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本文言文翻译要点略谈
2015-05-30孙灿
孙灿
谈起文言文翻译,学生有谈翻译而色变的感觉,他们普遍在这一问题上信心不足,拿不到理想的分数。然而这类题,却是高考主观卷中的第一道题,分值占10分之多,对学生主观能力的考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从这一角度考虑,我们也很有必要把这个问题弄个明白。说到底,文言文翻译的问题,就是文言字、词、句的问题,积累必要的实词和掌握特殊的句式特点,联系上下语境,就能顺利解决这一问题,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抓住一个“字”
这个“字”即通假字。在阅读文言文时,经常遇见通假现象,如能准确掌握这个知识点,及时扫除文言文的阅读障碍,对理解翻译文言文很有帮助。如《勾践灭吴》中,“令壮者无取老妇”的“取”通“娶”;《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蚤”通“早”;“距关,勿内诸侯”中,“距”通“拒”,“内”通“纳”。如果不能及时排除这些障碍,会给阅读带来很多困难。
二、遵从两个“原则”
两个原则即文言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高考考查句子翻译的重点是考生的直译能力,因此“力求直译”,就是要求考生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使原文在译文中字字有落实,译文在原文中字字有根据。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应以直译为主,加强对译训练。当原文内容不能对译时,那就只好采纳“意译”这一方法,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根据原文内容大意来翻译,不拘于原文的每个字词。
三、积累三类“词”
三类词即“多义词、活用词、古今词”。文言文翻译,重点考查这三类词的积累。因此积累掌握文言实词中的多义词,是首要任务。在考纲中规定应掌握的120个实词中,绝大多数是多义词。除此之外,区别掌握活用词和古今词的用法,也是当务之急。如《诗经》中的“乘彼垝垣”中的“乘”,即为多义词,有“登”的含义,另外还有“乘坐”“战胜”“压倒”的含义。
活用词主要有4种用法,即活用为动词、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在文言文中能及时分辨活用词的用法,会给阅读理解文意带来很多方便。如在《过秦论》中,“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履”即名词活用为动词“登上”;“外连横而斗诸侯”中的“斗”是使动用法。另外,区分古今词也是一大重点,只有准确区分古今词的用法,才能避免将古今词汇混为一谈,避免曲意理解古文文意。
四、掌握四种“句式”
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注意四种特殊句式,即判断句、省略句、倒置句、被动句。只有掌握这四种特殊句式的特点和用法,弄清它们同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才能翻译好句子。特殊句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它们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只要准确掌握这些特征,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五、运用五个“技巧”
在文言文翻译时,是有一些技巧可循的。1. 对译法:译文应对应原文,大量采用相同语素的双音词;2. 替换法:对于词义已发展变化,说法已不同的一类词,可用现代说法来代替;3. 调整法:这是对特殊句式而言,对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如倒置句、介宾结构等特殊语序,译文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将成分位置作必要的移位调整;4. 保留法: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还有特定术语,如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等;5. 增、删法:如省略句中将省略的成分增加补充,这样才能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而对文言句中虚词“夫、之、维”等现代汉语又没有类似的用法,翻译时只能删减。
总之,在文言文翻译时,应注意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另外,还要注意紧密结合上下文语境去理解文言文含义,做好文言文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