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试错

2015-05-30孙黎邹波李平

清华管理评论 2015年12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错误企业

孙黎 邹波 李平

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张小龙 微信创始人

1980年的小试验场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无论是农村土地承包制还是城市经济特区建设改革,都是通过先试验、再总结推广的方式来实现的;试验也是在相对不起眼的地方如安徽小岗村和深圳开始的,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策略。“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是一种主动试错的过程,既可以少走弯路,也可以避免错失发展良机。这种策略最终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整个管理体制,最终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邓小平的改革经验可以应用到公司创业与转型中吗?实验的方法也可以在企业中活学活用吗?哈佛商学院教授Thomke回答:在创新中,实验是一种主动试错的方法,是将猪递送到风口的重要途径。主动试错的学习对于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都具备重大的价值。在中国许多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主动试错将是最少震荡、最低风险的路径。

错误是许多企业与个人力求避免的。常规的做法是当失败和错误发生之后,对其进行反思,找出错误的根源,进而避免同类错误再度发生。无疑,这是一种对待错误的积极态度。然而,就其实质而言,这是一种被动性地对待错误的做法,因为无论如何,错误都已成为既定事实,一些大的错误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致命性的灾难,悔之已晚。因此,仅仅改错是不够的,而要主动试错。

主动试错就像改革开放初期设立几个小的经济特区,用来发现和验证改革的政策和路径。主动试错是企业在设定情境或局部真实环境下,对其新创产品、商业模式等进行前期测试,以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错误并进行持续改进,从而降低企业运营风险的学习行为。通过试验,主动试错可以发现企业产品创新和经营活动中的潜在问题、发现客户的真实需求,具有主动性和前瞻性。主动试错与被动错误学习的区别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被动错误学习尽管认识到错误能够给企业发展带来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但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依然认为应该尽量避免错误的发生,这种对错误的预期来源于企业对绩效的认识——企业犯的错误越多、绩效越低。这种认识直接导致企业排斥错误的态度。在这种排斥错误的企业文化下,员工往往会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比如,员工会努力遵循企业的流程和惯例按部就班地工作,以避免犯错,这会导致员工的创新动力不足;同时,一旦员工在工作中出现了错误,他们会尽力掩盖,以免受到惩罚。

与被动错误学习不同,主动试错认为在复杂和变化的世界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企业来讲,核心问题是如何提前发现错误——在一个受控的范围内犯错误,其实增加了企业反脆弱的能力,企业在随后的发展中成功的概率也就越高。在这种认识下,企业会宽容错误,鼓励发现错误。反映在员工层面上,员工会具有创新动力和意识,勇于积极试错,并能将试错的结果在组织中公开,从而帮助其他人避免重蹈覆辙。

双环学习与复盘

除了上述区别外,被动错误学习与主动试错的重要区别还体现在从错误中学习的方法和模式上。在学习方法上,被动错误学习主要采取事后分析与总结的方法,即错误发生了之后,企业组织相关人员对错误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问题症结之所在。而主动试错则是事先设定各种假设,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与场景中,对这些假设进行测试,并通过各种条件的迭代,发现假设的因果关系与边界条件(参见本刊《迭代创新》孙黎 杨晓明,2014年 第6期30-38页),为后续的转型或者大规模投入奠定基础。

在学习模式上,被动错误学习是单环学习,主动试错则是双环学习,如图1所示。被动错误学习模式主要体现在图1中的上半部分——企业对已经发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错误的原因之后对其决策和行为进行调整,这一学习模式能够使企业对其产品或商业模式进行改进,从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主动试错不仅包括图1中上半部分,同时还包含下半部分。由于主动试错提前设计了试验情境、设置了试验条件,而且其目的就是识别出产品创新或商业模式中存在的错误,因此对错误根源的挖掘更为深刻——主动试错不仅能够找到错误产生的表面原因,而且能够更深入检验企业的心智模式、企业战略、结构和决策规则,从而升华这些决策规则,确定规则应用的边界条件,为战略、商业模式更大范围的调整建立决策基础(Chesbrough)。从这一意义上讲,在高不确定与复杂环境中,主动试错更能促进企业在深层次上进行突破和创造。

如何应用主动试错翻转产业链?

今天,中国的传统企业要想彻底迈向互联网+的新大陆,需要从根本上反思和改变公司的文化、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并形成主动试错的新法则。

企业文化要融入鼓励试错、宽容失败的元素

尽管很多理论研究都呼吁企业要形成鼓励试错、宽容失败的企业文化,但在实践中并不容易。从企业领导者角度看,要改变领导者的“主导逻辑”并不容易,比如对于很多领导者而言,他们更乐于听到成功的消息,失败和错误意味着企业绩效的下降,排斥失败往往是一种固有的认知模式。对于企业运行来讲,企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运营模式、资源配置模式等,一旦失败和错误发生,往往需要改变既有惯例,这会招致来自企业惯性的阻力。要营造鼓励试错、宽容失败的文化,企业领导者需要改变认知——成功对企业来讲无疑重要,然而失败和错误往往能够带来更有价值的信息!企业领导者不仅要改变自身的认知,而且要鼓励员工主动试错,奖励发现重要潜在失败可能的员工,使员工勇于发现错误、敢于公布错误。

