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生心理特点浅论教育工作对中学生发展需求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2015-05-30高亚雷
高亚雷
摘 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尚不稳定成熟,在生活学习中容易出现迷茫的状态。要做好中学生的教育工作,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需要教师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制订出符合中学生发展需求的计划,通过不断地调整中学生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身心发展;策略
教育部于2012年最新出台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责任,应将“以学生为中心”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说法分为两层涵义,其一是教师应将工作的重心与首要目的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其二是对学生保持尊重——一者尊重他們的客观能力,二者尊重他们的主动性。学生的客观能力是受制于其年龄、身心发展不成熟等因素的。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客观、全面地评价,进而作出适当的调整与规划。而学生的主动性在尊重的同时又是可以引导训练的。这首先要求教师能对学生有足够的关注度,并能对前瞻领域有足够的了解,才能科学地处理好这一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不仅是国家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还能让学生对知识内容以及学校生活产生兴趣,更能使学校教育工作事半功倍。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学生群体之间又具有共性。在教育工作中,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了解,只有了解了学生的需求,才能引导其选择。
一、中学生发展心理与二重需求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学生处于人格渐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逐渐意识到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区别,并开始产生独立判断的行为与行为倾向。而这种意识的产生与过程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对于中学生发展的认知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时期的复杂问题,而这种问题是教育工作的前提,那么对于复杂的中学生团体是否存在某种共性呢?
人们的需求存在二重性,其一是缺失性需要;其二是成长性需要。前者是隐性,内显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行为表现中。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主要表现在生存和适应社会两方面。而成长性需要大多可以直接观察,主要表现在为实现自我价值而产生期望。
在日常生活中,不成熟的个体往往对这两种需求表现出迷茫。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不知道行为目的是什么,才表现出这样混乱的复杂行为。
理解了学生行为的内部逻辑之后,教师应该根据实际学情进行判断, 进而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二、反馈调节学生状态
人对于某种需求的依赖程度与反馈周期密不可分。中学生的心理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其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这一群体更依赖于短周期的反馈。甚至他们无法意识到长周期带来的体验。这种与成年人的差别导致了对学校生活认知的差异。而成年人对青少年这种无知意识的无视会产生极大的矛盾。父母、教师不断感叹于孩子对学习的厌恶却无计可施。在这之间真的无从调节吗?
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举出显而易见的例子。在嗑瓜子时边嗑边吃便会浑然不觉地嗑下去,而若是先剥瓜子壳,攒够一定数量再吃,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时间体验。成年人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接受长周期的反馈体验,比如攒钱购买一件昂贵的物品,但孩子往往没有这种能力,他们对一节课的知识量都很难产生有效反馈,更别说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了。
三、调解中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兴趣
其一,家庭方面。父母是与孩子生活最为密切的人,孩子必然能对父母产生依赖,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对孩子的情感影响至关重要,而许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关注了孩子的学习结果,从而展开一番讲述与教育,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只会让孩子的行为更加混乱,甚至错误。身为教师有义务与父母沟通,让其明白其中的逻辑关系,从而对孩子正确引导。只有家庭与学校方面有效配合,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中的问题。
其二,学校方面。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学校生活已经成为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然而学校生活是复杂的。第一,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不成熟的关系,学生的认知与判断存在片面性,这种片面却可能完全影响另一位写生。所以对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群体之间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时施教,对症下药。第二,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双向关系。和谐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互相尊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而作为学生是无法控制这一关系的。所以教师应对学生保持足够的尊重,并积极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这是学校中的两种主要关系,也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两种关系。若处理不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三,自我方面。学生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属于外部关系。而学生自我调节也需要得到良好的引导。其主要体现在自我尊重方面。青少年阶段很容易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产生自卑心理,进而会因为对自我的保护而生成行为的偏见。教师应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尊重自我,自尊自爱才是做人的根本,强大的个体才是一切的基础。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