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的智慧让语文课“活”起来
2015-05-30张宏美
张宏美
摘 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提升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让孩子们在轻松和谐、愉悦进取的环境中学习语文。一个“活”字,给了语文教师太多的思考,我们应该做一个思考者和实践者,教育中“目中有人”,用生命呵护生命,用生命守护生命,用生命引领生命,这样我们才能够更深切地感悟到教育即生命,教育即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育;生态课堂;生命教育
一、语文生态课堂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
回顾我们小时候的课堂,简单总结一句话就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个时候作为学生的我们都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语文课的枯燥和乏味,可是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讲授,学生都是静而有序地坐在教室里。换位思考,我们自己做学生时都不喜欢的教授方式,自己的学生又怎会喜欢?语文课堂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刻板的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倡导生态课堂,让生态课堂的理念指引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课堂是儿童自我发展和实现的主要精神阵地。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是成长的生命,发展的主体,唯有和谐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才能为学生个人自主、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平台。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在学习中成长,在沟通中提升……不同的课堂,同样的精彩!
二、让“活语文”的理念走进语文课堂实践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求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名家的书籍,从文字中学习。当我第一次接触张德超的“活语文教学”之时,我就深深地被这样的教育境界感动。他认为“活语文”就是让学生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奔腾不息的河流,这条河“活”在源头,“活”在自净,“活”在流动,“活”在包纳,“活”在变化。“活语文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用活的课程、手段和方式方法激发兴趣、激活情智、促进生长、润泽生命的教学过程。我最深刻的体会便是在作文教学上,中国的学生,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甚至是高中生,喜欢写作文的孩子不多,孩子们写出的东西也如出一辙。究其原因,责任不在学生,而在老师,在于老师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作文的讲评。更多的老师习惯于传统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所以孩子们在老师那里学到的是一样的模式,一样的写作方法,我们应该让孩子们习作的枝头绽放个性的鲜花,而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的课堂“活”起来,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实效。
在我的作文教学中,我给自己定位了三个原则,作文教学注意生活化、活动化、情趣化,让活写作诠释活语文的教学。在一次作文题目为《那一刻, 我 了》的作文中,我给出了这样的要求。“根据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存在生命印记中的那一刻令你我久久難忘。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赛场上拼搏获得成功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老师谆谆教导之后,也许是在和小伙伴闹矛盾之后……那一刻,总是难忘而刻骨铭心的。”我在教学作文的时候先让同学们分享自己心中“那一刻”的感动与难忘,为了让这次作文更有真实感,我布置孩子们在周末为自己创造机会重新“温故”那一刻。这样的两重工作做下来之后,我发现孩子们的视角远比大人们开阔,他们的每一篇文章就是他们成长的故事,真实而感动。
三、生本教育的激情用生命灿烂生命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用教育的激情来践行,用教师的教育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用教师的生命灿烂学生的生命。
简单一句话,我们的教育不是教师给学生什么教育,而是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能够给他们多少他们需要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探究教育的本质,“为了生命的教育”,我们更应该注意语文教学中的学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生命感受,体验生命的力量,这个便是对学生生命的珍视和尊重。作为教师,要学会取和舍,批判地借鉴自己的经验,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兴致勃勃地走进语文课堂,而不是在枯燥的语言文字中死记硬背。正如史怀泽指出的:“人们承认,敬畏一切生命是自然的,完全符合人的本质。”语言文字是学生从小到大一直要接触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从敬畏生命开始,通过自己的教育智慧唤醒生命、润泽生命。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