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国古代青花瓷文化的文化价值
2015-05-30张冬煜
摘 要:在我国古代瓷器的发展史中,青花瓷从元代景德镇的诞生兴起,到明清时代的名扬四方,作为一种重要的陶瓷工艺品和产品,其在艺术成就和工艺水平上达到的造诣,是其他瓷品不能比拟的。而对这一古代瓷器发展史上的重要产物,学界大多关注于其制造工艺鉴赏、真假鉴别等方面,对于青花瓷及青花瓷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无穷文化价值却未被深刻探讨和认识。本文以青花瓷的工艺、时代和行销作为切入点,试图探讨青花瓷文化背后蕴含有哪些深刻的文化价值及其各自的意义。文中分析了青花瓷的工艺特点以阐明其具有典雅的美学收藏价值;分析了青花瓷的时代特征以阐明其具有超越时空的永久魅力;分析了青花瓷的市场行销以阐明其具有深厚的中外文化交流价值。
关键词:青花瓷;青花瓷文化;文化价值
为什么说青花瓷文化背后具有更深层次的潜在的文化价值呢?这要看青花瓷创造的历史渊源。早在6000年前的中国仰韶文化时期,那些作为祭器礼器的精美彩陶中,主要是黑彩与红彩;而距今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更是以精美的黑陶著称。青浅于黑,更胜于黑。由喜爱黑色到喜爱青色,是人类审美观的一大进步。这说明用青、黑色花纹装饰陶瓷,是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的;而青花瓷的两个基本要素——运用钴料和釉下彩绘,钴料在唐代唐三彩中的蓝彩和纯蓝釉中已不鲜见,至于釉下彩绘,上海博物馆藏有唐代黄釉蓝彩炉,蓝彩在黄釉之下绘成梅花斑形,这是釉下青花的制作方法,只不过是低温烧成的陶胎。这说明青花瓷是在蓝彩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青花更胜于蓝花,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的体现。所以说青花瓷文化的文化根基很深,这为潜在的文化价值奠定了基础。
那么,青花瓷文化到底有哪些文化价值值得探讨?我们不妨从下面三个角度分析:
1 从青花瓷的工艺特点分析——典雅的美学收藏价值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青花瓷的图案装饰。[1]以明代典型青花瓷器为例,明代时,景德镇和各地民窑生产了大量青花瓷器。图案纹饰突破了历来规范化的束缚,出现了大量的写意花鸟、人物、山水以及各种动物题材的画面,构图奇巧,线条洒脱,时而逸笔草草,自然逼真;时而率意勾勒,形神皆备。天启、崇祯年间常见的“吹箫引凤”、“达摩面壁”、“秋江晚渡”、“枯石寒禽”、“荷花鹭鸶”等图案,有的用笔秀润,有的简劲含蓄,力求在人物、动物的个性上用心,令人遐想连篇。
明代的民间青花瓷中,还常常见到画面生动、逗人喜爱的婴戏图,如“捉迷藏”、“放风筝”、“斗蛐蛐”等,色泽雅丽,笔调奔放而优美。
在明代民间青花瓷的创作中,绘瓷艺人还常常将绘画、书法巧妙地融为一体。象征吉祥的“福”、“禄”、“寿”、“喜”本不是绘画题材,但古代绘瓷艺人经过巧妙构思,亦将其表现在瓷器上,并使其升华为具有装饰美的形象。例如,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常见用松枝组成的“福”、“寿”字图案;万历、天启年间的灵芝托“寿”,灵芝托“喜”的画面,甚至不用衬托物直接书写在瓷上的书法“寿”字,看来亦饱满、流利,给人艺术享受。[1]
具有体现典雅收藏价值的又如青花瓷文化后期,作为高尚清雅风格出现的隐士高士装饰图。自元开始,明代及清早期的青花瓷画上,隐士图、高士图或贤士图,屡见不鲜。典型的纹饰有“四爱图”: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爱鹤,王羲之爱兰、爱鹅。这是根据四位古人的偏爱而形成的常用绘画题材。或四人同集于一器,或分别单独成画,明代青花上较多。有“渔樵耕读”——同一帧瓷画中反映了隐士的四种生活:打鱼、砍柴、耕田、读书,或垂钓、耕作、下棋,自食其力,悠然自乐;有“踏雪寻梅”、“携琴访友”、“驴背思诗”、“东坡夜游”、“高士观画”,以及“望江图”、“独钓图”、“品箫图”、“行吟图”、“赏春图”、“观星图”、“观瀑图”、“鼓琴图”等等。最为知识分子看重和称道的还有“竹林七贤”,因为成为了后来一些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和楷模,所以从南朝开始便有“竹林七贤”的模印砖画出现,在明清时代青花瓷绘上,更是常见的题材,多出现在青花笔筒、画缸之上。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到的是,青花瓷文化的背后同样也是人文荟萃,大师辈出。拿景德镇来说,临川才子之乡,千百年来保持发扬了传统优势。南昌八大山人朱耷的书画,奇特瑰美,对景德镇陶瓷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景德镇邻接徽州、江浙,这些都是文化、美术的发达地区。景德镇自宋、元开始贡瓷器于朝廷,明、清两代朝廷派督陶官设御窑烧制帝王用瓷与国家用瓷,延聘四方画师极尽绘画之美。在这些先进文化的世代熏陶下,景德镇美术大师代代相传,他们的绘画与瓷画作品都是传世珍品。在这些名家名作将青花瓷美学收藏价值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的同时,青花瓷文化也相辅相成地发扬了这些雅俗共赏的文化。[2]
另外,从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分析,青花瓷由青花和釉里红瓷组成。青花起源于唐代,而釉里红瓷起源于元代,把青花与釉里红组合在一件瓷器上,成为一个新的艺术精品。青花的素净雅致与釉里红的深沉艳丽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上,正是中国儒、释、道以及伊斯兰等各大文化融合的自然体现,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大气,正是勤劳聪慧的劳动人民对于美学观念的升华,这也是青花瓷典雅美学价值的体现。[2]
