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潜夫论》篇数说法之差异
2015-05-30杜梅
摘 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后汉书》中都提及《潜夫论》这部著名的政论文著作,然而这两部书中对《潜夫论》篇数的描述却存在差异,因此本篇就针对篇数说法的差异进行探究。本文通过结合当时书写材料、王符生活的历史环境以及当时篇、卷名称的含义找出了《潜夫论》篇数说法出现差异的原因,这对帮助我们推测出《潜夫论》篇章变化过程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潜夫论》;篇卷;差异
《潜夫论》作者为东汉的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王符,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王符著书题曰《潜夫论》,目的是“以讥当时失得,不欲章显其名”。[1]这部著作反映了东汉中后期政治社会问题,因此文章内容讨论的是治国安民之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风俗、哲学等问题。不同学术领域的前人已对《潜夫论》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许多优异成果,但关于《潜夫论》文章篇数存在不同说法的问题却是前人较少谈及的。
《后汉书》:“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人也……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余篇,以讥当时失得,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论》。其指讦时短,讨谪物情,足以观见当时风政,著其五篇云尔。”[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儒家类:“《潜夫论》十卷,汉王符撰,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人。《后汉书》本传称:‘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涂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二十余篇,以议当时得失,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论。”[2]
我们看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引用了《后汉书》,但跟《后汉书》中不完全一致。后者认为王符著书三十余篇,前者认为二十余篇,而这不是简单笔误的问题,因为撰写《潜夫论》提要的作者明确地认为“今本凡三十五篇,合《叙录》为三十六篇,盖犹旧本”,并以今本、旧本说法来区别论述。因此,笔者认为探析篇数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值得我们讨论。
要解释《潜夫论》的篇卷数目为何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对两汉时期的篇卷问题进行了解。首先,要对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的使用变迁进行大致了解,笔者比较认同钱存训先生的观点,“中国各种书写材料之使用,大致可分为三期: (1)竹简、木牍:自上古至公元3世纪或4世纪。(2)縑帛:自公元前6世纪或前5世纪至公元5世纪或6世纪。(3) 纸:自公元前后直至现代。[3]钱存训先生的这一观点其实源自于马衡先生的《中国书籍制度变迁之研究》,这一观点时间结点不是特别清楚,但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至今仍具有较大影响。
另外,我们要结合王符的生卒年,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认识王符的书写作材料。《后汉书》:“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人也。少好学,有志操,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等友善。安定俗鄙庶孽,而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规素闻符名,乃惊遽而起,衣不及带,屣履出迎,援符手而还,与同坐,极欢。”[1]这段话虽简短,但是交代的内容很丰富的,因符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四人友善,故这四人对帮助我们确定王符的生卒年有一定帮助。学者们对于王符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等人少年交友是认同的。尽管李晓敏的博士论文谈到了对王符与四人的交游辨误问题,认为王符与马融、窦章、张衡未必是同时于洛阳交游的,不过李晓敏却没有否认王符与崔瑗在洛阳的交游。李晓敏认为:“崔瑗与王符大致在公元95或96年结交的。”[4]对于刘晓敏的这一观点,笔者认为是合理的。我们就以李晓敏也认为的崔瑗与王符在洛阳的交游时间来推算王符的生卒年。若王符公元95年与崔瑗在洛阳相遇,如果按有的学者认为的:王符生于和、安之际,那么按公元88年(和帝即位)算的话,王符只有7岁,这肯定是不可能的。若按照刘文英的看法,王符生于公元82年,当时与崔瑗郊游时为13岁,这样也似乎也不太可能。若按照张觉等人的观点,王符生于公元78年或79年的话,那王符与崔融年龄相当,大约为17或18岁。另外,据《皇甫规传》我们了解到:“其年(延熹五年)冬,征还拜议郎,论功当封。而中常侍徐璜、左倌欲从求货,数遣宾客就问功状,规终不答……会赦,归家”我们得出王符卒年的范围,即公元162年之后。故笔者认为王符的生卒年大约是公元78或79年,卒于162冬之后。因此在王符的生活的时代,竹简、木牍、縑帛和纸都在被使用。但纸应该算是较为新兴的书写材料,其造价比较高。因王符为庶出,其社会地位不高,使用造价较高纸的可能很小,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王符创作《潜夫论》的书写材料以竹简、木牍和縑。
余嘉锡先生认为“凡以事与义分篇者,文之长短自著书时既已固定,虽仅数篇,亦可自为一篇。其他则编次之时,大抵量其字之多寡,度丝韦之所能胜,断而为篇。及缣帛盛行,易篇为卷,一幅所容,与简篇约略相当,故多以一篇为一卷。然古人手著之文,其始不能规定字数,故有篇幅甚短者,则合数篇而为‘卷。盖过短则不能自为一轴,过长则不便卷舒,故亦有分一篇为数卷者,但大抵起于汉以后耳。”[5]由此可以看出,他根据不同的书写材料对篇、卷进行了区分,而且还认为一卷可能包含篇幅较短的数篇。陈槃先生也赞成这种说法,并通过举例来说明,“孔安国古文《尚书》序中有云:‘并序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陈氏以为此处既曰‘篇,复曰‘卷,据此可以证明一篇或数篇可以卷而为‘卷”[6]然而,余嘉锡先生又谈到“两汉竹帛并行,故篇与卷尚不甚分。其有篇卷不同者,《汉志》必兼著若干卷、若干篇”。[5]
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推测东汉时期虽然出现篇、卷的称谓,但是界限区分并不严格。当时很可能存在将篇幅较短的数篇合为一卷的做法,再加上篇、卷称谓混用的现象。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认为《潜夫论》旧本为二十多篇,其实更确切的说法是二十多“卷”,此“卷”不同于目前版本中卷的含义。因此,这就造成《潜夫论》篇数存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范晔.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1630-1643.
[2] 王符(汉),汪继培(清).潜夫论笺校正(第1版)[M].彭鐸,校.中华书局,1985:489.
[3] 钱存训.书于竹帛(第1版)[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64.
[4] 李晓敏.王符《潜夫论》研究(古代文学·第一章)[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13.
[5] 余嘉锡.古书通例·目录学发微[M].商务印书馆,2011:34,37.
[6] 陈槃.先秦两汉简牍考(“篇”“卷”附考)[J].学术季刊,1953,1(4):12-13.
作者简介:杜梅,女,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