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次站场间交换存在的问题及提升措施分析

2015-05-30张俊英闫宇张晓峰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改造提升

张俊英 闫宇 张晓峰

摘  要:文章针对目前榆次一、二、四场场间机车交换存在的难点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通过进行设备改造,即在榆次一场与榆次四场间增加机走线的方式,达到提升场间交换能力的目的,进而实现榆次二场与榆次四场机车的快速交换。

关键词:设备设施;改造;提升;交换能力

中图分类号:TN91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6-0148-02

1  榆次站概况

榆次站是太原铁路局管辖的一等编组站,是石太、南同蒲、太焦、太中银4条铁路干线交汇点,站场布置为二级四场。

榆次站编组场管辖4个车场(Ⅰ场、Ⅱ场、Ⅲ场、Ⅳ场);

Ⅰ场为峰前到达场,共有线路9条( 其中正线1条、到发线 8条 ),主要办理各方向有调中转列车的到达作业及Ⅱ、Ⅲ场间机车的交换;

Ⅱ场为上行出发场,兼顾部分无调中转列车的到达作业,共有线路9条 (其中正线1条、到发线8条 ),主要办理石太上行列车到发、太中银上行列车的到达、南同蒲及太焦下行有调中转列车的出发作业;

Ⅲ场为调车场,设有机械化驼峰1座,峰尾牵出线2条,3 道至22道为调车场分类线、23道至26道为石太下行编发线,主要办理各方向有调中转列车的解编和太原北、太中银方向小运转列车的出发作业;

Ⅳ场为下行出(到) 发场,共有线路9条(其中正线1条、到发线8条),主要办理太中银下行方向列车的始发及太原北小运转列车始发作业。榆次站编组场(Ⅰ场、Ⅱ场、Ⅲ场、Ⅳ场)局部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存在的问题

2.1  运输组织方面

榆次Ⅱ场、Ⅳ场场间的机车交换主要通过榆次Ⅰ场及机务折返段进行,榆次Ⅰ场到达本务机车除部分机车入库整备外主要去Ⅱ场、Ⅳ场站换,受站场设计及到发、推峰解体影响,经常造成本务机转场等待时间过长,产生大点机车,降低了机车周转率。

通过对2015年6月至9月榆次Ⅰ、Ⅱ、Ⅳ场到达、解体作业日常写实,榆次Ⅰ场日均到达44列、解体40列,榆次Ⅳ场日均到发45列,榆次Ⅱ场日均到发34列。榆次Ⅳ场与榆次Ⅱ场日均本务机转场15列,榆次Ⅰ场至榆次Ⅳ场本务机转场5列、至榆次Ⅱ场转场8列。

比照能力查定标准来看,榆次Ⅰ、Ⅱ、Ⅳ场能力已经达到饱和,本务机转场与列车到发、推峰解体的矛盾极为突出,本务机待转时间平均为37 min,最长为163 min,严重影响机车周转率。

2.2  站场设施方面

通过图1可以看出,榆次Ⅰ场至榆次Ⅳ场本务机转场只能通过机走1线进行,且经榆次Ⅰ场转入榆次Ⅳ场本务机车只能进入榆次Ⅳ场7-9道,在榆次Ⅳ场机车出入库、集中到达,榆次Ⅰ场集中到达、解体压力较大时,由于进路交叉,对本务机转场造成严重影响。

3  措施及建议

3.1  进行设施改造,提升场间能力

建议将榆次Ⅳ场401B号道岔岔后安全线改造为机走线与榆次Ⅰ场2道相连,提高场间机车交换能力;同时将榆次Ⅰ场130号道岔改造为交分道岔,实现榆次Ⅰ场与榆次Ⅳ场间各股道的互通,从而降低本务机车出入库时对机车转场的影响。通过测算,新增机走线及道岔后,场间能力能够提高30%以上,极大的提高了机车周转率。改造后示意图,如图2所示。

3.2  加强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效率

目前榆次站已经实现了车务、机务的合署办公,后续在设施未改造之前,榆次站调度车间要发挥合署办公中协调指挥作用。

榆次站調度车间车站调度员要根据每日的路局班计划,提前了解各场到达列车本务机去向,准确下达阶段计划;榆次Ⅰ、Ⅱ、Ⅳ场车站值班员要根据阶段计划,合理安排使用到发线,遇到达榆次Ⅰ场列车本务机车去往榆次Ⅱ场时,尽量安排接入Ⅰ场5~9道;去往榆次Ⅳ场时,尽量安排接入Ⅰ场2~4道;

与此同时,调度车间车场调度员要准确掌握到达列车机车去向,合理安排Ⅰ场解体计划,尽可能减少进路交叉,从而达到提高机车周转率的目的。

4  结  语

通过对榆次Ⅰ、Ⅱ、Ⅳ场本务机车转场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改造现有设备设施来弥补目前场间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实际作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榆次站运输组织模式及车流的不断变换,本务机车转场方式也在不断变换,今后还须根据变化,不断摸索、创新运输组织模式,不断进行设备设施改造,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运输组织需求。

参考文献:

[1] 赵臣,张殿民,戴延君.象山水电厂机电设备技术更新改造成果回顾[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5).

猜你喜欢

改造提升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调查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