跨部门性、跨团队的协作

负责伊拉克反恐战争的麦克里斯特尔将军在退休后,最近出版《团队之队》(Team of teams)一书,认为在当今世界,全球恐怖主义、流行病传染、供应链中断等突发危机正在改变传统的游戏规则,自上而下、命令和控制的方法(例如军队中的层级结构)已经失效。只有建立一支能持续创造的多人团队,相互协作,才能快速试错、快速学习与适应。而互联网+的高速网络和便利通信意味着可以分布式、分散化、实时协作,通过透明领导与信息共享,给每一位合作者赋能、并提供创造性的试错环境。可以邀请不同部门的专家参与到试错中来,可以从多方面和根本上找到可能存在的错误以及解决方案。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与被动错误学习不同,主动试错具有计划性和前瞻性,需要对试错环境、条件,像科学实验一样周密设计,确定一些事前假设,比如新的技术或商业模式能够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客户是否愿意支付等。主动试错是为了检验这些假设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那很可能就是错误的来源。再次,主动试错要控制好环境因素,减少错误的成本。例如小米利用米柚论坛把将要发布的手机放在论坛上,利用小米粉丝为手机挑错。这样的试错环境不仅不会影响全局,而且试错成本很低。

另外还要注意试错中的缘分,或者说是试错中可能的意外发现(Serendipity),例如伦琴在实验真空管的高压放电,意外发现了X射线。许多实验在未知世界中会有意外的惊喜,如果企业高层一开始就对实验中出现的错误持排斥态度,只愿意听到成功的消息,那么在试错的过程中,员工可能会采取回避错误,自我保护的做法,对实验中的新发现可能视而不见。

快速试错,快速复盘,快速迭代

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和技术环境,使快速试错、迭代成为可能。主动试验、快速试错之后,企业要进行快速的信息、知识反馈,找到那些可能导致新产品、商业模式失败的潜在错误,对原来产品设计、商业模式进行修正。以此为基础,进入下一轮的迭代,在每一轮试错迭代中,企业不必追求完美,但求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和错误,并迅速求解,以获取和积累新知识、新经验。多轮主动试错迭代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产品和商业模式日趋完善和成熟的过程。

错误前载

企业初始的产品开发或商业模式设计往往是粗糙的,这时的产品设计或商业模式设计中往往隐藏着根本性的错误,比如产品设计理念不对路、商业模式整体架构存在缺陷等。企业在主动试错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在试错早期发现和解决错误,这个时候发现和解决错误往往付出的成本较低,一旦将这些根本性的错误带入到后期的产品开发或商业模式设计中,可能会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企业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我们将试错提到产品研发早期的策略称为错误前载。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由于早期的产品开发或商业模式设计往往由单一部门提出,因此试错活动也往往在某个主导部门展开,这很难发现具有全局性的错误,因此,我们建议在主动试错的早期,即组织多部门、跨团队共同诊断。

平行试错

所谓平行试错,是指对某一项新产品或商业模式同时开展两组或多组试错。平行试错的优点是能够对不同的试错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哪些错误具有共同性、哪些错误具有差异性,从而加深对错误的理解。平行试错的弊端是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成本负担。如果一项新产品或商业模式投放市场的迫切程度很高,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通过一组试错来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错误时,平行试错不失为一种提高试错效率的选择。

平台试错

一个与平行试错类似的方法是建立一个试错的大平台,让各种创意在这个平台上滚动。例如通用电气在2013年建立一个FastWorks的平台,目前有3500员工测试500多个新项目(需要90天内完成),500多个导师帮助建立“增长版块”;可口可乐建立”试错大会”,有1000多员工在其中测试各种样品(Prototype);万事通卡则建立创业加速器,开放自身的交易大数据,鼓励外部的创业者。同样京东举办智能硬件挑战赛、对智能家电众筹;而BAT则均在硅谷设立风险投资的试错平台,对硅谷50家新创业公司投资了近23亿美元,以提前为国内的互联网+卡位。例如百度在Uber标价410亿美元的时候仍然投资2亿美元,就是为如何应用地图数据,通过Uber的试错,更好地转型互联网+。

集成试错

诊断错误并非主动试错的最终目标,解决错误才是主动试错的目标所在。如何解决错误,我们的建议是要把传统技术和全新技术结合起来。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斯蒂芬·托姆科研究发现,一项全新的技术往往只能实现传统技术绩效的70-80%,当然,这并非是否定全新技术的价值,而是说从商业盈利的角度来看,过分迷恋全新技术并不一定能够带来最佳的绩效。因此,企业在解决产品开发或商业模式开发的时候,更要从客户环境、法规制度、社会文化等更广的角度试错,把握好全新技术和传统技术之间的平衡点。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丽塔·麦克格拉斯(McGrath)在对商业模式进行研究时,提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是基于发现驱动的,而不是事先经过计划的。在她看来,如果某个企业的商业模式能够通过计划形成,那么其他企业也同样可以做到,很难做到创新,故此,她认为企业需要通过试验来发现新的商业模式。

实际上,这一思想可以追溯至管理学大师明茨伯格关于战略形成的思想那里,明茨伯格认为,战略既可以预先制定,也可以自然形成,行动推动思考,战略可以在行动中自然生成。究竟一种商业模式是事先计划的,还是基于发现驱动的,一项战略是计划形成的,还是自然生成的,在我们看来,采取绝对的二分法很难做出有力的解释。中国阴阳哲学为解释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在阴阳观看来,阴阳一体两面,彼此互藏,相感替换,不可执一而定,二者相互作用,随时而迁。按照阴阳观,一项商业模式或战略既有计划的成分,也有行动的成分,二者同时并存。关键问题是二者如何才能相互作用,适时转化。

我们认为,主动试错为二者的转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一个具有一定计划性的商业模式,通过迭代性的主动试错,不断发现错误、修正错误,能够对原有的计划进行修正与完善。同样,一项主动试错活动,总是在一定的预期、假设之下开展的,否则将会漫无目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主动试错能够在企业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乃至企业战略形成的过程中,嫁接其计划与行动的桥梁,消解二者的张力。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错误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在错误中成长
商业模式画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不犯同样错误
从星巴克的成功谈商业模式创新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