2 从青花瓷的时代特征分析——超越时空的永久魅力
自元代创造青花釉里红艺术瓷以来,历经明、清以至现代,在这657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艺人辛勤探索,从起步阶段的釉色不够纯正,造型、图案的比较单一,发展到釉色纯正,造型、图案日趋丰富多彩。正由于这个艺术瓷品种的不断发展完善,使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超越时空的魅力也得以体现。
元代釉里红器的特点是:纹饰比较简单,纹饰题材较少;铜在高温下容易挥发,无淡彩,只有一个比较浓的色阶,并且纹饰线条常见晕散;铜彩料在烧成过程中十分敏感,窑室气氛稍有变异,便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元代釉里红器呈纯正红色的很少。[3]
明代的青花。《遵生八笺》说:“宣德年造红鱼靶杯,以西红宝石为末,图画鱼形,自骨内烧出,凸起宝光,鲜红夺目,若紫黑色者,火候失手,似稍次矣。”
康熙雍正时期的制作,在明代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康熙时期基本上能掌握发色的效果,其铜红呈色作用一般比较稳定,和宣德时的成功作品一样呈淡红色。雍正时期的更有呈鲜红的色调,而且成品率很高。国内外有康熙十年、十一年、十二年“中和堂”款的青花器,往往以青花绘亭台、树干,以绘花朵,两种色调都比较淡。康熙青花器有青花龙和龙相结合的双龙图案,也有青花、釉里红相配合的花卉。图案,更有一种以青花、釉里红和豆青釉色相结合的所谓釉下三彩,则是把釉下彩绘的制瓷工艺推进了一步。雍正时期的则更趋精进。[3]
由此可见,不同时期下的青花瓷文化,体现的文化价值也不尽相同,经过时间的洗礼,青花瓷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正逐渐散发出它迷人的光芒。
3 从青花瓷的市场行销分析——深厚的中外文化交流价值
青花瓷是元明清时期我国对外输出的重要陶瓷产品,其外销数量之大、行销地区之广,也是其他瓷品不能比拟的。从整个世界的陶瓷史看,不能不说青花瓷文化发展得如此之快,其背后是有市场方面的原因的。史料表明,青花瓷不仅在中国本土大受追捧,中东地区对于青花瓷进口的需要,也是非常强烈的。中东地区国家的陶瓷业,在10世纪以后,对于釉下彩,特别是侵华的制作一直没有间断过,从传世实物看,美国佛利尔博物馆馆藏有伊朗在12~13世纪的绿釉和白釉青花碗。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有11世纪末伊拉克的青花器、14世纪伊朗釉下蓝、绿、白彩碗及青花盘。但是由于中东地区的胎、釉原料较差,且烧成温度不高,因此始终无法达到中国青花瓷器的质量水平。随着元朝政府对外交往的发展,又重新唤起了中东国家对中国青花瓷器的需求,而景德镇在釉彩制作具有完善条件的基础上,利用从中东地区进口的钻土矿,大批生产出口所需的青花瓷器。这种开始为外销而生产的产品,也必然转而带动国内市场的需要,这就为青花瓷器发展弘扬,乃至早期中外物质文化交流无形中打开了一道门,奠定了基础。
到了唐代,许多帝王同样提倡佛教,把它作为精神统治之一。佛教的素净雅致思想自然溶入中国文化之中。大唐帝国与波斯、阿拉伯等国家经过丝绸之路,有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得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伊斯兰教的崇尚清真、喜爱青色与白色的文化思想也同时融入了中国文化之中。这些文化思想的交流融合,对创造这一为人民所喜爱的青花瓷就是很自然的了,为青花瓷文化真正发展兴起又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
稍晚些时期,比如元末明清,中国封建政府与波斯王朝的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特别是明朝政府与波斯的青花瓷贸易交易状况更是如火如荼,而波斯的产瓷技术也反过来改进了当时制造工艺。[4]元明青花瓷,特别是明青花瓷,是波斯地区低温钴蓝彩绘技术与中国南方优质白瓷胎制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瓷品曾大量输往亚、非、欧各地,成为元明清时期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伊斯兰地区的制瓷业因此获得了许多青花瓷制造的宝贵经验和技术,而青花瓷外销欧洲,也促使意大利佛罗伦萨、荷兰德尔夫特等地区大量生产出仿青花软质瓷和蓝彩瓷砖,并刺激德国迈斯森陶瓷厂于公元1710年成功研制出欧洲第一件硬质白瓷。[4]这种先与局部地区互相交流,进而影响整个世界的作用明显是青花瓷文化价值中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用的显著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青花瓷文化从多角度方面分析,都不难得出其具有很多重要的潜藏文化价值这一观点。青花瓷的文化价值,也需要更多的爱好者以及学者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1] 童书业.名家说——“上古”学术萃编 童书业说瓷[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8-45.
[2] 简明陶瓷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58-161.
[3] 冯先铭.中国陶瓷(修订版)[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452-461.
[4] 马文宽.中国青花瓷与伊斯兰青花陶[M].中国历史文物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张冬煜(1991—),女,上海人,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2013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