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军模范张家增的精神世界

2015-05-30韩艳萍刘鑫乔九照常生军

中国新农村月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张家战士部队

韩艳萍 刘鑫乔 九照 常生军

张家增,一位74岁的老人,一辈子都在做着一件事:爱国拥军。

从1978年至今近40年里,他把全部积蓄用在了拥军优属、国防教育上,累计付出20多万元。他相继创办5个红色展馆,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参观者。

“能活100岁,我就拥军100年。”在古城邯郸,这位古稀老人上演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倾城之恋”。

一次邂逅——拥军一辈子

1942年,张家增出生于邯郸县东辛庄村,他的父亲和兄长都是军人。父亲临死时身上还残留着侵略者的弹片,让他清晰地知道:国强则民安,国破则家亡。虽然自己只是一名工人,一个早出晚归的“阉猪人”,张家增却始终没有忘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于是,从1978年病退后,他就尽一己所能支持部队建设。而真正使他坚定拥军路的,却另有“奇缘”。

1981年9月的一天傍晚,张家增外出时被一辆卡车撞倒了,左腿骨折,血流不止。危急时刻,3名解放军战士把他送到医院。因失血过多,3名军人为他献血600毫升,又翻空衣袋拿出81元部队津贴,为他垫付了医疗费,待他病情好转后悄悄离开了。出院后,张家增到部队寻找“救命恩人”,一直没找到。一位部队首长告诉他:“同志,军人为群众做点事是应该的,这样的好事在部队很多,你不用到处找了。”一句话深深震撼了张家增。从那时起,朴素的感恩之情升华为对军人的别样崇拜。自此,张家增的生活便和军人、部队再也没有分开过。

“七一”、“八一”、“元旦”、“春节”,他都要到部队驻地走访慰问,开展军地联谊;给军烈属、残疾军人、驻邯部队官兵寄节日礼品,到光荣院看望军烈属,这成了他生活的重要内容。

1994年大年初一,他拎上老伴煮熟的热腾腾的水饺,带了柿子、花生等年货,到荣军院和老功臣们一块儿过年。老功臣们紧握他的手说:“你平时来我们都欢迎,可今天是大年初一,你怎能甩下家人不管呢?”张家增说:“你们是革命功臣,是最可爱的人,能与你们共同欢度春节也是我的幸福啊!”他们一起唱歌、照相、包饺子,光荣院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打那以后,每年春节,张家增都带着礼品来这里与大家共度佳节。因为他清楚,这些失去亲人的老功臣们在传统佳节更需要团聚的温情。

血浓于水,相随相依,官兵的冷暖是他的牵挂。

1993年冬天,第一场大雪来得较早,他到51410部队看望新兵时发现部队工地值班室没有火炉,值班战士冻

得直哆嗦。他赶紧把自家的炉子生着,推起车子上了军营。寒风夹杂着雪片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炉子在三轮车上晃来晃去,20多里的路一步一滑地走了4个小时。当他把暖烘烘的炉子提到战士面前时,自己浑身白花花的像个圣诞老人,嘴唇冻得已说不出话来。一位战士在日记中写道:“张大爷送给我们的不只是火炉,而是人民对子弟兵的一颗滚烫的心。”

张家增年轻时靠阉猪挣钱,但他阉猪实行“三不收费”原则,即:部队不收,军烈属不收,困难户不收。多年来,他免费为驻邯部队和军烈属户阉猪近万头。

“来,抽我的,我是O型血!”1997年4月的一天,张家增外出阉猪时看到一位军嫂因失血过多而休克,到医院后,医生说要立即输血。病人家属怕他年岁大受不了,不肯让他献血。但张家增说救人要紧,毅然为这位军嫂献了200毫升血。

出资5000余元资助军烈属子女上学、为部队送去128棵葡萄苗和价值3000元的猪崽、与数十户军烈属困难户结亲长期资助……点点滴滴,浸透着张家增不了的拥军情。

从1991年起,张家增就与市内三区一县人武部达成了“联合送兵”的契约,每年对入伍新兵和退伍老兵实行“双接双送”,春去秋来,已成常态。

“现役军人,一律免费”。人们还记得,夜幕下的火车站常有一位接站的老人,他高举着这张牌子。火车站对面黄金地段有老张的一处老宅。1998年7月二层小楼落成,他在外墙雕刻上“拥军招待所”。2003年12月的一天,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他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两年前张家增送走的那批邯郸永年兵刚下火车,天太晚了,想住一宿明早乘车回家。“你们等着,我马上接你们去。”放下电话,张家增推起三轮就往车站赶。天冷得出奇,右膝的关节炎疼得他不敢用力,可张家增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战士们坐了这么远的车肯定累了,或许从南方过来衣服单薄……”他忍着疼痛,吃力地蹬着三轮。把战士们接回来后,他和老伴又忙活着给战士们倒热水、端面条,直到战士们入睡。

后来,经营8年的“拥军招待所”因城市建设而拆迁。他把拆迁补助全部用在了拥军上,和家人一起开办了“拥军洗车店”、“拥军照相馆”,延续着对军人的眷顾。

一个雅号——“编外指导员”

