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
2015-05-30穆绮聪
穆绮聪
【摘 要】随着设计与文化的不断融合,现代包装设计中越来越多地体現出了民族文化,现代包装设计师应该积极汲取民族文化中的营养,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创作出更好的现代包装设计作品。文章主要论述了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影响。
【关键词】民族文化 现代包装设计 应用 影响
现代包装设计离不开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广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包装设计要使用文化信息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完成文化信息的传递。包装设计中的文化性能够使消费者与产品联系起来。文化是一个民族和社会所创造的所有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结合,能够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产生极大的吸引力。通过利用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来将产品和消费者联系起来,必然能够取得理想的包装设计效果。
1 民族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
民族文化具有凝聚民族力量,鼓舞民族斗志的积极作用,同时,在现代生活中,民族文化还被运用于方方面面。民族文化对现代产品的包装设计就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民族文化被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1.1 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民族文化是指某一民族在长期共同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民族文化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发展水平。
民族文化中蕴含了十分优秀的精神品质,经过历史的长期积淀,被广泛运用于一个民族的音乐、美术、建筑、舞蹈等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民族文化还可以融入现代服装设计、包装设计等各类现代设计中去,既与时俱进又彰显民族特色,影响并发展着人类的生活
1.2 对现代包装设计的理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国现代的包装设计也逐渐融入了一些西方的文化因素。中国现在的包装设计中普遍会带有英文字母、英文说明等等,体现了一些西方的文化因素。中国现代的包装设计中融入了西方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对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应当保持与时俱进,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吸取西方先进的文化因素。但同时,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中也应当保持民族特色。
中国现代包装设计应当注重培育品牌包装设计,为此,在包装设计中,设计者应当努力融入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使得包装设计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在对外经济贸易中更具有代表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具有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更有利于产生品牌效应,从而扩大产品的市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通常以中国山水写意的形式来表现茶文化,或连绵不断的水墨、或气势磅礴的书法等,很好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使现代包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 民族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积极影响
中华民族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的经济、政治等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包装设计虽然会吸收借鉴一些优秀的西方文化,但是仍然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在对外经济贸易中展现了一种鲜明的民族特色。现代包装设计力求以鲜明的民族形象展示商品的文化特征,在商品的发展中产生了许多积极作用。
2.1 民族文化中的材料对现代包装设计的积极影响
材料是对商品进行包装设计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新材料逐步取代着传统的材料。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利用竹简写字,后来,人类又发明了纸这种材料进行书写,但是现在,电脑也成为了人们进行写字的一种材料。丝绸、麻、竹等材料属于中国传统的材料,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中,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玻璃材料等已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许多包装设计者也会选择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等来对商品进行包装,这样做节省成本,而且比较方便。但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材料依然存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比如粽子的包装、茶叶的包装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典型的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对外贸易中更容易产生中国品牌效应,有利于宣传和推广中国商品,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2.2 民族文化中的色彩对现代包装设计的积极影响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是一种很重要的设计语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性色彩。红色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红色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代表着吉祥如意、喜庆、红红火火,这种色彩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许多设计仍然喜欢运用红色,比如在糖果、饼干、月饼等的包装中,大都选择红色的包装设计,体现了民族文化在现代包装中的运用,寓意着喜庆吉祥。
红色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红色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商品在对外贸易中的辨识度,有利于生产者和销售者对中国商品进行有效宣传,从而促进贸易的繁荣发展。
2.3 民族文化中的图形对现代包装设计的积极影响
大多数的现代包装设计都会运用图形来展示商品内容,这些图形主要包括照片、绘画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很多代表性的图形。比如龙和凤的图形代表着吉祥、权力,梅花这种图形在中国民族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骨气,菊花这种图形代表着一种恬淡、高雅脱俗等。将这些代表民族文化的图形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中,有利于赋予产品更深的文化内涵,提高产品的文化审美定位,有利于产品更好地获得部分消费者的偏爱,从而有利于拓宽产品的销路,使得产品适应更多消费群体,提高产品的销量。
2.4 民族文化中的文字对现代包装设计的积极影响
文字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起着点名主旨的作用,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民族文化代表的文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
中华民族的文字不同于英语等外国文字,中华民族的文字具有更加丰富的形式。中华民族的文字具有更加独特和丰富的形式,中华文字的字体可分为宋体、楷体、黑体等,书写的形式包括草书、楷书、行书等,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将代表民族文化的文字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去,可以反映出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体现出民族的品位和特色,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使得产品在对外的商品贸易中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
3 民族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消极影响
民族文化在現代包装设计中运用比较广泛,并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但是,由于包装设计者在运用民族文化进行包装设计时存在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因此,导致了民族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3.1 产品包装设计过分运用民族文化而忽视了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吸收借鉴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步加强。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世界各国的商品贸易逐渐加强,因此,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中国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上也应当借鉴和吸收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以适应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当今的一些包装设计者过分推崇民族文化,而排斥西方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过分运用民族文化,而忽视对西方文化元素的灵活运用。民族文化虽然能够对现代包装设计产生很多积极影响,但是,为了与时俱进,设计者也应该当适当加入一些西方文化元素。中国现在也是一个外国居住者相对较多的国家,因此,设计者应当在商品包装设计中注意西方文化元素的融入。比如在很多商品包装设计中另外附上英文名称与英文说明,这样做有利于为商品的发展开拓国际市场,扩大消费群体,拉动消费,促进企业发展。
3.2 过分强调将民族文化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而忽视了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
包装对于商品来说仅仅具有表面修饰作用,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商品质量是关键。过分强调将民族文化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中,会使得企业在包装设计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这样做虽然可以有效提高产品包装设计的质量,但是却忽视了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因此,往往导致企业产品华而不实,仅有别具一格的包装设计,但缺乏真材实料。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产品质量是否好,包装设计在产品销售中只是起到表面修饰作用,包装好仅仅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而质量好才能真正提高销量,促进企业的发展。过分强调将民族文化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中去,给企业带来了一种错误的导向,使得企业忽视了对商品质量的提高,这无疑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4 民族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企业在进行包装设计时,首先,应当与时俱进,注意适度引入一些西方文化因素,将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完美融合,扩大产品的销售市场。其次,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应当更加投入更多时间和资金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切不可喧宾夺主,一味强调产品的包装设计。另外,企业在引入民族文化进行包装设计时,还应当进行一定的创新,提高现代包装设计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使得企业产品更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结语
民族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鲜明的民族特点,民族文化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社会经济决定着文化,文化同时也能反作用于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先进的文化,促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运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普遍的社会现象。民族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会使得消费者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认同感,从而有利于扩大产品的消费市场,同时,在现代包装中对民族文化加以运用,则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为了更好地发展现代包装设计,设计者在包装设计中既要融入民族文化,同时,也应当与时俱进,借鉴优秀的外国文化。
参考文献
[1]陈勇军,钟丹.民族文化对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2011,(4):266.
[2]关杨.浅析民族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启迪[J].大众文艺,2011,(24):96-97.
[3]苟晓琛.浅析民族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J].中国包装,2013,(4):32-34.
[4]周勤.浅谈民族文化对包装设计的影响[J].成功(教育版),2010,(7):278-279.
[5]张本伟.中国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10,(19):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