题、是否由环保部门‘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都无定论, 10多年来对车企制假售假或销售排放超标车辆鲜有处罚案例,难以约束车企制假售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国内的国产重型柴油车市场为例,环保装置制假售假严重,新车上牌把关不严、前置审查难度大、后续监管乏力等问题一直存在,仅靠路检抽测开罚单,很难改变“黑烟遍野”的超标现状。新大气法将相关监管职权赋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利于从源头严格管理车企,压缩超排车的生存空间,以达到减少机动车源污染的目的。
此外,新大气法还规定,在用机动车排放大气污染物超过标准的,应当进行维修;经维修或者采用污染控制技术后,大气污染物排放仍不符合国家在用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应当强制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