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类专业教材出版与开发相关问题研究

2015-05-30吴茜

出版广角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产学研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对服装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服装专业成为全新的热门专业。为了满足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服装类专业。而服装类教材的出版与开发对于服装专业的教学质量无疑起着决定性影响。本文以服装类教材的出版与开发为立足点,对服装类专业教材的建设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总结当前我国服装类专业教材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服装类专业教材出版与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服装类专业;教材出版;产学研;理论建设

【作者单位】吴茜,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我国服装贸易的进出口量,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服装出口贸易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缺口。受到全球一体化下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影响,现代人对服装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培养更多服装类专业的人才,各高校纷纷设立服装类专业。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领域对教材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各类专业的教材大量进入市场,随之,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深入挖掘服装类专业教材出版与开发的相关问题,对于进一步提升该专业教材质量,进而保证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服装类专业教材建设的特点

教材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因而,教材的制定,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一项复杂的实践工程。服装类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专业,这就决定了该专业教材的建设除了要体现理论的指导性,还需要增强实践性。笔者认为,服装类专业教材建设的原则应当遵循以下两个方面:

1.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教材建设模式

客观地讲,服装类专业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但其所承担的社会作用却不容忽视。服装类专业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应把“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作为服装类教材建设的指导原则。简而言之,就是将“生产”“教育”和“科研”充分结合,保证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以提高教材的适用性。

受到历史等遗留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服装类专业教材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弊端。比如,《服装材料学》这本教材在2005年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关于服装材料的理论完全是以纺织材料学为主,然而,对比当前的服装发展趋势来看,其“落伍”的特点显而易见。目前的服装设计已经在国际化发展的带动下直接上升到了艺术层面,服装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遮体布”,而是朝着流行化与个性化的趋势发展。因此,随着服装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服装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服装设计行业只有更多地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变化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打开服装市场。基于此,亟须对传统服装类教材进行改革。

此外,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学校还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也就是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学校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知识理论的传授,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比较缺乏,而企业相比于学校,更加掌握和了解市场动态行情,对实践操作更有话语权。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应通过加强与企业的互动来保证随时获得第一手市场资料,不断推动教材建设的与时俱进,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最为前沿的专业知识。

2.强化基于理论的实践案例教学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行业领域,包括服装设计在内的新理论与新技术行业始终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行着改革与创新。枯燥的理论灌输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需求。因此,服装类专业教材的开发应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以提高理论的实践性为重心,强化基于理论的实践案例教学。在此过程中,服装类专业教材应当充分发挥图文结合的优势,加强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服装设计所涉及的画图、剪裁等流程一并整合,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与吸收,最大效率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此同时,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企业的技术专家来学校进行授课,使学生能够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更快地把握住教材的核心和精髓。

二、我国服装类专业教材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我国服装类专业教材开发的出版社主要包括东华大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其所出版的教材有《服装色彩》《服装美术基础》《服装立体裁剪》等。这些教材基本能够覆盖我国服装类专业的最主要知识内容,尤其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在当前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并且市场占有率在逐年递增。究其原因,不难看出主要是由于化学工业出版社对于服装类专业的相关技术研究得很到位,并且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邀请了很多企业和专家不断调研,使得这些教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服装类的专业性教材出版逐渐开始专业化,但笔者汇集诸多相关研究成果并以客观的角度深入研究发现,我国服装类教材出版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很多教材都会存在理论性过强的通病。不可否认,服装类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对其基本功的强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服装类专业中的实践操作其实才是根本。当下,社会对于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促使高校对实践人才的培养有了明确的认识,但高校在这方面执行力显然不足。教材设计中内容的更新频率明显落后于服装行业的发展速度。

2.过分针对教学指标而忽视教学目的

我国当前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在为了满足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加大对教学指标的考核力度。教材的编写为了顺应这样的趋势,更侧重于满足针对教学指标而授课的需求,导致教授给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学术性过强,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服装类专业学生的发展来说显然具有诸多不利的影响。

三、开发服装专业新教材的策略

1.依托骨干院校,强化教材建设的实践依据

依托骨干院校的雄厚实力来打造服装类教材的专业性是专业教材开发的一个重要举措。一些服装类专业所在院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拥有一定数量的优秀专业人才。在编写教材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版方和这些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进行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那么,必将会大大提升服装类教材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目前,一些院校已经开发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教材,并且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其初步具备了面向全国推广的条件。因此,这些院校的优势学科便可以为教材的编写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因此,服装类专业院校应当充分认清这一点,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认知,依托优秀院校,强化教材的建设。

2.成立专家委员会把好教材质量关

教材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目前服装教材过分注重教学指标而疏忽教学目的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在每一部新教材出版之前,成立专门的研讨委员会,从而对教材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专家委员会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教材的建设方向起到一个总体上的指导和规划作用,协调项目的成员进行任务的合理安排。

3.拓展项目化实验教学内容

传统教材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固化。因此,教材建设应当将教材的编写和学生的实践操作密切结合。为此,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出版方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制定专门的项目,进一步加强和校方、企业的合作力度。专家组根据教材的编写设定不同的项目实验,将科研应用在教学研究中,联动企业做好实践,给予学生以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也有利于下一步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深化教材的质量。

另外,教材的后续评估对于教材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材出版方应当在教材出版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对教材深入研究,去粗取精,不断改进和提高服装类专业教材的社会适用性。

4.制定系统教编规划并突出重点与特色

教材的创新建设就是为了顺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材的编制并非仅为满足当下的需求,而是应当以长远的眼光立足于教育的战略发展。对教材进行系统性规划,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教材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与专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教材的编制需要在经过充分的研讨之后形成体系规划,同时,要确保不同的教材具有相应的重点和特色,以促进专业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服装类专业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教材的建设也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我国当前一些院校及相关专家团队共同的推动下,服装类专业教材也必当会与时俱进,向专业化和现代化方向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
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高职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探索与实践
科技创新对产学研合作的积极影响作用研究——评《产学研合作成效及其提升路径》
论“产学研”在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