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研究
2015-05-30郑清一
郑清一
摘 要:在当今社会中,由于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由于当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够完善,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往往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对其工作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其目的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和实际需求,对大学生的职业方向、职业发展、职业选择等方面进行准备和指导工作,以保证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顺利地找到工作,融入社会。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1) 对就业指导的内涵认识不足。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思想观念过于陈旧。在实际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时候,往往只注重学校的就业率,期望学生能够找到一份工作。但是却忽略了职业的发展前景和人才的需求趋势,以及学生的择业心态和择业观念。由于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和主动意识,使得很多学生也缺乏主动择业的想法,被动等待和接受,同时积极应聘的信心和能力也有所不足。[1]
(2)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完善。社会上可供大学生就业的工作十分多样和复杂,学生往往因为不够了解难以抉择。而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仅仅包括当前基本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等内容,缺乏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等内容,不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没有相关的就业预测机制,对于历年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变化缺乏分析和了解,因而无法为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3)就业指导团队水平不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若要有效地开展,离不开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和就业指导团队。但是,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中,十分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各个高校的就业指导团队的专业水平也十分有限,这就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产生了十分不良的影响,使其无法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服务。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
(1)就业指导观念的创新。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树立正确的就业指导观念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指导大学生树立劳动即是工作的观念。无论是何种工作,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任何工作都是从底层做起,不断奋斗和进步的。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够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还应当指导大学生树立就业风险和机遇的观念。既然已经步入社会,就应当做好应对市场竞争的心理准备,勇于承担风险。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一些职位表面看工作条件不是十分良好,薪资待遇也不是很高,但是却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这样的职位上坚持奋斗,不断进取,最终会取得成功。此外,还可以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观念。[2]目前,国家和社会有很多鼓励和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条件,也有一些特别划分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园区。这些都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新的道路。
(2)就业指导方式的创新。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很多不同的方式,例如,讲座、培训、调查、报告、实践等。将这些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够极大地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而进行这些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拥有一支专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水平团队,他们可以根据自身丰富的知识和理解,为大学生提供择业、就业等方面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培训,加强大学生对可能从事职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能力。
(3)就业指导机制的创新。用人单位应当在保持将毕业生的专业背景作为基础的参考依据之外,适当提高对大学生的求职意向、发展潜力、道德品质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同时,就业指导应当既要注重学生的自身素质,还要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将形成性和发展性的评价标准相结合,逐渐形成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对此,各高校应当指导学生充分进行自我认识,將大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求职意向等多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建立大学生的个人档案,同时对大学生就业前后的各项流程及步骤进行细化,指导大学生制作求职简历和准备求职信。还可以组织一些模拟的招聘和面试活动,帮助大学生做好心理准备,使其能够顺利就业。
大学生是这个社会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群体。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上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不力使得应往届的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对此,各个高校应当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不断地创新和优化,以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孙连海,陈立峰,赵志玲.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2]苏 静,肖 攀.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0(08):201—202.
(作者单位: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