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的原则和难点
2015-05-30马奕
马奕
【摘要】汉语时政词汇的英译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不同时期国家方针政策侧重点的变化与新概念、新内涵的引入,各类时政新词的及时对外发布与宣传已成为国家对外展示形象与软实力的重要方式。本文以“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的原则和难点”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意译、“内外有别”以及“忠于政治”三个原则的阐述,进而指出当前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的两大难点,并通过对其的阐述和原因分析,为我国今后政治词汇的英译工作提供一定的研究策略和方向。
【关键词】汉语时政新词 英译 直译 意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外交等方方面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各类新事物的蓬勃兴起,各种新观点、新概念也接踵而至,它们当中新生的、与国家方针政策、时事政治以及科学文化发展相关的一类词汇,便是时政新词。国与国之间在不同时期的交流与合作必然要谈到这些新词,在语境差异以及先天文化观念不同所导致的语意接受差异必然存在的情况下,如何英译这些词汇,英译过程中存在哪些难点,翻译的原则有哪些,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的原则
1.“意译”原则。首先,汉语时政新词的英译不需要字字对译,因为这类词语所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内涵,所以大部分词语属于中国国内产生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俗语”,英语语言中很难找到概念同等的词语来进行对译。因此在这类词语进行翻译时,需要结合中西方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及语言习惯方面的差异,并辅助以一些便于英语受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必要的解释性翻译。例如“豆腐渣工程”这个在汉语里蕴含着丰富释义的时政词汇,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在一篇新闻报道中,将其英译为beancurd project so named because they fall apart easily,既保留了原文的形象寓意,又将词汇丰富的内涵较为完整地传递给受众。
其次,部分汉语时政新词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汉语语境下,受众依靠固有的文化知识背景以及社会语言习惯能够揣摩出其言外之意。针对这类词汇,在英译时就要注重将言外之意揣摩清楚,意译补充。比如“旅游搭台,经贸唱戏”这句口号的实质意思是,将开发地区的旅游资源作为发展经贸工作的重要平台。这类词语如果采取直译的方法,单纯从保留意象的角度进行翻译,外国受众很难真正理解到表层文字之下的“言外之意”。因此译者有必要在理解其深意的基础上,将潜在语意明晰化,比如译成tourism paving the way for economic and trading activities就较为合理。
2.“内外有别”原则。“内外有别”原则是指鉴于时政词汇本身的特点,在对外展示国家形象和向普通受众发布信息时,较之国内受众多做有区别有针对性的解释性翻译。比如“宣传部”一词,如果英译成Propaganda Department就极易引起西方人士的反感,因为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中,受众所感知到的这个翻译后的词汇含有欺骗、愚昧群众的意味,普通受众会觉得所谓的“宣传部”实则是借助官方的口吻、以宣传的名义来进行欺骗,是个贬义词;相反地,如果将其英译成Publicity Department,那么既弱化了西方受众最为敏感的部分,又将其汉语语意较为完整地表达出来。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时政词汇英译所要坚持的“内外有别”原则在具体操作时,基本有这样两种方法:
第一,淡化宣传色彩,减少政治敏感度,使受众在感知词汇语意时不至于产生本能的抵触和反抗情绪;
第二,对时政词汇中浓厚的政治舆论色彩做适当的“削减”处理,使受众对英译结果不至于感到枯燥乏味,要本着通俗易懂和朴实的语言风格来进行英译处理。
3.“忠于政治”原则。时政新词的英译是一项充满政治性的行为,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务必要“忠于政治”,尤其是涉及到国家方针政策、政治立场等方面内容,译者一定要研读相关资料,仔细推敲、反复琢磨,保证“准”与“好”。比如一直以来较为敏感的两岸问题,国内外在进行相关的新闻报道时经常使用“和平统一”一词,这便涉及到了unification这个单词,该词通常指国家由分裂再到统一,如果用于“两岸问题”,那么便意味着曾几何时,台湾曾从大陆母体独立过,这显然是不符合中国社会的政治事实的,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正确立场。所以在翻译这一问题时,最好使用reunification,即“再统一”,这样既表明了台湾问题的特殊性,也不违背中国政府对这一特殊问题处理的态度与政治原则,最根本的是没有违背政治事实。
二、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的难点
