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新思路
2015-05-30李轩金雅庆
李轩 金雅庆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以及各大高校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校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系统逐渐走向成熟阶段。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能够直观反映出大学的文化底蕴、历史、特色等,更能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增加它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提高高校的竞争力。为了使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系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让其更好地应用于我国高校建设当中,文章对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了研究,找出缺口,提出措施,为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提出新的发展思路,以期能够长远发展。
关键词:视觉形象设计;大学品牌;新思路
1 视觉形象设计与大学品牌
现在是信息与科技快速发展的年代,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这样的年代里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新鲜的血液,才能得到认可与发展。视觉形象设计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在企业中的应用最为显著。但是在大学品牌方面的应用却没什么特别显著的效果,发展迟缓,效果不佳。
随着我国教育界的不断发展,大学品牌的塑造在大学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教育竞争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大学品牌的建设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主要的交流方式已经由口传转向信息市场。因此,大学品牌的建设必须由视觉形象设计来完成,通过视觉形象设计来完成大学品牌的塑造、传播与推广。这种传播方式的转变,导致大学品牌必须进行新的调整,不断融入现代化技术,形成新的发展思路。
2 视觉形象设计对大学品牌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个国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频繁,各大领域之间合作的次数越来越多,教育事业也逐渐趋于国际化轨道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高校如何才能站稳脚跟,如何才能够长远发展,如何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已经成为继续解决的问题。因此,大学品牌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地位也随之上升,开始成为高校竞争的主要力量。
2.1 有助于高校形象建设
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主要就是使高校逐渐走出传统的发展方式,面向现代化市场,像某种商品似的被广大公众所认知,从而确定自身的特色与发展优势。而视觉形象设计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大学的特色,及大学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有利于大学形象的建设,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各大高校建设之中。
2.2 有助于高校持续发展
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无疑是最好的对症良药,能够将大学优秀的特色传播在人们的心中,在学生心中产生一种独特的魅力,让学生、老师和学校产生凝聚力、吸引力。
2.3 有利于高校国际化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教育事业取得了长久的发展,各大高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高校之间的交换、进修等合作业务逐渐增多,使得高校逐渐走向国际化道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高校无疑成为国外高校关注的主要市场。然而,高校品牌形象的建设正好为这次竞争增加了筹码,将高校的文化、教育理念、教学精神、教学成果传播出去,增加了高校的竞争力,为自身赢得了机会,为走向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大学品牌形象设计发展新思路
通过对我国高校自身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调查来看,我国高校品牌形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将这些问题解决,寻找出新的发展思路。(1)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大学品牌上的应用只是模仿企业方面的应用,空有其表,如同虚设,缺乏精髓,无法在竞争市场中站稳脚跟。(2)对大学品牌视觉形设计理论方面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进行全面性的参与,无法将整体发挥其作用。因此,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需要继续寻找新的发展思路,用来缓解现状。
3.1 与时俱进融合新技术
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是大学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必须与时代相结合,具有时代性特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大学品牌形象设计必须不断融入新时代的技术、文化、知识、特色,与时俱进,满足新时代大众的审美。
3.2 突出大学品牌特色
大学品牌形象设计对一所大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校园文化、特色传播的重要手段,那么必须突出大学品牌的特色。大学品牌形象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准确地表达出大学信息,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入校园特色,通过视觉传达将其表达出来。
3.3 提高大学品牌设计整体性、统一性
大学品牌形象设计必须要有整体性、统一性,这样才能够发挥它的作用,有利于推广,提高大学的竞争力。大学品牌形象设计并不是单一的个体,不能只重视形式美,而是需要整体上的一致性,全方位顾及形象设计的各个子系统,完成之间的配合和联系,保证他们之间的协调性。
4 结束语
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媒体、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主要的传播方式,这就使得大学品牌形象设计不得不向现代化发展,不断融入新的技术,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必须不断对大学品牌形象设计进行研究,塑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大学品牌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晓环,丁雨萌.刍论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策略[J].设计,2014(06).
[2] 赵贵清,陈出云.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延展性探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