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关系

2015-05-30宋秀华

出版广角 2015年12期
关键词:矛盾冲突喜福会小说

【摘要】小说《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说对第一代及第二代移民美国的华裔生活进行了细腻而生动的描述,并以此来表现美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共生的中美文化元素。本文通过对小说《喜福会》中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人物描写等进行分析,以及对中美文化关系的具体表现进行解读,在展现美国华裔文学艺术魅力的同时,探究中美文化关系的实质。

【关键词】小说《喜福会》;中美文化关系;矛盾冲突;共存融会

【作者单位】宋秀华,通化师范学院。

美国文学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其中,裔族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华裔文学又是美国裔族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运用带有东方神秘色彩和西方率性气质的文字将中美文化元素及其关系生动地展现在作品中,使作品的主题思想更具文化底蕴,以期引起美国社会关注并引发读者思考。《喜福会》是谭恩美的成名作,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四对母女,她们以其各自的视角对生活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叙述。作者通过描述母女间的误解、冲突、沟通等,将当时存在于美国社会的中美文化关系具象化,进而艺术性地表现在作品中。

一、小说《喜福会》里的中华文化

1.《喜福会》中华文化元素频现

在小说《喜福会》中,除去小说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时间,出现最为频繁的当属带有中华文化色彩的词汇。例如,在《喜福会——吴精美的故事》中,“麻将”“中国式咬文嚼字”“桂林山水”“烧饼”“长寿面”“婆娘”“祖宗尊像”“五行”等词汇高频率出现,串联、组合成母亲吴素云和女儿吴精美对中国及中华文化的不同看法和态度。又如,在《红蜡烛——龚琳达的故事》中,整个故事也是由“北京口音”“媒婆”“糯米小圆子”“继承香火”“红盖头”“生辰八字”“金玉良缘”等中华文化色彩极强的词汇连接而成。这些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词汇被作者作为组成小说《喜福会》的重要元素,使作品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同时让小说的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使其所反映的事件更具代表性,内容更加深刻。

2.叙述结构与层次中的中华文化元素

在小说《喜福会》中,母亲们分别对各自的中国回忆进行了叙述,作者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叙述手法、写作顺序对四位女性在中国的故事进行复述,而是以“麻将”为形式和顺序,通过“麻将”规则引出不同人物,并以其视角对故事内容进行叙述。此外,小说还将四位主要人物的四段回忆并置于“新中国成立以前”。这样的设定使作品在结构方面更加紧凑,人物形象更具特色。当然,四位母亲的中国回忆是整部小说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对人物生活经历的感慨和回忆,更是通过这种方式对女儿进行言传身教;这也表达了作者作为华裔作家,在自身受到中华文化深厚影响的同时希望中华文化得到世界认同,并与其他文化共存、融合的美好愿望。

3.中华古典文化思想的融会贯通

小说《喜福会》之所以被认为字里行间充满了神秘的中华文化色彩,并不仅仅是因为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含有中华文化元素的词汇,以及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叙述结构与层次,更是因为作者谭恩美将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古典思想融入作品中,使其更具中华文化内涵。例如,《喜福会》中表现的道家“循环回归”的主题思想。无论是麻将本身的游戏规则还是在打麻将过程中主要人物轮流叙述的形式,都体现出了中华文化中道家所提出的“循环回归”思想;看似独立的各个小故事最终融汇成一个第一代移民者对中国的完整记忆,也是对“循环回归”的一种阐释。在小说中,年长者“落叶归根”的想法亦是道家“循环回归”思想的另一种诠释。同时,中华文化中古典哲学“阴阳”学说在小说中也得以充分体现。四对母女深知中美文化存在各种差异,这些差异类似于中国古代本源论中所提到的“阴阳”。在母女关系因为文化差异而不断出现矛盾冲突的同时,她们之间的关系又因为亘古不变的“爱”而得到缓解,并逐渐彼此认同。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阴阳学说,即“一阴一阳谓之道”。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古典文化思想,小说《喜福会》还对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古代传统女性的“三从四德”等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展示。可以说,中华文化中古典哲学思想与主题的融合,使小说《喜福会》在艺术表达和主旨阐述等方面的境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小说《喜福会》里的美国文化