1.“直译”与“意译”的矛盾。汉语时政新词的范畴极其宽泛,通常意义上国家政策方针和重大时事所产生的新词语,甚至一些热点新闻中涌现的新词热词都属于这个范畴。同时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以及近年来各种外来词语的大量涌入,使汉语语言在词汇创造方面呈现出新旧杂糅、中西合璧、雅俗共举的特点。这种造词方式和词汇表达释义的丰富也给英译工作带来的了不小的难度。出于保留本国特色、国人思维习惯的目的,直译是必需的,但如上文阐释时政新词英译的原则时所讲,中西方受众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的差异,单纯直译往往会造成语意理解的误区。结合这两点,汉语时政新词的英译第一个难点呼之欲出,即“直译”和“意译”之间的矛盾。谈到二者之间的矛盾,笔者首先讲个印象深刻的实例,近期我国多地交管部门大力开展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活动,其中最令人头疼的是国人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指的是行人过马路时根本不看红灯还是绿灯,凑够一撮人就走。如果将“中国式过马路”直译为Chinese way/style of street crossing,笔者认为不妥,会使人误以为中国人有特殊的过马路方式,不能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并可能对中国百姓的整体形象产生负面影响。放弃直译,转而采用意译的方式,处理成to cross the street once a large group of pedestrians forms regardless of the traffic light,显然更佳。在文学作品领域曾有专家指出“诗歌不可译”,在时政领域,也有人有过类似的观点。而且比起诗歌,时政新词还有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就是社会进步所不断引发的固有词汇语义的扩充,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汉语传统的文化语境中,“母亲”、“婆婆”都指有固定身份的一类人,但是随着后来汉语词汇语意的不断丰富,“母亲”可以泛指一切有爱心、散发着母性光辉的女子;“婆婆”却无形中成为了“凶恶、刁蛮”的代名词。而这种语意的扩充仅是汉语言文化背景下的结果,英语世界并非如此。换言之,将“三个代表”按照字面意思译成Three Representatives,必然会使西方人大为不解,这个结果就好像《红楼梦》被英译成Dream of the Red Chamber已经遭到破坏的结果有着异曲同工之“糟”,很多西方人会对此表示疑惑和不解。基于这些因素,在翻译时政新词时,通常需要进行背景注释,很多译者因为处理不好直译和意译之间的关系,无形中放大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使翻译结果歪曲了原本的文字事实。
2.不同语境下的受众理解困境。中华民族受到古老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对一些事件的词语表达上,呈现出明显的“刚柔并济、外圆内方”的特点。这种中国特色的“造词艺术”让人们将救济表达成“送温暖”;将厂矿里的多余人员表达成“闲富人员”——模糊、圆滑,又显得充满了人情味,但是西方人的语言概念里,显然没有中国这种基于古老处事文化所引发的“中国特色造词艺术”,因此西方受众有限的理解能力为时政新词的英译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同时中国社会体制与西方国家的根本性不同,也造就了其各自价值观和社会政治立场的本质性差异。中国所极力反对的“个人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恰恰是西方社会所大力推崇的,这种政治性的敏感因素不仅造成了对于政治词汇解读的差异,也无形中为译者的翻译工作埋下了一个雷区。译者在处理这种具有一定敏感性的词汇时要格外小心,既要表明一个大国的姿态和政治立场,又要同时照顾到西方受众对于政治的敏感和抵触,将宣传口吻降到最低,巧妙地利用中外文化的关联点进行英译,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和偏见,使其逐步接受中国新生的时事政治词汇。
三、结论
由于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政治词汇本身敏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我们在对其进行英译时必然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作为译者为使这些全新的词汇更加符合受众的心理与认知,必须要本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来进行英译。文化差异的必然性,让翻译这种行为不存在非常明确的对与错、是与非,只能从是否完整地表达了词汇本身所蕴含的寓意、是否更符合受众的文化心理及其社会背景等角度来判断其是否成功。但是只要善于观察不同语言的特点,在掌握一定文化传播学知识的基础上,反复探索、多次实践,定能得到满意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许建平,王煦云.对外宣传翻译的字斟句酌[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2]窦卫霖.政治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语言策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04).
[3]张元,王银泉.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现状及其翻译策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