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设计包装产品中的形式与功能
2015-05-30刘洪艳
刘洪艳
【摘 要】本文通过对设计产品概念以及范畴的理解来探求设计产品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其本质属性是有用性。有用性应该是设计产品的第一准则,随着人类审美能力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丰富才出现了设计产品的形式美感,在满足了有用性这一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形式,并论述了形式中的内在结构形式和外在造型形式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外在造型形式的相对独立性。
【关键词】设计产品 形式 功能主义 后现代主义 绿色设计
设计产品的形式是设计产品功能得以实现的载体,是“以实现有用性为前提的结构形式。”任何事物都有形式,通过形式事物才能得以存在,这设计产品中的形式主要以视觉感知为主,通过视觉符号传达设计产品的组成方式。形式从作用上来分为两种类型——内在结构形式和外在造型形式。作为设计产品,设计师既不能影响效用功能让产品造型形式的审美功能;同时也不能忽视人类自身的情感要求和风格特征而极力地追求产品的效用功能。因此,设计产品的形式设计以及由此而生的形式美感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应该体现相对的自由度,这种自由度是创作主体的自由,不是以形式中的数量多少而限定的,数量的多少也仅仅是风格的不同,在功能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中所提倡的截然相反的关于形式和功能的看法实际上都是对满足功能基本要求所追求不同风格形式的论战。
功能主义首先是在建筑设计中产生的。19世纪70年代,美国建筑界一个重要的流派―芝加哥学派的著名建筑师沙利文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这条准则成为现代设计最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这个学派强调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指出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同时,1923年柯布西埃出版了《走向新建筑》,提出“机器美学追求机器造型中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以及机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理性和逻辑性,以产生一种标准化的、纯而又纯的形式”为宣言的“机器美學”理论。“机器美学”理论成为功能主义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指导。功能主义最终奠定了其历史地位作为现代主义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当归于包豪斯第三任校长著名的建筑师米斯1928年提出了“少就是多”的名言。米斯认为设计无所谓“形式”,当设计最良好地表现和发挥了功能,其形式即自然体现。他于1929年设计的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及著名的巴塞罗那椅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的里程碑。
功能主义的确立以及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使产品设计一方面产生了适宜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许多功能形式是完美统一的优良设计产品;而另一方面,严格的几何造型造成设计上的千篇一律,打破了各种不同文化的共生关系,单纯追求功能的理性又使设计过于冷漠,没有人情味,没有个性特色。
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是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于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他关于形式与功能关系的“少就是乏味”的口号与功能主义中“少就是多”针锋相对。他鼓吹一种杂乱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风格,必须要重视公众的通俗口味与喜爱。表现在产品设计的当属意大利的“孟菲斯”集团。他们的设计“打破功能主义设计观念的束缚,强调物品的装饰性,大胆甚至有些粗暴的使用鲜艳的颜色,展现出与国际主义、功能主义完全不同的设计新观念与设计魄力”后现代主义对功能有自己的全新解释,即功能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生命的、发展的。这样功能的含义就不只是物质上的,而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设计不仅要有使用价值,也要表达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使设计成为某一文化系统的隐喻或符号。后现代主义关注的只是设计的形式,探求在创造性的无序中存在纯洁和浪漫,这时的设计已经不再是技术标准和功能的需要,他还表达一个社会的哲学思想,意识形态和复杂的文化现象,它以物质的方式来表现人类文明的进步。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项极为紧迫的课题。产品设计要在重建人类良性生态家园的过程中进行功能和形式的协调。形式和功能要和谐的统一于一个整体之中,这样才能避免繁琐富华和冷漠机械。美国学者托马斯.门罗说:“人类早期社会,没有什么纯粹的装饰……还不存在美术和应用艺术的区别。对美的和功用的、审美的和实际的、装饰的或功利的或有意义的等方面明显区别,基本上是一种现代的倾向。在工业文明之后,曾有过功用性和装饰性分离的阶段……最近几年,人们又在自觉的努力把两者重新结合起来。”设计师随着工业设计受到众多厂家的认同和重视的商业价值日益增长,他们在不少公司的研发部门等重要部门被委以重任,这一切使得设计师需要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和生态学的基本素质来展示他们对环保问题处理的能力,以及对环境问题的道德责任感。如今工业设计中“绿色设计”的范围也已从非主流领域向主流领域扩展,在“绿色设计”逐渐变成主流产品设计时,产品设计师要明白自己面对的不是少数人,而是大批普遍消费者,因此设计产品不能仅仅体现功能性,忽略了用户的审美需要,否则这样设计出的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会有很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荆雷.《设计艺术原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4]杨先艺.《设计艺术历程》.民美术出版社,2004.
[5]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6]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