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古城邯郸,在街头,你总能看到张家增身穿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脚踏三轮大篷车,带着不同主题的宣传品乐此不疲巡回宣讲的场景。背部有些弯曲了,两鬓斑白了,但他的心里是快乐的、幸福的。

就是这辆大篷车,承载着他对党和拥军事业的无限热爱。每逢“七一”、“八一”、“十一”或重大纪念日,他都要载着各种展品到全国各地义务宣传。

三月是雷锋宣传月,七月是党建和征兵宣传月,八月是“中国梦、强军梦”宣传月……每次他都精心策划,走到哪里就把党的政策、政府的声音、拥军的情怀传播到哪里,部队、学校、机关、厂矿、农村,留下了他熟悉的声音和身影。

“张爷爷:您还好吗?现在我已经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报国……”这是96174部队女兵杜丹萍寄给张家增的一封信。她不会忘记,在她最迷茫的时候,是张家增的声声叮咛坚定了她报国从军的信念。

每年新兵入伍,张家增都带上印有“参军光荣”、“欢迎新战士入伍”字样的横幅来到驻邯部队,给新战士讲“迈好第一步,争当合格兵”的道理,送上英雄人物事迹特制笔记本等纪念品;每逢老兵退伍,他都来给他们上一堂“退伍不褪色,发扬好传统”的传统教育课,鼓励他们积极回家乡做贡献。

1995年除夕之夜,某部队通信连一名刚从福建入伍的新兵得了重感冒,加之想家心切,不停地哭鼻子。张家增让老伴煮了一兜鸡蛋,买了新鲜水果送到小战士床边,劝他吃药,与他谈心,鼓励他坚强起来,感动得小战士直掉泪;听说某连一个新兵因吃不得苦私自离队,受到严厉批评。他及时来到这个战士身边,给他讲英雄模范的事迹,还让老伴煮了水饺送到战士床前。渐渐地,这位新兵振作起来,年底立了功、入了党,后来当上了班长,成为一名“优秀士兵”。

由于长期在军营做思想政治工作,战士们送给他一个雅号:“编外指导员”。

一曲壮歌——高扬信仰的旗帜

从1998年开始,他着手创建红色展馆。春华秋实,如今建成5个红色展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5个展览馆,分别是“邯郸县人民武装部国防教育基地”、“东辛庄学校德育展室”、“世纪路小学红色教育展室”、“马堡村爱国教育展馆”、“邯郸市一中南校区德育展厅”,分布在全市各地点,免费向社会开放。张家增集办馆人、讲解员于一身,不亦乐乎地向社会各界宣传我党我军的光辉历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累计参观者达5万余人次。

在这5个展馆里,关于国家在重要历史时期的报纸、书刊、杂志等重要文献都能找到。有建国后我国国防建设等文史资料,有民兵红缨枪、民兵大刀、边区造手榴弹等实物展品,有支前所用的小推车、织布机等。在这里,从香港回归到神州系列飞船上天,从马车、独轮车到中国第一台9寸电视机,新中国成长的故事在这里讲述。

近40年,张家增的拥军之路幸福而坎坷。他的老伴患有脑溢血后遗症行动不便,三个儿子下岗,他自己也有脑血栓,家中经济捉襟见肘。邯郸县委、县政府对他的关照和县民政局的救济,他一分钱也不留,全部用于拥军。2012年底,县人武部领导去慰问,见他家中只有几件破旧的桌椅板凳,唯一的“大件儿”是一台17年前买的12英寸黑白电视机。

尽管生活上如此简朴,但他的拥军路却越走越坚定。为拥军,他年轻时靠阉猪挣些钱,后来拾废品卖钱,纸杯子、碎玻璃、破旧木块他都捡拾。他说:“我不怕别人鄙夷的目光,我干着我认为该干的事。碎玻璃人见人烦,我把它收集起来,两毛二一斤,我卖四斤,就能做一条宣传手帕。”这么多年,他做了几万条宣传手帕,捡拾的废品不计其数。

“既出钱又出力,到底图个啥?”有人对此很不解。也有人叫他“傻子”,说他一天到晚“瞎折腾”,还有人说他想沽名钓誉出风头。面对冷嘲热讽,张家增依然痴心不悔:“我没有多少积蓄,不能像一些企业家们有大笔的资金投入到国防建设中,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我愿做一个‘正能量的搬运工。”

面对执拗的丈夫,他的老伴默许了;面对固执的父亲,孩子们认可了;面对矢志不渝的“拥军迷”,社会上许多人敬佩他、支持他、学习他。

如果没有信仰,没有追求,平凡只能在平凡中徘徊;而拥有了信仰和追求,平凡于是孕育了伟大。因为信仰,因为执着,张家增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拥军壮歌。

猜你喜欢

张家战士部队
说话算话的我
俄部队军演
张家塬村村歌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张家贵 藏石欣赏
超级战士要上网
老部队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