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加快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2015-05-30支慧李予新
支慧 李予新
摘 要:创业教育探索是当前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由信息化走向深化的必然趋势,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并从五个方面提出高校加快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引起大家的共鸣。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对策
一、引言
高校的创业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学校、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推动下,以培养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创业精神、意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帮助大学生培养创业精神,激发他们创业的热情与信心,使他们掌握创业知识。创业教育探索是当前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由信息化走向深化的必然趋势,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当前发达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相比,我们地方高校对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如何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的规模、教学模式、课程设计等问题还在不断探索。
二、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有一定的偏差
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应该十分丰富,其应当是带有根本性质的教育体制,而不是局限在表面的环节。创业教育本应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创业就业能力和促进学生自身长远发展为目的。但目前许多地方高校把创业教育局限在以开展创业讲座培训为主要方式的“知识导向”,或是盲目鼓励学生创办企业的“实用导向”。前者容易使创业教育与专业基础知识教育脱节,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训与锻炼;后者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创办企业或科技公司,这当然是创业教育当中很有代表性的一方面,但是这种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精英教育,这样的话就把大多数学生排斥在外,并不能在大学生中进行广泛的普及。从创业教育历年来的发展来看,高校对创业教育观念定位偏差或不科学,甚至是理念与观念上的错误将会制约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发展。
2.课程设置得不够完善
目前,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很多院校缺乏系統性设置,许多专业课程的创业教育缺乏职业指导,创业课程不够正规。创业教育的课程实施规范不完善或者说还浮于形式,教育目标不明确,学科内容不具体,课程设计不规范,覆盖面比较窄,给人的感觉是“业余教育”,而没有被集成到整个学校教育体系,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使创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很多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没有与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没有体现当地的特点、发挥当地的优势。创业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体现着多学科交叉的特征,但目前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管理尚未纳入学校培养人才的体系当中,与各学科专业知识还没有融为一体,创业教育脱离在学科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教育之外,没有充分利用学科的专业优势。由于团队成员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一些学生创业团队开展的创业活动不了了之。可见,高校的创业教育以及对学生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并不是仅仅通过几节创业教育课就可以完成的,必须将其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讲授,使教育更加有针对性。但是,这一点恰恰是目前我国不少高校所缺乏的。
3.师资队伍不健全
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数量有限,虽然这几年各高校也加大了对这方面师资的培训力度,但与创业教育的发展相比,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目前,在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本学校担任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老师,一部分是学校管理就业工作的指导老师,这些教师自己都没有得到很多的创业教育培训,缺乏相关的创业经验,导致他们在创业教育中主要是以讲理论为主,可能会使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因此,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4.政府等部门配套政策体系不完善
随着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各地方政府也在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方面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对刚从高校毕业创业的大学生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适当降低资金、人员等公司创办的准入条件,给予税收或者贷款上的优惠;鼓励高校毕业生可以进行网上创业或成为个体经营者。但这些政策主要是对于已走出高校的已经开始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对高校创业教育却鲜有政策上的支持与鼓励。同时,如前所述,各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虽然有一些优惠政策,但审批手续涉及多个部门,程序繁琐、复杂,有关劳动保障、银行、工商、司法、税务等部门并没有形成与之相配套的保障措施,没有建立起与政策相适应的大学生创业配套扶持政策,这会打击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信心。
5.企业参与创业教育顾虑多
创业教育实践环节是提高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地方高校对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要求较高,但由于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限制等,基地的建设不适应教育的发展需要,如果要提高实践的水平,必须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而在目前条件下,要取得企业的支持难度很大。企业为避免增加成本,往往顾虑较多,不愿意接收高校学生的学习实践,造成高校固定的企业实践基地数量较少,这就使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缺乏实践的机会。即使到企业参加实践,往往书本知识与实践相脱节,实践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
三、加快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1.明确办学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要在巩固办学优势的基础之上,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要考虑高校办学实际,不能 “盲目攀比”,一味效仿。高校要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这三大功能,明确办学思路,形成办学特色,真正形成政府、学校、企业三者一起参与的创业教育办学体制,推动资源的共享,培养出创业型人才。
2.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高校应要根据实际,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在课程设置中强化与创业教育有关的知识、能力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联系。通过开设创业哲学、创业心理学等这类的课程来培养学生探求真理、获取真知的精神,提高学生辩证性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创业中更好地进行心理调节,提高抗挫能力。开设创业学、法学、管理学等有关创业的专业课程,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业为背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创业意识,让学生熟悉合伙经营、产权保护、税收担保、企业登记等涉法常识和政策,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通过生产操作、社会交往、经营管理等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训练预测市场、运营管理的能力,积累创业的经验。
高校在创业教育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渗透性、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在教育教学中要将创业精神、创业方法有机地融入到各种课程的教学中,在专业中渗透创业理念,使创业课程与学生的专业课程、德育课程实现渗透。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综合应用模拟实验室、创业实训室等教学设备,通过师生间、同学间有效地互动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的本领。对创业教育的成果评价,要把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评价考核。
3.建立多元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对师资队伍的要求高,因為其是一门学科跨度较大的教育,涉及经济管理、社会经济、经营管理、创业投资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也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更加合理,要加强建设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高校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引进人才作为骨干力量,规划好学校创业教育课程,并且从相关学院聘请兼职的教师进行有关创业心理、法律知识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同时,积极在本校选拔一批中青年教师,使他们通过创业教育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内容的培训,成为学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力量。因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操作性强,对这门课程教师的实践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应该通过积极的协调让创业教育的教师到企业挂职,在挂职中真正了解企业的管理运作、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管理而提高实践水平,教师的理论基础要扎实,同时创业实践能力也要强。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聘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担任教师,为学生讲解他们的创业经历。
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创业教育政策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一方面各地政府要真正根据本地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政策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通过政策的支持充分调动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热情和信心,这反过来又促进高校不断规范创业教育计划,成为创业教育的发展的强大动力。例如,政府出台相关大学生创业贷款的优惠政策,还要考虑有关创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工作年限计算,交纳养老保险期间工龄连续计算等保障性的问题,从而消除创业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同时,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补贴、免税、培训等优惠政策,作为银行、工商、司法、税务等部门也应形成和政府扶持政策相适应的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另一方面,政府要尽快制定实施支持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配套政策,比如制定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引进创业教育指导教师。
5.保障校企合作有序开展
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工作需要得到地方企业的支持。通过政策引导,使企业更好地参与学校创业教育,给予补助,为这些合作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以保护企业的利益,鼓励企业成为高校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并引入考评机制;充分整合本地的资源,推动高新技术开发区与高校开展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项目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大力扶持学校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促进高校与地方企业的融合,提高创业项目成果的转化率,真正应用于生产,提升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促进由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参与的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的形成,为创业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尹艳玲,王福忠,梅苏蔓.地方工科院校创业教育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4).
[2]郭礼智,彭光良.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04).
[3]张绍磊,杨天梅.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探索——以山东轻工业学院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8).
[4]张学洪.地方性理工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08).
[5]徐利艳,李德平.对工科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14).
[6]王 勇.加强工科院校创业的教育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4).
[7]胡向真,张惠元.面向工科院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对策[J].电力学报,2008(01).
(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