作为第二代移民,小说《喜福会》中的四个女儿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的代言人,或者说,美国文化及其重要元素、组成部分等内容主要依靠四个女儿在作品中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例如,女孩们出生在美国,自小接受美式教育;女孩们习惯用英语交流,很少学习中文;女孩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除了母亲的言传身教,就是唐人街和中国城。然而在作品中最能反映美国文化元素的是四对母女身上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觉醒。在小说中,四位母亲因为特殊历史原因饱受苦难,在悲惨痛楚的人生经历中,她们放弃之前对男人、家庭的盲目信赖,坚信她们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生存下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快乐和幸福,这就体现了女性主义中提到的“解放女性,性别平等”等重要内容。同时,四个女儿身上表现出的女性主义觉醒则体现在她们希望逃离中国城,也就是说她们希望逃离母亲、家庭、父权等。而“逃离他者”是美国文化中女性主义思想的重要表现。在小说《喜福会》中,美国文化是通过人物角色的行为对比,以及人物间的矛盾冲突等来表现的。

三、小说《喜福会》里的中美文化关系

小说《喜福会》之所以能够在美国文坛引起波澜,主要原因在于作者谭恩美在对中华文化和美国文化进行极为形象生动表现的同时,准确、深刻地对中华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详尽、深入的解析。她认为在美国社会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中,中华文化和美国本土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两种文化在社会大环境中不断地产生矛盾冲突,同时又在矛盾中逐渐转化,成为美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达成融会共存。

1.中美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在小说《喜福会》中,作者用双层结构将母亲的回忆和女儿的叙述巧妙地加以对比:在一个层次中母亲叙述自己20世纪早期在中国的回忆,而在另一个平行层次中,女儿则叙述自己20世纪中后期在美国的生活经历。由此可见,在小说《喜福会》中,中美文化在同一社会环境中相对独立地存在着,并坚持着各自的文化思想,这是作品里中美文化存在差异的一种表现。又例如,在《喜福会》中,女儿对中国式的咬文嚼字很是费解,认为中国语言在很多时候过于委婉而失去了准确性,比如“差不多”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而在中文语境中则表示“类似”“相似”之意。在小说《喜福会》中,母亲们是美国文化的边缘者,而女儿们是中华文化的边缘者,正是因为这样的边缘化,每对母女间都会出现误会和分歧。谭恩美在《喜福会》中对母女的误解、争吵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以此来表现在美国社会里的中美文化关系。

2.中美文化的认同、共存与融合

在小说《喜福会》中,作者利用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来表现美国社会环境里中美文化表现出来的差异和冲突,同时也通过母女关系的缓解、女儿最后的认同和理解来表现中美文化逐渐相互认同并得以共存和融合的现象。例如,在小说《喜福会》中,女儿们对母亲们言传身教的习俗礼仪不甚理解,认为那是落后和迷信的表现,并试图通过激烈的争吵进行反抗,与此同时,母亲们也因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不认同而表现出不满情绪,母女关系逐渐紧张。后期,母亲们用中国式的平凡生活和无私的爱向孩子阐释了母爱的伟大和中华文化的真正意义,从而解除了母女双方的误解,双方在不断的沟通中达到共识。这种母女关系逐渐缓解的过程实质上是中美文化关系转变的过程。在《喜福会》中,尽管母亲们和女儿们在生活、事业和感情上所经历的事情有所不同,却都承受了社会的不平等待遇,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正是因为这些歧视,她们意识到要独立,并且争取自己的地位和权利,这正是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由此可见,任何文化体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要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类需求,并将其体系中的糟粕逐渐摒弃。这也是中美文化得以相互认同并融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华裔女作家谭恩美运用其独特的文学语言创作了小说《喜福会》,通过对四对母女的生活、事业和感情经历进行描述,对美国社会中存在的中美文化差异和矛盾冲突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中美文化共存与融合的必然规律。可以说,无论是在文学创作方面,还是在文化思考方面,小说《喜福会》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并为日后的文学与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1] 任勤,廖雷朝. 中美文化面面观.[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矛盾冲突喜福会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哈代悲剧小说
跨文化视阈下的中美文化冲突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解决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矛盾冲突的有效策略
着眼细节,促进学生“四能”发展
电影《喜福会》中母女双重文化境遇中的自我追寻
试论传统戏剧与后现代主义戏剧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