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与危机传播管理

2015-05-30胡百精

中国广播 2015年12期
关键词:危机冲突竞争

胡百精

按照德国社会学家的说法,现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这与社会化的进程有关系。我们可能遭遇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等各类冲突都会加大。这些冲突在生成制度之前都可能使人们面临一场致命的风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分享三个关于危机传播管理的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意见竞争。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由于权利、技术和专业的傲慢,导致我们在竞争当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互联网语境之下,整个公共舆论,特别是应急事件、应急议题,总会出现多样的意见竞争,比如真相和谣言的竞争、科学与偏见的竞争、主流意见和边缘意见的竞争,多样的意见在竞争当中就会出现我们不想看到的结果。

首先,政府部门、企业、媒体、知识精英必须对未必正确、正当的舆论真诚地倾听。同时要做到不说谎、讲真话,如果我们失去了信任,应急管理是不堪设想的。其次,要主动告知。应急单位和应急机构主动注入的信息越真实、丰富、生动、可理解、可接纳,外界的猜测、质疑、造谣可能就会越少。第三,管理部门发言人表达方式上的差错造成的问题,实际上是背后价值观的问题。无论我们做怎样的应急广播,无论怎样介入应急状态下的舆论当中去,千万不要只站在自己单位、自己单位领导的利益和立场上讲话,一定要站在公众的利益上,即便不精彩,也不会犯错误。

第二个概念是价值认同。与价值认同相对的概念是事实认同。事实是客观的、物质的、外在的,比如说灾情怎样发生的,进展到怎样的程度,我们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在危机当中有两个层面的认同,一个是对事实本身的认同,称为事实认同;还有一个是精神层面的认同,比如情感、尊严、道德、审美、理想、信仰等称为价值认同。如果我们缺少精神世界的谈话,缺少对尊严、伦理层面的动员,我们的应急管理往往也会失败。在危机当中,我们要开辟一个态度空间,用态度空间换取应对时间,并和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和公众形成价值的共同体或关系共同体,而不只是一厢情愿的表达。

第三个概念是多元参与。互联网的时代是一个“对话”的时代,在危机实践中,要想单靠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或专业的知识精英开展应急管理是有局限的,谁都不能替代大众自己来做出决定。“对话”这个词很容易被管理部门忽视。我们更强调宣传和广而告之,但在互联网语境下,参与就是对话。告知形式是有局限的,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更多公众能够参与进来。

公众应该成为公共事务的主人和公共事务的参与者,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公众是抽象的,谁才是核心的目标公众?其实就是公众中有影响力的人,传播学中被称为意见领袖。传播学实证研究发现,信息可以直接到达受众,而观点不能,观点必须经过意见领袖的二次、多次扩散才有可能到达目标公众。因此,我们要与意见领袖进行日常的沟通,经常维护关系,进行平台式的合作。

总之,我们要积极参与意见竞争,在事实认同的基础上,谋求情感、审美、理想、信念层面的价值认同,同时要与意见领袖共同寻求一个多元参与的话语同盟。

(本文编辑:肖婧为)

猜你喜欢

危机冲突竞争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感谢竞争
停电“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